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乐园     
老虎与传教士一个传教士在非洲传教。一天,传教士在林间小路行走,一回头,竟看见一只老虎。“主啊!”传教士祈祷道,“用您的慈悲保佑后面的老虎是个善良的教徒吧!”真巧,那只老虎也是个信徒。传教士听见后面的老虎在祈祷:“主啊!感谢您赐予我这顿晚餐。”女主人对女佣说:“今晚有客人来家吃饭,你能做些什么菜?”女佣:“太太,您是要客人吃了还想吃呢,还是永远不想再来?”门外传来敲门声。乔对妻子说:“准又是隔壁布鲁格借东西来了,我们家一半的东西他都借过。”“我知道,亲爱的。”妻子说,“可你每次为什么都向他让步呢?你不会找个借口吗?这样…  相似文献   

2.
金钱猛于虎     
从前,有两个朋友看到一位哲学家从丛林中惊慌失措地跑过来。他们问他为什么这样惊恐不安。哲学家说:“在那片丛林中,我看到一个吃人的东西。”“你是不是说有只老虎?”两个人不安地问道。 “不”,哲学家说,“要比老虎历害得多,我是在挖一些药草时挖出来一堆金币。” “在那儿?”两人赶忙问道。 “就在那片丛林中。”说完,哲学家就走了。 两个朋友立即跑到哲学家所指的地方,果然发现有一堆金币。 “那个哲学家多蠢啊!” 一个人  相似文献   

3.
观点看法     
《观察与思考》2008,(15):14-15
我只会一项操作,那就是开机关机。我是个“纸人”,而不是个“电子人”。 ——世界新首富墨西哥电信业巨头卡洛斯·斯利姆·埃卢说自己不会去学电脑。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前不久的一天,我在家忙着做家务事,熟人郑小灵在门外说:“韩威英,我把自行车放你家门口一会,去商店买东西后就来取。”我喊着回答说:“不行,我忙着呢,没有时间看管。”我连忙放下手  相似文献   

5.
<正> 作家王蒙曾讲过一个民间故事:有个人强说《水浒传》中的好汉叫“李达”,另一个人说叫“李逵”。于是,两个人赌20元钱,去问一位古典文学家。不料,那古典文学专家竟然判定“李达”是正确的。读“李逵”的当然有意见,骂他荒唐。谁知这权威竟悄悄对他说:“你不过损失了20元钱,而我们则害了他小子一辈子,他从此以后,肯定以为梁山好汉是‘李达’,这不是出一辈子丑吗?”本来我也替读“李逵”的那人悲  相似文献   

6.
协商精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指的是个人修养;而我以为在人际关系中最需要的一种精神,乃是:协商精神。人们说,一个有秩序的社会,靠的是法律和道德两大支柱。法律解决,强调公正,而在处理民事纠纷时,必要的调解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调解,就是协商精神的运用。恕我迂阔,从词源说,“解”与“结”对,“冤仇宜解不宜结”也;调是协商,“声律相协而八音生”,由纷乱而归和谐也。一切的道德规范也都从属于这样的目  相似文献   

7.
这次到黄海之滨出差,吃到了家乡久未品尝的野鸡肉。吃野鸡,说野鸡,竟引出一桩奇事: 主人一边用筷子夹了一大块野鸡肉送到我面前,一边介绍说:“这是海滩上真正的野鸡,不是人工饲养的野鸡。多吃点,多吃点!”他把“真正”两个字说得很重。我立即表示领情:“是的,刚才我还吃到一粒枪子!”不料此话一出,主人及共餐的几个当地人竟大笑起  相似文献   

8.
燕子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的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  相似文献   

9.
开心乐园     
省电大楼某妇人体重近100公斤,她深以为忧,决心去看医生。“你最轻时有多重?”医生问。妇人感到有点困惑,答到:“刚出生时3.5公斤。”两名警察在大街上发现了三枚手雷,准备将它送到警察局。路上,年轻的警察有些害怕,便问老警察:“如果路上有一枚手雷爆炸怎么办?”老警察答:“那,我们就说只捡到两枚。”一农民父亲在儿子的信中看到“网虫”一词,感觉新鲜,想知道个究竟。便立即回信:“你爹我这一辈子就只见过蝗虫、菜青虫什么的,不知这‘网虫’长什么样。见信后,务必带一公一母回家,没有活的,死的也可。”马丁酷爱看侦探剧,从戏开幕的第一分钟…  相似文献   

10.
一点点     
在我从事教育事业17年来,真正接触弱智学生只有两年,在这两年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培智教育和普通教育有着天壤之别。记得刚调到淮南田区五小不久,一天校长对我说:“培智班老师请假,你去代几节课行吗?”我嘴上说“行”,实际上我很胆怯,两腿直打颤。因为在我来到这所学校前曾有许多教师对我说:“那个学校有个傻子班,你去了看看他们是怎么上课的,回来给我们说说。”但当我一走进培智班教室。只听一声响亮的“起立”,同学们都站起来  相似文献   

11.
实践出真知     
“两只西瓜,放入水中,一只沉入水底,一只浮出水面,哪一只是熟瓜?”隔壁的晓敏一大早就跑来问中,我没实践过,也从来未了解过这方面的知识。我一楞,随即说:“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好吗?”晓敏同意了。晓敏把他们家里的一个大水缸装了大半缸水,我抱两只西瓜放了进去,结果两只都从水中浮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女儿的心愿     
从女儿上小学时起,我就害怕到学校开家长会。这倒不是因为自己是聋哑人而感到难为情,而是怕孩子因父母是残疾人受到歧视。在女儿上幼儿园那会儿,有一天和小朋友吵了架,那个小朋友很不友好地说:“你妈妈聋哑。”女儿回家后直流眼泪,问清哭的原因,我的心里也酸酸的。 女儿上了初二,有一天,她气呼呼地说:“妈,总有一天我要让同学们觉得我的妈妈很光彩。”我吃了一惊,问她怎么回事,原来,她班的同  相似文献   

13.
从那以后,不管有多么忙,我都要抽出时间来陪陪妻子…… 口述者:范先生 婚龄:8年 都说婚姻有个“七年之痒”,这个词对我有更深刻的认识。不是说我和妻子的感情不好,而是我们的婚姻也曾经历过这样的一次危机。现在回想起来,它的责任主要在我。 我和我太太来自同一个城市。双方父母的家只相隔一条街道。从16岁我们认识到26岁结婚。感情经历了十年的风雨和考验。我太太身材娇小,性格温柔。记得那些时候我经常叫她“小猪”,走上红地毯的那一天。她对我说:“从今天起,小猪正式交给你了,以后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相似文献   

14.
漫画与幽默     
倒霉詹妮小姐深夜下班经过一个过街通道时,突然对面一个男人大张着双手向她迎面走来,她气愤地照着对方的小肚子就是一脚。‘俄的天啊,”哗啦一声响后,只听男人大叫了起来:“第三块玻璃我还是没能拿回家。”特邀几个家伙相聚在一起赌钱。开赔前,他们对老是赌输的约翰说:“算了吧,你还是去门外瞧瞧有没有警察好了。”约翰去了整整10分钟,才气喘吁吁地领着一个警察跑来说:“门外没有警察,我跑了三个路口才找来这一个。”不用翻译厂长和外商谈判。谈判中,外商鼻子发痒,打了个喷嚏,巧的是,翻译的鼻子也发痒,紧跟着打了个喷嚏。厂…  相似文献   

15.
<正> “话不投机半句少”,这是我的杜撰,是针对“话不投机半句多”的老话而言的。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话不投机”实际上是表现出人与人之间在思想、精神、情操、志趣等方面的不一致。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决不是文学的夸张,而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6.
台岛粽味香     
端午节前夕,房亲林兄从台湾回乡探亲,送我一个台湾竹篮,彩绘的竹篮很是雅致。林兄说这里面放着吃的东西,我只觉得沉甸甸的,但不知何物,林兄也不明说。原来,他听说过我乐于灯谜之道,便让我先猜一道谜语,说猜中了此谜就是篮里的食品。“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哦,原来是粽子!我们两个老哥老弟就以粽子为话题延伸开去。我们的老家在闽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平时,市面上少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戏的演出中 ,我们经常看见这样一种程式 :大人升堂问案 ,两班衙役、两厢武士先来一段序曲 ,高声齐唱 :“威———武———!”“威武”是什么意思?它是向人们宣示 :法律是威严的 ,公堂之上 ,不可亵渎法律!起初 ,我以为喊“威武”只是对受审者来个下马威 ,让他们老实点儿。后来 ,戏看得多了 ,才清楚 :喊“威武”不仅只是对着当事人的。《斩马谡》一戏 ,诸葛亮这位军师审战将马谡 ,审着审着 ,诸葛亮心软起来。两厢武士发现了之后 ,便对诸葛亮喊起了“威———武———” ,吓得诸葛亮如梦惊醒 ,赶紧一拍惊堂木 :斩!———原来 ,武…  相似文献   

18.
从台湾来的王明信先生是第一次到云南。他一走下飞机就感到吃惊,原来昆明是一座现代化的美丽城市,许多建筑都很气派。他说过去在台湾了解云南的机会很少,传媒很少有介绍,只知道云南是祖国的西南边疆,那里有很多民族,原以为是一个落后的地方。 当快要离开云南的时候,他说:“这次云南之行让我终生难忘。” 升旗和开幕 同王先生一起从台湾来到云南的,共有94人,他们组成了台湾原住民龙舟队及观摩团前来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去年11月4日下午六时,台湾原住民龙舟队的队旗在昆明市拓东体育场高高升起,同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等代表团的旗帜一同在风中飞舞。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河殇》是一部值得争论的作品,那末应该说这场争论并未真正展开。在这样一个“争论行为”尚未获得当然地位而又极其需要“争论”的国度里,所有关于《河殇》的混乱争论必应分成两个层次进行:关于作品的争论和关于作品争论之争论。我以为《河殇》在前一争论中的  相似文献   

20.
老公的进步     
沈雪 《人民公安》2006,(17):53-53
今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着,突然接到老公的电话,有些神秘和期艾的语调让我感觉到了与往常的不同,还以为他遇上了什么大事。迟疑了半天,他跟我说:“我跟你说过的事,你千万别声张哟!”“什么事?那么神秘?”我还以为他在街上捡到了别人的钱包.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刚才从医院采访出来.看到警察在对面在追一个人,我想那肯定是个坏人,于是便追了上去,追了两条街,我把那人给逮住了。”“就你那小样,还能抓住人,少唬我一点。”“真的,我差不多追了千把米远才追上把他摔倒在地的。”“是一个瘦小个吧?”我有些不相信。“比我高,比我壮。”“你跟警察一起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