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佛系青年"是指那些得过且过、不大走心的青年人。"佛系青年"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本质上是因为他们的文化自信尚未建立。当前,"佛系青年"文化自信呈现封闭性与开放性相交错,解构性与重构性相交织,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交融等主要特征。同时,"佛系青年"出现文化精神失序、文化心理失衡及文化行为失当等问题。对此,要提倡科学精神,增强"佛系青年"的文化辨别力;要多管齐下,革新"佛系青年"的文化心理;要奏响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引导"佛系青年"作出理性的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2.
"佛系"成为一种带有多重性质的网络话语,既体现个人面对高压力、高强度、高风险社会时的自我退出及其生存策略,又反映了个人"与世无争"、"无欲无求"之"佛系三连"背后的无奈与私密式抗争。"佛系"现象及其话语流行,其实质是外在生活世界与自我生活世界之公私关系的二重性所导致的结果与产物,"佛系"心态及其话语方式又深刻掩盖了这种公私关系的二重性。"佛系"话语及其心态虽是特定情境下所产生的话语策略且为一部分青年群体所认同共享,却体现出深陷私人领域中的一代人之普遍心态。  相似文献   

3.
"佛系青年"是90后青年群体的自嘲,生活观念看淡一切,生活方式不争不抢,生活原则得过且过,这些特征与佛教教义倡导的生活目的和生活方式是有本质区别的。"佛系青年"不信佛,但这一标签走红的原因有:自媒体为抢占市场而采取的策略;社会转型期的阶层固化;90后群体困惑寻找消解路径。青年本是朝气蓬勃、敢为人先、昂扬奋进的代名词,新时代更需要"佛系青年"成为多才多技的"斜杠青年"。  相似文献   

4.
青年话语失序是社会转型发展过程必然出现的一种话语现象,具体说来就是青年话语在社会变迁中所呈现出“泛娱乐化”“泛功利化”“泛西方化”之话语形态.重构青年话语秩序,必须通过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引导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青年成长环境,培育青年良好的社会心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话语变迁,营造有序和谐的青年话语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退休养老焦虑是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心态,"身处夹缝"中的青年更是养老议题中最受影响的一群人。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形式,围绕退休养老议题对内地和香港两地青年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从养老保障关注度、养老责任方式、养老资金储备、对长者社会印象、养老经费支出等层面做了深入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地青年养老意识较强但都心存忧虑;两地青年养老自助感存在较大差异;两地青年对"子女养老"存在矛盾心态;两地青年对长者形象大多持正面肯定态度;两地青年养老理财能力普遍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和现象,政府、社会提前优化青年发展环境,纾缓青年养老压力才是根本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6.
青年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和青年农民工自身主体性因素共同作用而促成的。陌生人社会与沉默的公共舆论、个体化进程与婚姻价值观嬗变、底层生活的压力与情感归属需求、同类群体的日常示范与模仿学习促成了青年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的形成。青年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会衍生一系列社会风险,给农村家庭稳定、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临时夫妻"现象解决的关键在于解决青年农民工家庭离散化问题,可以通过引导青年农民工就近城镇化和家庭化进城的方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年生命及其认知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殊性,其身心发展变化剧烈化、健康意识弱化、责任意识淡漠化、适应能力弱化、生活方式霸权化,而青年生命观教育范式的构建,必须考虑青年生命及其认知特征,引导青年形成消解个体自我主义中心倾向的开放性心态,在青年个体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中彰显生命自由,在关怀生活中构建青年群体的生命三维存在,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通力合作,营造积极的生命教育氛围,在各方面教育资源整合中实现生命意义,领悟生命责任与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8.
本课题从分析佛教徒皈依原因等信仰现状入手,提出引导佛教徒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建议对策,认为践行习近平宗教工作思想,关键在于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必须同时具备中国化与法治化的双重视野;深入挖掘佛教信仰"积极面"并放大其社会作用;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探索工作新思路和新方式;传承和弘扬新时期宗教"善"文化并扩大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开始走入千家万户,与之相伴的网络语言也开始频繁出现。如网络热词"佛系青年"以及一些由此产生的"佛系"语言系列,点击率、使用率都很高,这个热词的出现有深刻的社会背景,符合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特征。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大量的规范与不规范的网络词汇的出现并被广泛认同和使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青年晚婚现象和独居现象日益凸显,青年群体中出现渐渐引起社会关注的"空巢青年"群体。"空巢青年"核心的特点是单身和独居。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得出如下结果:"空巢青年"群体有着许多积极特征,追求更加独立自主的生活,带着勇气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拼;但也不可忽视,他们面临心理上"空心"的孤独感、婚恋中"随缘"的无助感、资源"弱化"的漂泊感。因此,要从心理辅导、婚恋的引导、建立青年发展保障体系、提升社会资本多个层面来解决"空巢青年"发展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网络社会中的重要活跃主体之一,培育大学生网民公民意识则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理论逻辑上看,新时代大学生网民公民意识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从实践逻辑上看,立足于法治信仰与道德自觉的网络公民参与是新时代大学生网民公民意识实践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2.
如何有效开展农村青年思想引导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东部发达地区739住农村青年样本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青年在思想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肯定改革开放成绩,认同政治制度,参政议政意识强,抱有强烈的爱国心,关心国家大事,能理性地看待腐败、贫富差距和上访等社会现象,具有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但也有少部分青年存在信仰缺失问题,对现行政治政策认同度不高,迷信宗教,崇拜金钱,对成功幸福的理解过于狭隘。可采取加强正面灌输教育、树立身边先进典型、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增强社会实践参与、建立行业协会组织等措施来深入引导农村青年思想。  相似文献   

13.
青年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核心阶段。本文从社会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层面考察了制约青年社会化的一些基本因素:在宏观环境层面,提出政治、文化与宗教等因素对青年的社会化起着重要影响;在微观环境层面,提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因素直接制约着青年的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此文是在对北京青年宗教信仰状况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对策研究。文章从转变观念,正视宗教;正视青年信仰,加强青年教育;完善服务制度,占领社会阵地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青年工作者应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宗教观的艰苦任务。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高校青年党员由于受到社会剧烈变化的影响,少数青年党员信仰出现了缺失或者变化,这种现象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讲具有深远的影响。笔者通过调查,总结出目前高校青年党员信仰变化的现状,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及其自身因素深入剖析青年党员信仰变化的原因,并根据产生原因提出今后在青年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应注意加强以下四点:第一,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第二,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环境;第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理想信念教育寓于其中;第四,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6.
道德信仰的基础是道德,支撑是信仰,实质是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道德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实现内化、修正和提升,也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但受网络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偏离与危机,表现为道德情感淡化、道德认知异化、道德意志弱化和道德行为浊化等现象。文章通过对网络环境背景下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现状分析,提出要从强化民族传统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完善网络监管体制和优化多元教育主体等方面来重视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7.
"猫奴"现象作为现代青年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文化现象之一,其背后必然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关联,由"猫奴"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是青年的亚文化的仪式抵抗,青年自我价值的有效追寻及动物权利主义思潮的现代异化。要积极调和青年人的社会心态、组织丰富阳光的社会活动、辨析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及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践行。最终能够达到合理导向下的"猫奴"现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蚁族"现象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从微观层面来看,这一问题说明了"蚁族"青年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需要解决,从宏观层面来看,它影响到我国转型期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化和社会和谐发展。借鉴社会资本理论,从"信任"、"规范"及"网络"的视角来分析"蚁族"现象,从而探索解决"蚁族"问题的方法,是一个可供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一段时间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面临不少困境:治理观念尚未树立,参与治理的机制尚不健全,参与治理的资源尚不充足。共青团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应当是: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培养具有社会治理才能的青年人才;始终代表和维护青年群体利益,服务和引导青年群体参与社会治理;培育枢纽型青年社会组织,承接政府青少年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发挥思想引领功能,塑造社会治理的价值体系。要推进共青团组织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在政治层面上,适应政府职能转变,承担政府青少年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反映青年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在社会层面上,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缓和社会矛盾;建设枢纽型组织,构筑参与社会治理的资源体系。在文化层面上,塑造青年文化,培养良好社会心态;弥补公共文化投入不足,推动公共道德建设;促进青年国际交流,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北京青少年工作的创新发展,全面深入跟踪研究北京青少年的发展动态,对北京青年群体开展了大规模的青年发展状况调研活动。调查涉及个人需求、社会需求、"十二五"与青年等多个层面,个人需求涉及到知识文化诉求、高质量高层次的闲暇生活、择业取向;社会需求涉及到社会组织认可、政治民主评价、媒体导向、理想信仰、社会和谐、社会保障、择偶观等。根据调查数据及分析,文化需求成为青少年发展不可规避的主要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对于作为时代先锐和中坚力量的青少年,应对其各种需求深入了解,并切实提出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