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幸福     
偶有一天,朋友来找我谈心,问了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我沉思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你认为我幸福吗?”朋友想也没想,对我说:“我认为你幸福,因为你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位漂亮的妻子,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还有……”我笑了笑,又问他:“你认为拥有这些东西的人就都很幸福吗?”朋友点点头说:“是的。”我又笑了笑:“那可不一定,一个拥有豪宅名车的富翁不一定比一个在大街上捡垃圾的人过得幸福;一个身份显赫地位高贵的人不一定比一个乞丐过得逍遥自在。说到底,幸福纯粹是个人的感受,它无法也无需由一把公用的尺子去衡量。其实,每…  相似文献   

2.
闲谈幸福     
王涛 《中国保安》2012,(21):75-75
最近双节期间中央一套推出的“你幸福吗”追踪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掀起了关于幸福话题的热烈讨论,对于这个话题,不同的人将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它源自于个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观点,但同时又与个人的社会地位有关,受家庭环境影响,被个人阅历制约,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回应,  相似文献   

3.
湍水石 《人大论坛》2012,(11):53-53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迅速占据各人媒体的头版。几天来,有关他的点点滴滴被媒体层层深挖,他的亲朋好友也成为受访对象。莫言本人接受央视采访,在被董倩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接着又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  相似文献   

4.
感悟幸福     
如果您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您思考过幸福的真谛吗?常听有人说:“我太不幸运,我没有……没有……”也常听有人说:“他有……他有……”朋友们,难道别人拥有的幸福,你真的没有吗?其实幸福无处不在,可现在大多数人仍在报怨自己不幸福,那是因为他们缺少发现幸福的双眼。幸福是听到暮晚天际掠过飞鸿的鸣叫;幸福是在月光如水浸漫的庭院中休憩;幸福是看到满坡黄花中迎风少女的笑靥;幸福是领略到杨槐花宛如漠漠飞雪般散落的宁静;幸福是你被雨丝中袅袅升起的红油伞纸所遮避……现实生活中有两类人很难找到幸福。一类是“聪明人”,他们嘲笑幸福是一个…  相似文献   

5.
冯雁军 《今日广西》2010,(12):61-61
奶牛和母鸡也能感觉到幸福吗?这个问题似乎问得有点不可思议。可是在德国,那些味道好的牛奶和鸡蛋,确实源自那些“幸福的奶牛和母鸡”。  相似文献   

6.
幸福始终是人们谈论和关注的话题。随着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的热播,又掀起了关于这一话题讨论的热潮。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如何去体味、珍惜和追求自己的幸福?也许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但我们旬以从老大关于幸福的故事中去领会心中的幸福,从而,一起分享人生幸福、理解人生幸福、珍惜拥有的人生幸福。让幸福的面纱不再神秘,让真正的幸福降临我们身边,恩泽我们人类。以此为话题,本刊特别作了这期关于“幸福的理论与实践”的策划。  相似文献   

7.
一天,两岁多一点的女儿突然仰着小脸问我:“妈妈,你幸福吗?” 我并不吃惊,因为女儿常常会问一些让我感到很意外的问题。 我说:“你是妈妈的女儿,你幸福妈妈就幸福,你快乐妈妈就快乐。” 可没等我说完,女儿却小身子一扭,毫不客气地说:“我不幸福!” “什么?你不幸福?” 我和老公赶紧凑过去追问她:“你为什么不幸福呀?妈妈天天给你洗衣  相似文献   

8.
杨丽 《今日广西》2007,(10):40-41
假设有“婚爱持久幸福的公式”.你会遵循吗?当然会。谁不愿意有持久不变的爱的感觉呢?美国学者凯瑟琳·约翰逊调查研究后列出了“婚爱持久方程式”。凯瑟琳说:我喜欢在各种婚礼舞会上。看一对对翩翩起舞的中老年夫妇,那绝对是相互信任和激情——为什么他们的婚姻这么幸福.生活得这么理想。他们的秘密是什么? 凯瑟琳会见了100对这样的夫妇.他们结婚时间最短的是7年.最长的是55年,下面就是这些夫妇持久爱情所具有的共同公式。  相似文献   

9.
品味幸福     
幸福是什么?企业家说,是滚滚财源;农民兄弟说,是金灿灿的五谷;科学家说,是一项新发明的问世;年轻朋友说,是甜蜜的爱情;老人们说,是合家团聚……总之,一千人会有一千个不同的答案。而我说,幸福,就是一种心愿实现时的满足感。不是么?当你饥肠辘辘时得到一个煨红薯的时候;当你买不到票好不容易挤上火车,又刚好找到一个空座位的时候;当你离别故乡多年,终于回到白发慈母身边的时候,当你多次接到退稿而终于有一天在某报刊上见到有你名字的一方“豆腐块”的时候;当你受人之托,通过努力为他人排忧解难带来欢乐的时候,你都会感…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或中国人来说,这无疑是被历史铭记的大时代:神舟飞船上了天,航空母舰下了海,种田不用缴税,社保全面覆盖,这些变化都会让世界瞩目。在大时代的背后,则是柴米油盐的小日子。每个人为了不同的目标,忙碌着,努力着。国庆前夕,央视走基层记者分赴各地,采访数千人,面对同一个问题——“你幸福吗”?尽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但在不同的幸福观中,一个立体的幸福图景呈现在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11.
尽孝与幸福     
尚伟 《时事报告》2012,(11):45-45
不久前,央视推出的两档节目“幸福是什么”、“最美重阳情”,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对“幸福是什么”的回答,反映出当下中国百姓对幸福的多元体验和认知。以“尊老、敬老、爱老”为主题的“最美重阳情”,则唤起了全社会对老年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反思。这两个话题,都与民生关系密切。而这二者之间,同样有着内在的关联。对“幸福是什么”的回答,可谓生动而丰富:平静而闲适的生活、学业或事业的进展,年轻人倾情热恋的浪漫、老夫妻白头偕老的温馨……然而,透过各种答案,我们会发现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偶尔回家时留恋着舌尖上儿时的味道,却没有亲手为父母做一餐饭菜;四处周游时行囊里满是捕鲜猎奇的收藏,却不曾搀着父母一同旅行;滔滔不绝地煲电话粥时,却想不起给父母一个问候……面对这些现象,我们或许应该追问:幸福的你,尽孝了吗?  相似文献   

12.
幸福的标准     
作为广东省落实“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核心任务,“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一经提出,“幸福”立刻成为社会各界最近热议的话题。“幸福广东”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政府为老百姓谋福利的目标。作为我们老百姓来说,幸福究竟有何标准?我相信很多的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幸福其实是一种感觉,感觉好,就幸福。幸福也是一种满足感,而满足感取决于自己对幸福的定位,也就是自己的幸福标准。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标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叶子 《公民导刊》2011,(10):55-55
前不久,央视著名主持人、资深新闻评论员白岩松来渝签售其新书《你幸福了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幸福”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情感和精神。“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追求。”“幸福”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0月17日《工人日报》刊登张海英的文章,最近,央视推出“你幸福吗”大型调查采访活动引发了许多议论。面对同一个问题,出现了千奇百怪的答案。莫言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这虽然不是对幸福的标准解释,但是却比较真实,也切近现实。也就是说,尽管幸福在很多人看来很抽象,但如果从身体、精神等角度来分析,还是可以说清楚什么是幸福以及一个人究竟幸福不幸福。这是莫言“幸福论”引发共鸣的原因之一,即幸福既抽象也可以具体。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相对的、分阶段的 在我看来,人类有个永恒的主题:摆脱此岸的苦难,走向彼岸的幸福。所以,幸福是相对的。我们目前的生活水平已经比30年前提高很多,但我们还要追求全面富裕,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就满足了吗?不会。我们还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  相似文献   

16.
人生烦恼无数。先贤说,把心沉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层出不穷。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你嫁给军人幸福吗?”常有人这样问刘殊芳,“难道嫁给军人就不幸福吗?”面对疑惑,刘殊芳总是笑着反问道。 刘殊芳和谢江山的爱情日历是从1990年9月翻开的。经过长长的情书和绵绵的思念,1993年8月16日他们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婚14年来,刘殊芳和谢江山在一起的时间掐指算来还不到500天。可刘殊芳无怨无悔,她说,“选择了当军嫂,也就意味着自己选择了微笑。”  相似文献   

18.
◆我看到过的对幸福的比较.概括又通俗易懂的诠释是“早上想上班.晚上想回家”.其实幸福怎么会这样简单?幸福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实践的人生哲学。幸福又怎么会如此复杂?失落时的一个浅浅的微笑.无助时一句暖人的话语,寂寞时一声轻轻的问候,甚至是饥饿时的一碗面条,躺在那缕阳光下翻开一本心爱的杂志……幸福原来真的很简单。  相似文献   

19.
我要的幸福     
转眼间为人妻子已经两年多了,两年来,妹妹最常问我的一句话是:“姐,你觉得你幸福吗?”出于逗弄的心,每每总是笑而不答,心中的答案却一直都是笃定的,而且这种幸福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明是我前任男友,现任老公。如果说与明的相识是一种偶然,那么相识之后的相恋乃至最终的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14,(7):91-91
周升普在《改革与开放》2013年第24期撰文认为,“中国梦”的实现会使中国人民的“幸福感”增强。“幸福”具有广泛的意义,是各个领域都在研究的重要主题。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幸福的概念,强调幸福的主观体验性,从幸福产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幸福的分类,追求幸福的过程以及幸福的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关于“幸福”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