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段元秀 《理论月刊》2014,(5):149-152
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教育既是政治教育,也是德性教育,在他看来,公民教育的精髓是德性教育。他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城邦政治以及公民与城邦的有机联系为背景,系统阐述了公民教育的作用:维护城邦统一、公民团结及政体稳固;公民教育的精髓——德性教育以及公民教育的具体内容与阶段性的实施方案。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教育思想对我国如何实施公民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民政治哲学是对公民政治生活方式的辩护或反思。古希腊罗马时期在探讨公民政治的本质、公民与国家(城邦)的关系等问题时产生了公民政治哲学思想。这一思想经历了一个有其内在逻辑的发展演绎过程,成为理解近现代西方公民政治哲学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3.
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其失效就失在政治认同这个核心社会价值上。正是由于政治认同的实现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经由公民政治行为能力这一连接中介,即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政治行为能力——政治认同这样一种生成机制才能完成。因此,提升公民政治行为能力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核心。公民政治行为能力是公民为了自身利益掌握和运用社会政治资源的能力,它有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公民政治行为能力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希腊城邦文明的创始和繁荣兴起于林立城邦的自由、自治和独立。然而,希腊公民深刻的城邦情结,那种"分裂繁殖"、"自立门户"、"自给自治"的公民文化,却招致了希腊城邦难以招架的悲剧性灭亡。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公民社会与公民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发达活跃的公共政治生活。古希腊的城邦是一个完全由公民组成的主权的公民国家社会。“公民社会”的特点是全体公民自治,“人人统治大家,大家统治人人”,充满民主与自由。公民社会也培育和蕴含了一种公民精神,全体公民都是社会的主人,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精神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同时也享受着公平的社会生活。古希腊公民社会的公民精神主要体现在:维护公共政治的精神;民主精神;自由平等精神;公民本位的自身价值精神;超越自我的社会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公民政治权利的概念,并指出了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以此为基点,在理论上界定二者的内涵可以得出"公民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这一结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公民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有助于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人性·德性·品性——兼评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险峰 《求索》2012,(5):164-165,119
对人性观的考察,是一切伦理哲学研究的理论起点。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观包括求知乃人之本性、人是理性动物、人是政治动物等三个重要命题,这三个命题分别从人的感性认知、理性认知和社会政治认知等三个层面对人的本质作出了哲学解释。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理性实现对人类实践的规约,理性规约的结果形成公民之"德性"、城邦之"善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论是一种以德性论为核心的道德哲学。当下,正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的使命要求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道德品性的培育,这是亚里士多德道德哲学的品性之思。  相似文献   

8.
邹紫云 《传承》2009,(12):78-79
公民意识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生个人成长的客观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公民意识培养的坚持"三个结合",构建"三个机制"即理论武装机制、实践平台机制、习惯养成机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民意识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生个人成长的客观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公民意识培养的坚持"三个结合",构建"三个机制"即理论武装机制、实践平台机制、习惯养成机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意义的公民理论是在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中产生的,但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公民观作为古典的公民理论,无论是对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还是对现代流行的公民、宪政理论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概念强调权利主体和公民身份,否认所有自然人为公民,尤其是奴隶,而且强调依附城邦的公民的权利而忽视其承担的义务。另外,他还提出了明确的公民权利学说,其中掺杂着现代的人权思想。  相似文献   

11.
公民能力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民主政治,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另一方面要提高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以实现人与制度的良性互动。本文从公民能力的含义、公民能力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以及提高公民能力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政治参与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两个重要命题,蕴含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内核与现实有效途径.人民政治参与为社会提供一种政治伦理根基,有利于凝聚社会的政治智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适应时代进步与现实需求,显示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丰富内涵和持久张力.人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育是中国民主化进程顺利推进的基本路径之一,以公民社会的构建为视角,以促成“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良性互动”为框架来分析当前的农村村民自治的实践得失,可以较好地解决困扰村民自治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宪政是以民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人权为终极目标的政治过程与政治状态。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一定途径与方式介入政治过程从而影响政治决策的政治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宪政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最终促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项基本的宪法原则,公民主权原则从理论逻辑与实践方向两个层面奠定了地方政权研究的总体进路;从分权、民主与法治三个侧面确定了地方政权研究和实践中的基本原则;从国家结构形式、地方政权组织、地方自治模式以及地方监察机制等四个方面厘定了地方政权研究的基本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主权原则在地方政权建设研究中具有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双重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古希腊时代,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容许所有公民享有的制度是寡头的,容许所有公民享有的制度是民主的。"根据这一论断,从古希腊时代到近代,民主一以贯之的基本内涵是:民主是一种人民自治的制度。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言:民主就是"民有、民治、民享"。  相似文献   

17.
周治健 《传承》2012,(16):74-75
柏拉图所拟定的政体是理想城邦的政体,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研究立足于现实城邦,政体的研究本质上属于实践科学领域。研究对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一方面有助于发掘二者对整个西方哲学理论发展的不同意义,另一方面有助于从中获得对当今社会政治发展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萍美 《前沿》2011,(13):36-39
公民意识是建立在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权利责任、公平正义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观念,它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内在要素与一种非制度性的前提条件,公民意识的萌发与觉醒推动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展开,公民意识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水平与效果,而培育和完善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则需要社会从政治制度、组织结构、自我教育三个层面进行整体推进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治与法治是美国宪政的两个核心原则,但二者之间固有的张力,使得自治与法治的关系成为美国宪政史争论不休的话题.对自治与法治的普遍信仰使得只有不违背自治与法治这两个宪政的潜在承诺的论证,才有可能获得普遍的赞同,其中多元主义的解释长期以来左右着人们的认知.共和主义的法学家米歇尔曼认为宪政反对多元主义政治学,以"可创生法的政治"对宪政中的自治与法治进行一致性的解释,并描绘了一幅多元性条件下的共和主义的商谈宪政图景.  相似文献   

20.
梁红秀  徐罗卿 《传承》2012,(11):32-33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存在形态,其本质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时代的建设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表明,实现民族政治与公民政治的平衡是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