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脱我旧时裳,著我战时袍。”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一大批女性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她们褪去平日的柔弱,穿上坚硬的铠甲,像战士一样在抗疫一线奋力拼搏。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女性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动人故事。2月23日清晨,一位在疫情来袭时毅然挺身而出的白衣战士走了,年轻的生命定格在29岁。  相似文献   

2.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默默扛起抗“疫”重担,冲锋在战“疫”前线;他就是襄阳市襄州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农村组、区农业农村局防控工作专班成员杨云。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作为局办公室负责人,杨云冲锋在前。17年前,杨云由于抗击“非典”成绩突出,被授予“优秀’防非'青年志愿者”称号。“我有一定的经验,冲锋我在前。”杨云看出一些年轻同志心中略有恐惧,常常鼓励他们“请跟着我一起做”。  相似文献   

3.
重视精神成果的构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抗疫的实践构建了伟大抗疫精神,具有重要价值。表现为:实现自觉的“精神生产”,为中国精神注入新鲜内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从构建抗疫精神中深化对中国应对风险挑战条件的认识,确立中国抗疫叙事、增强中国际话语权,从而把握防范风险的先手、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构建抗议精神是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通过贴近人民群众的情感凝聚共识,引领大众把对中国抗疫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理性认识,抵御错误思潮思想对大众思想的误导。  相似文献   

4.
12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让一个年仅12岁的汶川女孩目睹了来自全国各地对灾区人民的无私援助,如今的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同事们一起来到武汉,奋战在抗疫一线。每天清晨7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年轻护士佘沙一天的工作开始了。她跑上跑下,给各个病区核对分发药品和设备,工作仔细而迅速。  相似文献   

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大疫来临的危难时刻,武汉海关的广大党员们在关党委的领导下,立足本职和岗位,积极响应、笏力同心、逆行而上,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讲责任不讲条件、讲奉献不讲得失,奋勇冲锋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在抗“疫”斗争中表现出了坚定的政治自觉与“硬核”的担当奉献精神,展现了共产党员当先锋、做模范的靓丽风采。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作了重要指示批示和系列阐述,凸显了新时代“抗疫”的深刻内在逻辑。本文通过对作为认知基础的生态系统敏锐性、制度导向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精神支撑的思想文化厚重性的生成逻辑;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以坚持人民为中心为根本立场以及以坚持全国一盘棋为显著优势的深刻意蕴的理论逻辑;联合共同抗疫、多管齐下抗疫、协同推进抗疫以及思维综合运用抗疫的实践逻辑等内在逻辑的深入分析,进一步肯定新时代中国“抗疫”助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是党员,我不休假,我要留下。”“我是党员,请把我安排到一线上去!”“武汉需要我们,抗疫战役需要我们.再累也得顶住。”……当前,病毒肆虐,鄂旅投酒店集团承担着湖北省疫情防控后勤保障服务的重任。广大党员主动取消春节假期,争先恐后向党组织递交“请战书”,用无怨无悔的付出,筑起了一道阻击疫情的钢铁防线。  相似文献   

8.
在庚子年新春之际,一场突发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而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压倒一切!“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有力、温暖人心的铿锵指令似洪钟大吕,响彻环宇、威震四方。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千军万马紧急驰援武汉与湖北,一场全民参与但不见硝烟的抗“疫”战争在中国大地上打响。为积极融入到全民抗疫的洪流中,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打破往年惯例、一改过去开学动员会的模式,于2月17日上午召开“战疫情、我参与、作贡献”动员大会,并向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学员发出公开信,组织开展“抗‘疫’战争有我在”征文活动,以实际行动来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有关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出社院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学员们:大家好!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一场史无前列的疫情突然爆发,本该红红火火的春节,被新冠病毒吞噬;一条条鲜活无辜的同胞生命,被无情夺走;一朵朵风华正茂的青春花蕾,被残酷摧折……庆幸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敢英明、指挥若定,把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民贵如天,中南海号令如山,千军万马紧急驰援武汉与湖北。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抗“疫”战争在中国大地上打响,“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似洪钟大吕,响彻环宇,威震四方。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2月2日,由湖北省委组织部举办的全省高层次专家人才国情省情研修班在湖北省委党校开班。来自全省各领域的81位专家人才,在武汉、荆州、宜昌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和研修考察。经历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此次举办的研修班显得格外不同。“中国抗疫的思想引领”“加快推进湖北疫后经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一系列课程与抗击疫情和疫后发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1.
倘若直截了当地说,中国市长先生们“不会讲话”,怕是无人相信,也会有人指责我“危言耸听”。可惜,这是事实。去年第12期《建设者》杂志上有人写了一则文章,是谈2004年初秋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了一个题为“首届世界大城市高层论坛”,会上世界各地大城市市长们必定要发表讲话,“论坛”,顾名思义,不谈不语还算什么“坛”呢?!已经有人作出了估价,中国市长们的发言水平与其它国家市长相比有明显的不足。私下里,好几位外国市长说,听了中国市长的发言,往往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究其原因。是千篇一律,没有特色,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倘若用我…  相似文献   

12.
去年初冬,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区把院儿里的所有树都给砍了。别急,这里说的“砍”树,不是在举报哪里破坏生态、乱砍乱伐了;也不是环保、林业部门的通报或训令摘抄。用园林界的专业术语说,不应该是“砍”,而应该叫做“冬剪、专业整形”。前年此时,小区的园丁们把门口路两旁的“国柳”,在离地一丈左右的高度上,给剃成光头了。居民们形象地说:这路两边的树怎么都变成“杂木杆”了?这还能活吗!不想,严冬过后的一个春夏,“杂木杆”们竟然长得枝繁叶茂、新绿喜人。而且,树冠整齐,形似硕大的火炬,一捧一捧地指向湛蓝的天空。看着这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是直接为这一目标服务的,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建工作,就是要造就一批高层次的忠于党的事业的全面发展的年轻人才。他们应当具有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严峻的抗疫斗争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广大知识分子在抗疫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重要力量。知识分子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自觉以生命至上为价值引领,牢记举国同心的时代要求,锤炼舍生忘死的意志品质,发扬尊重科学的实践品格,追求命运与共的道义目标,自觉践行伟大抗疫精神。  相似文献   

15.
极不平凡的2020已经过去。这一年,每个了不起的我们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抗疫史诗,充满韧劲、争分夺秒复工复产,不畏艰险、同心协力抗洪救灾,咬定青山、脚踏实地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性成就和决战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2021年,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心怀美好梦想,奋斗不息。  相似文献   

16.
纳贾尔·罗德是以色列贝尔谢巴市一位年轻的装潢工人。他来自距这座城市200公里的一个小镇上,在贝尔谢巴他只能住在出租房里。因为工作的缘故,纳贾尔经常更换租住地,由于是“自动放弃”,房东们大多不愿意把房租退给他,所以每次搬家都要浪费不少租金。  相似文献   

17.
年轻的时候,拿破仑梦想着当一名作家。但由于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所接受的教育并不完整,因此,“善意的朋友”告诉他.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实现的。拿破仑存钱买了一本字典,他找到“不可能(impossible)”这个词,用剪刀把它剪下来丢掉。于是,他有一本没有“不可能”的字典。  相似文献   

18.
当 人 们沉 迷于 罗 尔斯 倡导 的 以“ 分配 正义 ”为 主要 特 征的 多功 能国 家 理想 时,诺齐 克 却以《无 政府 、国 家与 乌 托邦》一 书与 罗尔 斯 对 抗,给 人 们 描 绘 了 一 个“ 最 弱 意 义 上 的 国 家 ”。 该 书 一 开始 就指 出 :个 人拥 有 权利 。有 些 事情  相似文献   

19.
随着历史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裂变与生长,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女作家们追随新时期“人的自觉”的文学潮流,用她们柔韧的笔触,剖析和抚慰着一代女性所遭受的灵魂伤痛,塑造了大批多姿多彩、血肉丰满的青年女性形象。这些年轻女性以一种超越观察、超越困境与假恶丑的理想活跃在人生舞台上。灵与肉、情与爱、事业与家庭、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与失望,构成了她们漂泊、流浪的心态,由此她们踏上了一条找寻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仅就“胜利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胜利精神”的内涵与特点、“胜利精神”的作用与价值等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胜利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胜利油田企业灵魂的“胜利精神”,是在胜利油田长期的开发建设和社会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六十年代初,当沉睡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荒原下的油层第一次被发现的时候,油田的勘探开发建设者们从祖国四面八方汇集到这个古老的土地上,他们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