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99年5—7月灾情实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减灾》2000,10(2):45-51
1 洪涝灾害   5月 1 5至 1 6日 ,湖南省岳阳、益阳、常德、长沙四市部分县 (市、区 )遭受暴雨、山洪灾害。此次降雨量大且集中 ,如岳阳市平江县 5月 1 6日零时至 8时 ,平均降雨量为 1 89.7毫米 ,局部地区 2 1 5毫米。迅猛的暴雨 ,造成湖区农田大面积受渍 ;山区山洪暴发 ,房屋、农田和基础设施受到损毁 ,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据湖南省民政厅报告 ,暴雨波及4市 1 7个县 (市、区 ) ,有 3 66.4万人受灾 ,成灾 2 4 3 .3万人 ,因灾死亡 5人 ,伤 2 70人 ,紧急转移安置 1 .3 5万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 2 1 .6万公顷 ,成灾面积 1 4.78…  相似文献   

2.
日益严重,类型众多的灾害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影响巨大,加强灾害法制建设很有必要,意义重大.我国的灾害应急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缺陷.我们必须加强灾害应急法制的理论研究、构建完备的灾害应急法制框架体系、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职能,建立抗灾风险防范体系,以完善灾害应急法制.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宣汉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境内沟壑纵横,山多人稀,山洪灾害不可避免.2005年7月8日,宣汉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全县上下奋力抗灾,把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在山区县如何防御山洪灾害?我们认为,要注重把握好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灾害是来自自然界、被改变和/或被建构的环境,以及产生社会经济脆弱性条件的、有潜在破坏性行为的一个过程/事件。灾害研究涉及、影响和关注到一个社会所有方面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抵抗性、韧性以及适应性,已经成为减少灾害对社会实际的或未来的灾害影响的重要理念。在经济、社会、人口、意识形态和科技因素共同作用下,灾害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错综复杂。重建以及减少脆弱性、气候变化应成为灾害人类学家重点关注的两个版块。灾害植根于人类社会中,怎样从政策研究转移到实践研究,是对人类学特有的理念和方法的挑战,作为人类学家,我们应该做好应对和接受这个挑战。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四个方面对英国的治安灾害事故处置进行了研究.一是英国治安灾害事故的概念、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二是英国关于灾害事故的理论,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三是英国的治安灾害事故分析与模拟演练;四是评价与启示.本文阐述的是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静 《中国减灾》2005,(2):43-43
灾害经济学是一门着重研究灾害预测、灾害防治和灾害善后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的学科.本文拟结合近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分析海啸的灾害经济学原理.  相似文献   

7.
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响应联合国大会的号召,成立了国家减灾十年委员会或中心,依靠自己的专业技术,开展减灾活动。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委员会成员要有当地的灾害管理、防灾以及科学技术专业部门的参加,这对于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减灾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灾害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其缺陷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几千年来在与灾害的斗争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灾害管理工作取得突出的成绩,为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存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现存的灾害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讲,我国现存灾害管理体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职能分散。首先是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目前我国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水利部门管理防汛抗旱,农业部门管理农作物病虫害,林业部门管理森林防火,气象部门管理雷电灾害,地震部门管理地震…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1993,3(4):57-60
1.现代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评价中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这里主要指遥感技术、信息传输与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在灾害监测、评价和管理中具有快速、准确、机动和直观的特点,因而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灾害发生前,它可以不断提供关于自然灾害发生背景和条件的大量信息,有助圈定某些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时段及危险程度,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可以不断监测灾害的进程和态势,及时把信息传输到各级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台风、暴雨灾害评估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吉顺 《中国减灾》1993,3(3):32-34
台风、暴雨灾害评估工作是牵涉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许多方面的十分复杂的问题,要作好这项工作,必须掌握大量的基础资料和具有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针对这两个方面,本文探讨了灾害评估综合数据库的构成和可供评估模式综合比较决策的几种评估方法,为进一步开展台风、暴雨灾害评估工作,提供了比较具体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3月灾情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先瑞 《中国减灾》1993,3(3):54-57
一、暴雨、风雹灾害 2月中下旬,云南省思茅、临沧、红河、大理、德宏等5个地州的14个县、市,117个乡镇遭到暴风、大雨、冰雹灾害的袭击。农作物受灾1.16万余公顷,成灾1万余公顷,民房倒塌700多间,损坏1.9万间,摧毁简易防震棚8300间,大牲畜死亡395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19万元。  相似文献   

12.
美、日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和日本都是灾害多发国家,灾害管理体系比较完善。以下从制度、决策和程序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管理制度1.美国。美国的紧急灾难管理体系是以联邦国土安全部下属的联邦紧急管理署(FEMA)为枢纽,配合州政府紧急服务办公室(OES)以及地方(县、市)政府的紧急运作中心(EOC)。FEMA 在全国设有十处分区  相似文献   

13.
我国防御山地灾害面临的形势 1、我国易发生山地灾害的区域面广、量大,防御难度大.山地灾害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中南和东南沿海山区.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我国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44.8%,分布范围广,而且分散,治理难度大.其中云南和四川省是我国山地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共有山地灾害威胁点20余万处,全省128个县市绝大部分都受到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威胁,元阳、镇康、西盟、镇源、怒江等县因山地灾害而搬迁县城,碧江县甚至因山地灾害威胁而撤消.四川省具有一定规模并可能造成危害的滑坡和崩塌约10万余处,泥石流沟3000余条,危及120多座县城、800多个乡镇、500多家工厂、矿山企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自2003年成立自然灾害救助中心以来,根据国家减灾规划,组织开展了灾害信息员培训,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基层灾害信息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临澧县位于湘西北,澧水中下游,东、西、南三面环山,总面积120343.2公顷,境内澧水、道水横穿其境,山丘岗平纵横交错。全县辖18个乡镇(区),339个村(居)委会,403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45.1万,其中农业人口36.6万,耕地  相似文献   

15.
台风灾害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带来的狂风、巨浪、风暴潮及暴雨洪水,能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我国受台风影响的区域十分广阔,主要为台湾、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天津、辽宁等省、市,有些台风登陆后还可影响到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内陆省份.台风灾害大多出现在5~10月,主要灾害发生于6~9月,尤以8月份最重.我国每年因台风灾害死亡数百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1992年8月28日到9月1日,受9216台风风暴潮影响,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天津、河北、辽宁等省(市),受灾人口达2000多万,死亡193人,直接经济损失92.55亿元.1996年8月1日,9608号台风在福建省福清市登陆,影响范围涉及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江苏、河南、河北8个省,导致海河流域子牙河、漳卫河、大清河发生了自1963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这次台风8个省受灾人口46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亿元,仅福建、浙江、河北三省就造成837人死亡.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抗击台风灾害的工作中,全面实施灾害紧急救援,特别在救灾规范化建设、灾害预警、转移安置、灾害信息管理、重建家园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安排好灾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自然脆弱性到社会脆弱性:灾害研究的范式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利敏 《思想战线》2012,38(2):11-15
社会脆弱性存在着四种典型的定义:分别是"冲击论"、"风险论"、"社会关系呈现论"和"暴露论"等。同时,社会脆弱性范式有三个基本理论假设即(1)脆弱性是一种灾前既存的条件;(2)脆弱性是灾害调适与因应能力;(3)脆弱性是一个特定地点的灾害程度。这一范式还包括两个基本研究命题即"风险不平等"与"社会分化"命题。只有通过社会脆弱性分析才能真正确认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才能真正了解灾害中不同群体应对灾害风险能力的差异,才能真正为防灾与减灾规划提供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灾害与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一 《中国减灾》1997,7(2):18-23
1灾害与经济的一般关系灾害与经济是一种逆向关系,后者常常受到前者的威胁和破坏。灾害越大,对经济的破坏则越大;经济越发展,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这已为人类历史所证实。据联合国统计,世界各国因灾害造成的损失每年约200~300亿美元,1991年为440亿美元,1994年世界保险业为自然灾害赔偿的损失为188亿美元。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美国约为0.6%,日本约为0.8%,中国约为2%,90年代以来,已占到3%~6%。我国是个多灾重灾的国家,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据统计,50~60年代每年约390亿元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轻农业生物灾害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亦侠 《中国减灾》1993,3(4):24-25,34
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利用这个机会,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向参加这次《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的代表们介绍中国减轻农业生物灾害的情况和今后的对策。下面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周健 《中国减灾》2009,(3):37-37
海门市地处长江与黄海交汇处,通江达海.全市21个乡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87个村(居),101万人口.2008年5月,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政府在全市城乡社区聘用了一支由287人组成的专业灾害信息员队伍,使全市上下形成了市、镇(乡)、村(居)三级灾情报送网络,确保了灾情报送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解决了灾害预警预报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畅通了灾情报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