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影响日深,但在对该法涉及的消费者的认定、该法的适用范围、对消费者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该法与相关法律规范的竞合等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上还存在着不少争议与失误。本文以相关典型案例为背景就此进行了一定的剖析,提出了认定消费者的标准、界定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分辨了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2.
《法庭内外》2013,(5):1-1
2013年4月23日,在北京市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开始审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草案从充实细化消费者权益的规定、强化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规范网络购物、进一步明确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等方面作了修改。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通过。此次修法是20年来首次修订。对于大家关注的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草案规定。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了该法的主体范围,但该条款仅就"消费者"的行为作了界定,却未明确其概念和主体资格;因此,准确解读"消费者"内涵、明确其主体资格、划定其范围界限对于正确适用该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自1994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虽然仅经历了短短四年多时间,但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作用已显现一斑,许多权益受损的消费者靠它讨回了公道。然而在该法的施行过程中,由于立法的一些缺憾,对一些条文理解乃至适用出现了歧义,以致影响到了《消法})应有作用的发挥,其中,争论最多的当属对《消法》第49条的理解。鉴此,笔者结合立法本意与司法实践对《消法》第49条作一探解,与前辈同仁们商榷。《消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在1994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了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该制度具有惩罚经营者的欺诈行为和激励消费者维权的功能。但在司法实践中围绕该制度的适用却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为知假买假者能否要求惩罚性赔偿,对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条件———“欺诈”应如何理解以及惩罚性赔偿的数额等问题。认可知假买假者的消费者身份,对“欺诈”作有别于《民法通则》与《合同法》中的解释以及重新确定惩罚性赔偿的额度将有助于发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亟待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亟待修改侯向磊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该条款规定了有欺诈行为的经营...  相似文献   

7.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但该制度仍存在缺陷,很多情况下对经营者的威慑不足,也难以激励消费者维权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本文将分析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立法需求探讨如何加以完善,为我国《消法》的修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01,(5):16-17
1993年制定的“消法“已到了该修改的时候了!仅以是否自己花钱购买商品或服务作为消费者的唯一标准,仅以传统商业服务业中的流通商品作为是否“商品“的衡量标尺,显示了法律的滞后.各地医患纠纷、房地产、旅游及公用服务事业领域的纠纷,让人们去反思一个问题,<消法>能真正保护消费者吗?到底谁是消费者?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法律尴尬让我们如何应对?加入WTO后,中国的消费者维权运动该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9.
刘俊海 《中国法律》2010,(5):5-7,60-6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1993年10月31日颁布、1994年1月1日实施以来,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培养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法治意识、净化市场交易秩序、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健全,消费活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也不断增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必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的消费活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创造良好消费环境,构建和谐消费关系,不仅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对维持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也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经营模式和交易方式持续创新,各种新型服务项目及消费方式不断涌现,而消费关系中固有的非理性消费、经营者诚信度缺失、行业监管缺位等问题仍很突出,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象也越发频繁。1993年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至今已20年,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制定法本  相似文献   

11.
(1993半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惩罚性赔偿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及《侵权责任法》中均作了规定,适用范围上由合同领域拓展到侵权领域,适用条件也越来越完备,总体上反映了该制度在我国立法上确立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但是,《侵权责任法》规定的赔偿数额的量定标准过于含糊,需要通过司法解释进一步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3.
2013年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认了三种主要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制技术。立法意图与规制技术的关系应得到认真对待,因为法律须尊重市场规律,认识到消费者作为价格的最后承担者,协调消费者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信息披露的规制技术具有法律意义但实施效果未必理想,仍需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予以完善,如增加产品使用信息、所披露信息的顺位规定等。撤回权的规制技术则需要详细规定其适用条件、范围、计算方式,设定合理的成本负担规则及责任承担规则。消费者救济权的规制技术要适当考虑维修、更换、退货的适当顺序并分别对其设定适用条件,而非简单以退货为最方便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价格欺诈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价格欺诈既有事前预防的规定,又有事后规制的条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价格欺诈的规制,一要切实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二要明确经营者必须自觉履行告知义务的规定;三要完善合理公正的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5.
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法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一理论前提出发,系统探讨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取向———“人权”、“秩序”和“效益”。既揭示出人权保护在该法中特殊的价值地位及具体表现;又分析了排除市场障碍、维护宏观经济良好运行秩序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意义,说明各国保护消费者立法对“秩序”价值的追求;还阐述了疏通消费和发展生产的辩证关系,研究了“效益”价值目标在该法中的种种表现。总之,本文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应然性所作的一次全面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1倍。”该条即是本文所称的惩罚性赔偿规定。我国传统的合同法理论认为:在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同中不能规定惩罚性赔偿。而英国  相似文献   

17.
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购买、使用商品及接受服务等生活消费。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于今年3月15日起施行。该修正案对于实践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各项情形予以明确规定,修改或是新增相应条款,强化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目的在于惩罚和制止不法行为,以及鼓励消费者同欺诈行为作斗争,具有惩罚性赔偿的性质。本文主要对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适用条件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在"公司帝国"肆虐的现代社会,人权的普遍关联性和至关重要性通过消费者权利得以体现。将消费者权利界定为人权,是对我国2004年"人权入宪"的有力回应,进一步彰显了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共时性"融合的具体语境。对消费者人权维度的制度设计,我们必须基于"消费者是弱者"与"消费者主权"的理念,就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对经营者的权利、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对企业的权利和在政府与市场互动中对政府的权利三个层面展开,通过修改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至今施行已接近14年,其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其不足。本文从立法与现实的冲突:消费者概念的模糊;期盼与实际的脱节:消费者协会功能的缺位;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博弈:惩罚性条款的完善三个方面分析此法的缺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