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党的十九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事关"和"三个应对"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医养结合"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社会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新举措。目前"医养结合"在执行上存在体制、资本投入、效应上诸多不足,需要政府依据时代特征制定"医养结合"规划、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利用科技平台整合"医养结合"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培训,从而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促使"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发展养老服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会议首提的"医养康养相结合",在既往"医养结合"的基础上增加"康养",赋予养老服务更加丰富的内涵,是更加贴合老年人实际需求、更好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部署。近年来,国家层面密集发布一系列医养结合发展政策,民政、卫生健康等职能部门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高,"养中带医、医中带养"的融合发展趋势亦初步呈现。下一步,如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和资源整合,形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9,(6)
<正>人人都会老,家家都有老人。养老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痛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为更好解决养老难题提供了基本遵循。江苏是东部发达省份,也是人口老龄化大省,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各省份之首。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六处直接提到老龄工作,特别是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对老龄工作创新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我们要结合当前老龄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来领悟和把握,凝心聚力,把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是我国养老事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方针。通过分析我国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养老问题,引出养老服务领域的PPP发展模式。在系统性分析我国PPP养老模式的发展优势和现阶段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权责关系,合理设计投资回报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以及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养老PPP运作模式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5月底,以"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养老服务业推介会在江苏省太仓市拉开序幕,向社会展示太仓市养老服务发展的累累硕果,启动养老服务政府和市场"双强引擎",推进养老服务业向更高标准和更优质量发展。深厚的养老文化贯穿古今太仓市是"娄东文化"的发源地、具有"中国长寿之乡"之称。她  相似文献   

8.
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健康服务,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相结合,既是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布局,也是未来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辽宁人口老龄化水平已经居于全国首位。为有效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大战略与决策部署,辽宁积极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加强医养康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实践。本文在对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的基础上,结合辽宁人口老龄化基本现状,对辽宁医养康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世纪行》2017,(12)
<正>我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养老、养生、医疗、旅游等诸多业态的康养产业,站在了经济社会发展"风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化和高龄化趋势,养老及医疗问题愈发突出,特别是在医养需求失衡的背景下,原有的养老模式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为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宜昌市政府依托国家政策导向提出了一种“医养融合”的新型养老模式,促进养老和医疗资源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文章从社区角度出发,基于SWOT分析,了解宜昌市城区医养融合在社区层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开展“医养融合”创新养老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走出一条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为辅助的"四轮驱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新路径,形成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地区特色的城市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养老服务由"政府主导"向"社会主办"转变。在建设"四轮驱动"养老服务业发展之前,包头市昆都仑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为老服务"用工难"和为老服务人员"就业难"、家庭照料功能"在减弱"、社区日间照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18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给10月28日的"重阳节"注入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养老话题成为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养老、孝老、敬老"也成为热门词汇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城市中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全方位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未富先老的中国,面临走向深度老龄化的挑战。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养老服务?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三种模式,能否满足老人的医疗需求?国家提出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医和养究竟应该如何结合?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努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以创新驱动为牵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满足人民  相似文献   

15.
【摄影报道王春潮肖小环】一部在几大卫视热播的电视剧《老有所依》因触碰到人人都关切的养老问题,被广大网友称为"年度良心剧"。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实现老有所依,成为当下百姓街谈巷议的民生热点。民生脉动总关情。为了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妥善应对养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养老模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理想老龄化,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结构失衡问题,"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作为社会养老的一种创新模式,医养结合将现代医护技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满足了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应了老龄化发展的形势,实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尤其是"高龄化"趋势的显现,依据中国国情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已成为政学两界的共识。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是应对老龄化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城乡生活品质的关键,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发展健康产业以及老龄事业和产业的要求的重要举措。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中出现了政策难落实、制度不健全、产业融合差、服务水平低、转型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文就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居家养老面临新的挑战。在发展上进行战略谋划,必须未雨绸缪,主动应对人口老龄的结构变化,调整发展思路。"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宏伟蓝图。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新形势下,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稀少的养老资源,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探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北京市民政系统落实党的十九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精神,围绕居家老年人周边、身边和床边的服务需求,统筹服务资源,着力构建"三边四级"养老服务平台,推进社区、居家和机构融合发展。根据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将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与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协同起来,全面加快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建设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252个,基本实现城区街乡镇照料中心全覆盖,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建成并运营380个  相似文献   

20.
豫政办〔2006〕105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省老龄委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重要国情之一。积极扶持和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是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保障措施,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工作目标的重要保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