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君 《前沿》2006,(3):167-168
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的一次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阶级矛盾,恢复了社会生产力。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美国农业在30年代在场主收入急剧下降。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一系列农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次农业危机。美国30年代农业危机与当前我国农民收入问题在成因、影响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研究罗斯福新政农业政策,对如何提高我国农民收入、扩大农村需求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钟迅 《政策》2000,(2):55-56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942)四次当选为美国总统,领导他的国家闯过了30年代初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个难关,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而被舆论界称为美利坚的“天命伟人”之一。 比罗斯福本人更引起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兴趣的是罗斯福“新政”。  相似文献   

4.
<正> 罗纳德·里根是在奠基于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滞胀”阶段,美国国内经济问题极端严重,国际地位日益下降,原来支持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政”联合体、“伟大社会”联合体分化瓦解,反对新政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保守势力日益强大的  相似文献   

5.
罗斯福新政是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专题三的内容。听课过程中,我发现老师们都把新政的阶级性放在突出地位,着重说明新政是为美国资产阶级服务的,并没有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等。上述现象在斯密理论、李嘉图理论、凯恩斯理论等课堂教学中也都存在。我以为,这样处理教材不仅不能够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上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人联想最多的是1930年那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史海寻鉴,回眸当时挽救美国资本主义于水火的罗斯福新政,或可给我们应对当前危机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全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回顾美国建国后短短20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经济发展的轨迹:通过西部大开发,造就了一大批农场主,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在美国兴起,美国经济强劲增长,进入历史上少有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时期。数据显示:美国2.68亿人口中,城市人口占80%以  相似文献   

8.
富兰克林·德·罗斯福是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他连选连任,当政四届,在位十二年有余,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总统之一。1933年当他上台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两付烂摊子,一付是内政方面的烂摊子,另一付是外交方面的烂摊子。罗斯福入主白宫最根本的使命就是对美国的内政外交实行大规模的改革,这项改革方案就是人所共知的“新政”。当然罗斯福所要改革的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9.
危机改变世界,1929年的大萧条不仅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崩溃,还引发了一系列政治事件:各国放弃金本位制,美国罗斯福开始新政,德国希特勒上台,危机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世界格局因之而变。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比较重视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是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同,各国在税收调节经济的实际运用方面又各有千秋,以下分别介绍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运用税收政策调节经济的实例。 美国 美国长期以来所实行的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直到30年代初罗斯福总统为了摆脱经济大萧条而实行“新政”,其目标之一是使美国经济由完全依靠私人决策的市场经济转向部分依靠中央计划协调的市场经济。新政的实施,使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大大加强。而这种干预主要是通过各种财政、货币政策工具,也包括税收工具间接地对私人经济施加影响,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最终是为私人经济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也可以说是美国运用税收政策方面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 ,曾在海军里担任过要职。一天 ,一位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向四周看了看 ,压低声音问 :“你能保密吗 ?”对方答道 :“当然能。”“那么 ,”罗斯福微笑着说 :“我也能。”一次 ,林肯总统正在演讲 ,一位先生递给他一张纸条。林肯一看 ,只有两个字———“傻瓜”。林肯镇静地说 :“本总统收到过许多匿名信 ,全部只有正文 ,不见署名。而今天正好相反 ,刚才那位先生只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却忘了给我写信。”前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出身贵族 ,能言善辩。一次 ,在联合国大会上 ,英…  相似文献   

12.
岳志强 《思想战线》2001,27(2):26-28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对于美国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干预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美国政府运用该理论的基本原理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即通过刺激总需求拉动社会生产,使经济由萧条很快转为复苏.1996年后,中国政府依据凯恩斯经济学原理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但成效远不如在美国那样显著.究其根源,是中美两国的国情不同,中国市场经经济发育尚未成熟,且市场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3.
自1997年夏季由泰国引发的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在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以后,也出现了需求疲软、产品积压、国有企业亏损面居高不下,职工大批下岗,国民经济和出口增长率下降的局面。面对这种形势,经济学界又出现了借鉴三十年代美国经济长期萧条后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的议论。从八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每逢增长率下降时,常有借鉴“新政”的呼声。但经常出现的是为某种主张提供依据,对于“新政”的背景、政策、执行情况和效果则介绍得不多。至于与我国情况是否可比,应借鉴的是什么,则探讨得更少,…  相似文献   

14.
<正> 近期,美国对叙利亚的指责铺天盖地。叙利亚问题日益引人注目,美国是否会挥舞大棒或者借刀杀人。形势是扑朔迷离还是脉络分明呢?是山穷水尽还是柳暗花明呢?美叙问题由来美国与叙利亚的关系可以说是一波三折,风雨飘摇,冷多热少。1943年叙利亚独立,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1944年9月美国不惜得罪法国,毅然地正式承认叙利亚独立。罗斯福总统甚至对沙特国王保证说:“如果法国拒绝允许叙利亚和黎巴嫩独立,美国将不惜使用军  相似文献   

15.
一、“罗斯福岛”与“福利社会”选择 罗斯福岛是加拿大的领土.是距美国领土较近而离加拿大陆地较远的一个小岛.它的真实名字叫坎伯贝罗岛。人们之所以习惯上将坎伯贝罗岛称为罗斯福岛.是因为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及其家族和一些美国富人们曾将这个岛屿变成他们的度假村.岛上修建有罗斯福的故居.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领导世界的鼓吹者。后来登上总统座椅,迫于国内孤立主义的压力,只好将美国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在全球坐大的蓝图紧紧放在上衣兜里。希特勒放火,给人类带来无可比拟的惨祸,也给罗斯福带来实现那份蓝图的希望。他那平静似水的脸上掩饰不住心头的激动:领导世界的“命运再次敲门”了。于  相似文献   

17.
罗斯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率先倡导并始终不渝地维护无条件投降政策。本文试图就罗斯福倡导和维护无条件投降政策的作用谈一点浅见,以求教正于读者。一、罗斯福首倡无条件投降政策无条件投降政策是反法西斯同盟的一项重要政策。这一政策的制定经过了长期酝酿。早在美国正式参战一年以前,罗斯福就尖锐地指出:“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任何  相似文献   

18.
胡奎 《时事报告》2009,(3):42-43
在华盛顿的罗斯福广场,有这样一座塑像:一位穿着平常服饰的百姓,坐在房间一角,侧着脑袋,他正全神贯注地听着什么?其实,他听的是罗斯福的“炉边谈话”。1933年,罗斯福在经济大萧条中就任美国总统。为了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共克时艰,罗斯福一改刻板严肃向各界发表讲话的传统,通过广播向民众传递种种打算,让电波给处于经济寒冬中的美国人带去暖意。美国人形象地称之为“炉边谈话”。  相似文献   

19.
说的是美国前第一夫人里根·南希 ,日前做的一件“傻事”。事从一名美国共和党议员的建议说起。这位议员提出 ,要将前总统里根的头像印在10美分的硬币之上。共和党议员如此提议 ,民主党可能会有人跳出来反对。还没来得及民主党有所表示 ,南希“跳”出来了。南希呼吁这名共和党议员 ,放弃他提出的将里根的头像取代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的头像印上10美分硬币的建议。南希·里根郑重地表示 :“我不支持这一建议 ,我能肯定 ,里根也不会支持。”南希说 ,将罗斯福头像印在硬币上是对一位伟大总统的赞誉 ,而将其头像取消改为另一总统的头像来代替是…  相似文献   

20.
《人大建设》2007,(8):55-55
郝铁川近日在《新民晚报》撰文说。1933年出任美国总统,随后3次竞选连任成功的罗斯福,是一个致力于“让穷人能够丰衣足食”的“民生”领袖。他向国会递交并获通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