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韩雪军  谢兰荣 《前沿》2007,(5):163-165
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女子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逐渐成为学者们探讨的重点。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看,和谐社会基本目标的实现要求加强女子教育,和谐社会主要内容的完成需要以女子教育为中介和桥梁,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须由女子教育来提供。从女子教育的特殊意义看,女子教育不仅可以通过使女子获得的受教育机会和提高她们的自我意识水平来提高女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通过创造和谐的家庭、保障下一代的和谐成长以为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个社会系统生产力来加速和谐社会构建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肖扬 《中国妇运》2001,(9):45-46
日本将“全球化”定义为:人才、资金、信息、物资的国际化。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日本教育界迅速做出反应,确定了国际化的教育方针。善于审时度势的日本教育家认为: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女性人才将在未来社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以培养贤妻良母为主旨的日本女子教育也顺应时势的变化,开始把培养“国际人”、培养学生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能力作为女校教育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的421所女子大学和655所女子高等中学普遍采取了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策略。 国际理解教育 与日本国际化教育方针相配…  相似文献   

3.
近代出版家、教育家陆费逵对妇女问题和妇女教育有许多论述.他深刻地分析当时的女子地位、实力,认为教育是增进妇女实力、提高妇女地位的有力途径,提出女子教育的实施办法,促进了妇女解放,推动了女子教育的发展和女性的自我觉醒,对我们今天探究女子解放和教育仍有借鉴和启发意义.本文试图客观地总结其女子教育思想的进步和不足,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及女子教育问题,探寻他的女子教育思想对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透视上海的近现代女子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洁 《妇女研究论丛》2001,(5):47-50,64
伴随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和本国资本主义文化的衍生,上海女子教育在近现代发生了重大变化,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初步转化:教育权利下移,女子教育民主性色彩日渐浓厚;与社会需要逐渐吻合,女子教育实用性不断增强;现代知识体系基本形成,女子教育向科学性迈进;为女界广泛培养人才,女子教育开放性程度加深.上海女子教育的发展表明,中国女子教育在早期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郑欣 《青年论坛》2005,1(6):100-102
蔡元培一生提倡女子教育,他从民族发展和男女平等的角度提倡女子教育,提出男女平等的教育观和养成女性高尚品行并自立于社会的女子教育目标。他认为女子教育,可以造成完全人格,使男女平等,国家隆盛。  相似文献   

6.
张大斌 《前沿》2014,(17):184-185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当前高校整体教育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作用。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能否顺利开展。所以,想要提高高校教育水平,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力度,同时,教育工作者应齐心协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满足高校教育需要的前提下,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中女生占比已超过男生,在双创热潮和共青团改革的新形势下,深化对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解,思考共青团组织在女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女子创业大学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女子创业大学,在成立和建设期间,共青团组织主动作为,深入调研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从培育创业意识、完善第一第二课堂设计、拓展校内外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为共青团组织服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湖南女子教育的发展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各级各类学校齐头并进,发展速度很快,对湖南女子教育乃至湖南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湖南女子教育在民国时期得到较大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之一就是政策的开放和政府鼓励办学等教育制度的建立;因而提出,今天的教育教学发展,对于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办学也要在制度上适当放宽,在支持、扶持力度上适当加大,以促进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邢千里 《前沿》2013,(2):48-50
高校孝道教育载体是增强高校孝道教育实效性的基本构件,高校孝道教育的载体主要包括课堂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及环境载体等方面.充分利用各种载体,有效开展孝道教育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略论晚清女子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震 《传承》2008,(6):88-89
晚清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教育观,结束了几千年来中国女子不能接受正规教育的历史。但由于其产生的特殊历史环境,其开办之初即遭受重重阻力和破坏,中国女性所追求的平等教育权还远远没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女子高校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新出现的女子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注意。本文回顾了我国女子高校的发展历史,并将新出现的女子高校与近代的女子高校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并对女子高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女性学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女子院校的女性学建设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学科建制与学科内在规范的建立方面均有了一定的发展,学术合法化日益受到重视,从国家政策及教育机构的支持角度看,其社会合法化正逐步提高,系所、专业及学科的设立使得其行政合法化也有了实质的推进,但在政策投入力度、学理探讨、机制深化、学科课程设置以及跨校合作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相似文献   

13.
论公安院校廉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院校的廉政教育工作在公安机关廉政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公安队伍廉政建设的“源头之源,基础之基,根本之本”。公安院校应当始终坚持政治建校、从严治校的方针,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以长效机制为依托,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廉政教育水平,努力开创公安院校廉政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教育研究的性别意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以其富有个性的教育主张和研究方法引起了教育界的注意,其理论的特征在于对性别化教育的批判、对所有涉及女性及性别的教育主题的关注以及提出了富有个性的教育研究方法。研究女性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在教育研究当中反思研究者的性别身份,关注性别和女性问题、借鉴女性主义教育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更好地为教育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5.
女性学学科的方法论应是符合中国文化语境的社会性别研究.美国学者借用阴阳理论,采用历史还原研究、社会性别关系研究、社会性别分层研究等研究范式研究明清之际的社会性别问题,可以为中国女性学学科方法论的本土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researchers have begun to examine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and the many contexts in which youth find themselves. The social contexts in which adolescent development occurs are varied and complex, particularly the development among African American youth. African American youth are faced with a number of challenges including living in single-parent homes, high teen pregnancy rates, and poor neighborhoods, yet many of these youth continue to thr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structure (single-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outcomes such as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and sexual activity among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 youth aged 12–17. Approximately 462 African American youth were surveyed. A number of positive results emerged; for instance,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structure and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The number of parents in the home did not interfere with youth wanting to complete high school and go on to college (r = ? .218, r² = .04, p < .05).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as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sexual partners decreased (r = ? .141, meaning that the more adolescents reported a desire to complete high school, they were less likely to report having sexual intercourse. These positive results should be promoted among African American youth so that those faced with these challenges will note that others have overcome and accomplished their goals. In this population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were important.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African American males experience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high absenteeism at school, and are at increased risk of being involved in violence than other racial groups. Given that the educational outlook for African American males appears bleak, it is important to assess the aspirations of these adolescent males in order to find the gap between aspiration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positive development within this population, it is essential that factors that affect African American males be identified. A survey was administered to male students attending elementary,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in a local school district.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career and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of African American males. A total of 473 males were surveyed: 45% African American, 22% Caucasian, 13% biracial, and 19% Other (including Asian American, Hispanic, Native America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frican American males aspired to attend college at the same rate as other ethnic groups. Also, African American males were more likely to aspire to be professional athletes than males from other ethnic groups. Important factors to consider when designing a program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 and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相关权威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对1995-2004年全国31个省区市在学前、初等、高中、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和教育成果等六个层面的学生性别结构状况进行了历史的纵向对比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为了解中国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山东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妇女的教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妇女教育,经历了在抗战烽火中的萌动到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有组织的统一行动,再到教育大改革的迅速发展壮大三个阶段。由于重视农村妇女文化的提高,并采取不拘一格的教育形式及耐心细致的工作,把广大农村妇女引导到各种学习当中,使她们识字明理,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伟大成果至今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女性研究起步较晚,但在众多学者的关注和国家社科基金等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1993-2007年批准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有关女性项目进行归类统计,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分析国家社科基金女性研究项目的时空分布、学科类别、研究内容、研究成果、承担单位和主持人性别等方面的特征,以此反映近15年来中国女性研究的学术轨迹,旨在为中国女性研究学者了解和把握中国女性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及申请相关基金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