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心理战信息跨文化传播是心理战信息传播的常见样式,具有重大研究价值,应予以高度关注。本文提出了心理战信息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即文化包容原则、辩证性原则、文化适应性原则和隐蔽性原则,并从主体形象、语言转换和文化对接三个方面对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间隔年旅行是世界青年旅行方式的一种,也是青年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中国青年的间隔年跨文化传播有其实践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而中国青年在秉承跨文化传播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必须完成跨文化传播的递进式任务,即首先进行跨文化的接触交往,然后在跨文化冲突中适应并生存下来,最终达致间隔年的跨文化融合,这样才能算是经历间隔年跨文化传播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3.
龙的重新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传播学理论、翻译经济学和保护民族文化等角度对龙的重新翻译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把本国独有的事物翻译成外语时,第一应该考虑跨文化传播的准确性,避免误读,必要时应该建立新的传播符号及对应的知识系统;第二应该考虑语言的“性价比”,常用词汇应避免使用解释性的意译词组;第三应该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选用“陌生而怪异”的译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中国对外传播历史悠久的新闻月刊《今日中国》(法文版)《la Chine au présent》为研究文本,以传播学相关理论为研究视域,分析翻译传播理论在汉译法领域内的应用。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选取《今日中国》(法文版)2013年全年12期杂志,分别从词汇和语篇两个层面,对其中文和法文版本进行对照和比较。旨在将传播学理论和外宣翻译研究相结合,通过跨文化传播中的汉译法策略之路径,丰富和发展外宣翻译研究的内容,以期为外宣翻译提供比较科学合理的学理逻辑,更好地回应我国对外传播工作以及国家形象建构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跨文化组织之中,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的冲突和挑战。从知识管理理论的视角看,“跨文化”引发了组织成员之间由于“知识冲突”而带来的矛盾,跨文化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在于对组织成员知识冲突的管理,跨文化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要素在于促进人员之间的交流、适应、共享和创新。为此,跨文化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转变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和创新管理机制,大力推进相关变革。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为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丝路沿线的中外合拍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性和传播性,能够在跨文化传播中极大地降低在沿线国家中的文化折扣,成为促进跨文化交流、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树立国家积极形象的重要推动力。中外合拍电影作为跨文化交流传播载体,其价值并不仅限于市场回报和经济效益,还应该从电影的文化影响力、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安全等方面对其进行整体考量。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改善其学习状况,是各国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从学习适应性的概念与结构、测评、影响因素以及跨文化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实践是社会工作督导研究中的关键议题。基于对全国95位实践者的访谈,对社会工作跨文化督导的本土含义与实践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本土处境下,跨文化督导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即“跨境督导”实践中的文化碰撞、专业与行政两种文化之间的角力、一般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的互动。跨文化的三种本土含义实际上反映了本土处境下的三种文化边界。为了突破文化边界的约束,实践者采取了自我觉察与审慎诠释、“借力打力”、培育本土督导者、促进行政与专业文化之间的互构、提升督导对象的体制适应能力、协同行动以及担任替代性角色等多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孔子学院和歌德学院分别为中国和德国对外语言培训机构,同时肩负着向外界传输本国、本民族文化的重任,这使得两者有许多可以比较的方面。孔子学院在较短的数年间在全球建立了数百家分支机构,超过了歌德学院60年来的建院总数。而跨文化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数量的迅速增长并不等同于强效的文化传播,目标受众对原本陌生或者已经持有刻板偏见的族群形象的形成或者转变,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采用怎样的文化传播理念、以怎样的跨文化传播心态和系统步骤,积极地将文化推广和反哺相融合,从而使得我国优良文明传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是孔子学院和跨文化传播研究者真正需要深入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的跨国传播已成为全球文化生态的表征,而跨文化传播研究不能忽略文化交往与变迁过程中媒体的角色与功能。社交媒体作为新媒体翘楚,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传播中越来越成为一种极具张力的权力平台和监约、推动力量。它的广泛运用改变了文化传播范式和传播环境,为跨国界和跨文化传播提供可能。我国文化软实力对外传播面临着传播观念滞后、传播能力不强,西方社会"信息霸权主义"威胁等诸多因素,成为制约我国文化软实力对外传播的软肋。中国要从完善传播理念和机制、创新传播方式、设定议程和框架、构建话语体系、抵制网络文化霸权等层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传播淫秽物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网络传播淫秽物品行为的特殊性后,提出对于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应该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定。同时,对网络上传播淫秽物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大多源于对异域文学作品的阅读。而能以异域语言阅读文学原著者甚少,读译作者居多。因此,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说,译者是文化交际的使者,无论其角色在历史上是如何变迁。其作为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理解的桥梁角色却是亘古不变的。在翻译中,译者的素养、能力。对原作者的深刻认同和理解以及对原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决定着译者是否能胜任跨文化使者这一角色,决定着文学作品在异域文化中的生命力。优秀的译者对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在与西方节日的相互碰撞中呈现出式微迹象。对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认识中国传统节日负载的消极因素,并在合理借鉴和合理改造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其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环境之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全世界乃至全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条件.正是这种跨文化的传播在维持着各个社会结构和系统的动态平衡,并促进了全球社会的整合、协调与发展.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背景并不是完全对等的,从而导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文化霸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与法国文化传播存在明显逆差的背景下,创新中国对法跨文化传播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基于空间媒介观的视角,认为中国对法跨文化传播可以充分利用法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象征性、多元性和链接性等特征,通过中国文化丛的"整体植入"、中国元素的"逐步渗透"以及在法华人的"个体表达"三类传播形式,达到彰显中国文化身份、创新文化内涵、融入法国语境及实现情感链接等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背景下,软实力在国家间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越来重要的地位。世界遗产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是软实力的重要文化载体。跨文化认同是世界遗产发挥软实力的前提,跨文化传播则是形成跨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国的世界遗产因其评价标准西方化、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深层文化博大复杂等原因,使得其跨文化认同存在多重障碍。本文将从跨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中国世界遗产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在世界遗产申报文本及陈述报告、遗产地旅游规划和遗产地营销等方面为解决跨文化认同障碍提供相应对策,促进中国世界遗产在国际上跨文化认同的实现,进而发挥世界遗产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语用是语用学研究的对象,是指语言的跨文化应用。跨文化语用研究包括诸多方面,就跨文化交际的本质而言,话语的得体性应是其最高原则。礼貌原则是跨文化语用的核心内容。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跨文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这种能力进行有效、得体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非言语交际误解是人们之间跨文化交际的严重障碍之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将其认为是一种不可接受或不可原谅的行为。笔者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进行测试及现存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指出本次调查研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做好跨文化融合传播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必然趋势。华能澜沧江公司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在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的建设运营管理过程中,积极创新构建跨文化融合传播体系,为推动央企“走出去”创造良好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跨文化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涵义及其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日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