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机动车爆胎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超载、超速、轮胎气压不符合安全要求、轮胎有内伤或帘布层内有气泡、轮胎表面过度磨损或受油类腐蚀等。一、超载导致爆胎超载是导致货运汽车爆胎的重大隐患。正常情况下,当车轮上的载荷为最大允许值时,高压轮胎的内压力为5—7个大气压,而对超载运行的货运汽车来说,由于其车轮上的实际载荷远大于其最大允许值,轮胎内压会达到10个大气压甚至更高,这样的内压往往超过轮胎气门的密封压力,引起轮胎漏气,如果承载力大的后双轮中有一个轮胎漏气而驾驶员未能及时发现,就会导致后双轮中的另一轮胎负荷…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机动车所有权制度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车辆登记是"准予上道行驶"的行政管理措施,而非所有权登记。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机动车所有权转移"以交付为原则,以约定为例外"。以占有作为机动车财产所有权公示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建议人大常委会尽快做出立法解释。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城乡机动车猛增,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自动化检测已成为我国交通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广安地区公安处交警支队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中心自动检测系统,自95年3月投入运行以来,已检测机动车45000余辆次。以较高的速度与质量完成了检测任务,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  相似文献   

4.
我国汽车货物运输行业大致经历了集体运输业替代国营运输企业、个体运输户占居运输行业的主导地位、始终未能走上规模化经营之路三个阶段。从经营角度看,我国货物运输行业平均规模超小型化,非运输企业规模过小,相对水准越来越;从管理角度看,我国货物运输行业总体规模拥胀,挂靠式经营问题突出,管理混乱,"大吨小标"车辆屡禁不止,交通事故直线上升。要改变中国汽车货运运输企业规模不经济的现状,应确立走规模经营之路是现阶段我国汽车货物运输企业迈上新台阶的必然抉择的指导思想;规范运输市场,走规模经营之路;强化行业管理,取缔挂靠式经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规生产或非法改装企业的打击力度;从严从重严查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制定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优化我国汽车货物运输企业的规模结构。  相似文献   

5.
成军 《海南人大》2013,(12):28-29
本刊讯如何遏制日益加剧的泥头车、超载车、混凝土搅拌车压毁道路等现象?公路建设如何在更科学规范的指导下进行?在今天召开的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海南省公路条例(草案)》二次提交审议,将治理"超载"纳入立法,对公路新建、改建工程,以及道路行驶车辆、道路运输企业均立下新"规矩",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3次的货运车辆,吊销车辆营运证。鼓励单位个人投资公路绿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我国引进EDR技术后,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针对EDR技术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编制的了作业指导书。2017年新颁布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7)。EDR数据技术在未来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上将有广泛应用。在一起碰撞过程较为复杂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中应用该技术,其结果显示,根据事故车辆EDR数据,可以直接恢复车辆碰撞时的速度,能够确认事故车辆各部位痕迹的碰撞顺序,对于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及车内乘车人员对应痕迹能够相互映证。EDR技术的应用目前在国内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及司法鉴定领域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应用过程中应当有辩证眼光,注意克服其存在的不足,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数字式驾驶证是基于机动车驾驶人原有的权利内容载体,再加载电子信息后具备电子化功能的机动车驾驶证。数字式驾驶证可以用于解决未来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过程中的身份认证问题,为今后的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高效率管理机动车驾驶人的身份认证等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数字式驾驶证伴随着当今社会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服务工作中,借助联合机动车电子行驶证和全国统一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发挥出传统纸质驾驶证无法实现的诸多功能,凸显出社会身份验证的价值,为机动车驾驶人提供便捷的身份认证和金融支付等功能服务。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分流区是事故多发路段,导致事故的因素多种多样。考察2013—2021年发生在四川省高速公路分流区的适用一般处理程序的486起道路交通事故样本,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驾驶人、低驾龄驾驶人、载货汽车、超载车辆、潮湿路面、低能见度等因素对分流区事故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从特殊驾驶人管理、货车联合监管、超载车辆治理、标志标线优化等方面采取措施,以降低该类区域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号牌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核发放的、准予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的合法标志。对机动车发放号牌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实施管理的手段而非分配公共道路资源,目的是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而非出让公共道路的使用权,因此,机动车号牌属于行政许可中的普通许可而非特许。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只有涉及资源配置的特许事项才能以拍卖方式出让,对于有数量限制的普通许可,行政主体应当以受理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行政许可,对机动车号牌以拍卖形式出让违反了《行政许可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混淆了普通许可与特许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10.
一、案情介绍 2007年3月19日至28日,原告董某等8名出租汽车车主所有的出租汽车在经过机动车安全检测后,先后向被告荆门市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提供了机动车安全检验记录单、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单等材料,并申请办理机动车年检手续,核发检验合格标志.该车辆管理所以上述出租汽车涉嫌有交通违章行为未处理为由不予办理,并出具了退办单,并告知原告将违法行为处理完毕后再核发车辆检验合格标志.此前,被告已针对上述出租汽车的超速及违章停靠行为,向其挂靠的荆门人杰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邮寄送达了《非现场处罚告知书》,该公司拒收,信件被退回.原告对被告拒绝为其办理年检手续及核发检验合格标志的行为不服,向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为其办理机动车年检手续,核发检验合格标志.  相似文献   

11.
营运车辆超载的社会危害性极大 ,经济效益的驱动、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多头管理及管理措施的不配套、特权车的不良示范 ,是超载滋生的主要原因。为合法载运者腾出获利空间 ,有偿举报超载 ,真正全方位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 ,将对根除营运车辆超载现象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车流量不断增大,客运车辆违法行为日益突出。客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主要有超员现象比较严重、超速违法普遍存在、违停上下客屡禁不止等特点,由此引发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客运车辆安全管理问题成为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一大重点。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客运车辆安全管理,有效促进事故预防。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地遏制和打击盗抢机动车犯罪,为侦查人员提供现场识别被盗抢机动车的手段,借鉴DNA和指纹建库的方法,对每款车型的发动机号码和车架号码字母、数字形态建库,利用简单设备,即可实现对可疑机动车辆现场对照查验。  相似文献   

14.
抢劫罪八种加重处罚情节中,“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认定,是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点。从立法本意出发,分析“公共交通工具”的含义,可见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将小型出租汽车和单位内部班车排除在“公共交通工具”之外的合理性。同时未经合法程序审批而实际从事公共旅客运输的机动车,也应视为“公共交通工具”。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实际上包含两种情形,其认定应注意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上下班途中的工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行法律规定的分析,并结合法理分析,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被认定为工伤需要具备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而被认定为工伤的,交通事故赔偿和工伤保险待遇赔偿应分开单独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盗抢机动车犯罪阵地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占有量的增大,我国盗抢机动车犯罪数量也在近年来呈现猛增势头,逐渐成为侦查机关重点打击对象。盗抢机动车犯罪侦查阵地控制是通过对涉车行业的特殊阵地采取公开和秘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控制,其阵地控制范围有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业以及汽车修锁配锁业。  相似文献   

17.
涉及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机动车,其善意取得应类型化处理,作为特殊动产,还应完成车辆过户变更登记。涉案机动车发生侵权责任的,应严格依照侵权责任法,由责任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这两类事故,在司法实践中面临损害赔偿难的困惑。主要原因是责任人赔偿能力有限、双方难达成共识、道路交通肇事逃逸增多。增强保险意识,实现道路事故车辆风险转移,提高赔付能力,完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立法工作和执行制度,启动诉前财产保全制度和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机动车停车难是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突出现象,天津市在发展中同样面临这一问题。解决停车难是一个系统工程,但运用法律的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加强对停车难法律调整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制定专门的地方法规,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在立法与执法中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中,受害人对于自身损害的发生也有过失的,应当实行过失相抵。过失相抵的基本原则为强者负担更多损失原则,保护儿童、老人等弱者原则。对于机动车方具体承担的赔偿比例应根据机动车方和受害者的过失程度来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