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2008,(2):34-34
近年来.常熟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以人为本,立足又好又快。注重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和谐,更加重视产业优化升级、城乡优化布局、环境优化发展.努力推进常熟由“城市品牌”向“品牌城市”、“旅游城市”向“休闲城市”、“小康城市”向“幸福城市”转变.全力打造“经济繁荣之城、山水文化之城、生活品质之城、文明和谐之城”。本期封面为与蓝天相拥、与碧水相抱、与绿色相伴的常熟市尚湖旅游度假区一角。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国际性城市的概念及其特征 何谓“国际性城市”,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和统一具体的标准。归纳现有的一些看法,大致可表述为:国际性城市是指那些拥有优越地理位置、优良服务功能、较强经济实力、众多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通行国际惯例,对世界或地区经济起重要控制或影响作用的城市。 “国际性城市”是城市分类中的一种类型。其分类依据是城市的整体功能或局部功能在国际或国际上某一区域范围内的影响程度,在国际分工中所起的作用。根据其影响的空间范围,可继续划分为“世界城市”和“有限区域的国际城市”;按其功能划分,又可分为综合性的国际性城市和专业性的国际性城市;按其区位划分,又可分为沿海型国际性城市和内陆型国际性城市,等等。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国际化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城市现代化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城市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没有城市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城市的国际化。按照国际性城市的要求,城市的现代化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经济现代化,即在经济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水平。如  相似文献   

3.
何伟 《长江论坛》2011,(3):40-44
武汉发展目标的国内定位是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定位是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经过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武汉应当勇于承担国家责任和国际责任,在完成中央赋予的国家战略使命的过程中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全面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建成国际性城市。  相似文献   

4.
鲁鹏 《长江论坛》2021,(1):44-50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推动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城市外交是城市积极作为、推进城市国际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充分发挥城市外交的功能与作用,有利于城市外向型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本文认为,要高质量推进武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加快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应积极发挥城市外交的功能与作用,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武汉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国际化水平,增强武汉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提出人性化城市使生活更美好的命题。论述了如何在人性化城市的视野下认识城市的本质,具体阐述了人性理论、需要理论、环境理论的含义和主要观点。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人性化城市视野下的城市功能:赋予城市养育功能。营造大爱之城;赋予城市教育功能,营造学习之城;赋予城市生产功能,营造创造之城;赋予城市记忆功能,营造文化之城。  相似文献   

6.
武宣研 《政策》2013,(6):73-75
文化力量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发展最深沉、最长久的动力。当今,文化实力越来越成为判断城市发展水平,衡量城市品质的重要标志。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以格局定高下,以文化论输赢。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文化五城"(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大学之城)的战略任务,以此提升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乾松 《传承》2011,(13):46-47
党的十七大及其五中全会都将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增强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科学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各个城市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文明之城、品质之城"的方向目标和重要突破口。因此,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张军  彭娟 《学习与实践》2009,(4):136-139
本文以城市旅游形象的概念分析武汉市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方向,论述了将“两型社会”的精神融入现有武汉城市旅游形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提出武汉现有的“白云黄鹤知音江城”和“水上动感之都、辛亥首义之城”的旅游形象与“两型社会”的精髓与发展目标是一致的。文章构建了“两型社会”城市旅游形象建设体系,并就建设武汉市“两型社会”旅游形象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坤明 《今日浙江》2012,(12):54-54
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杭州市将着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生态型城市和安居乐业示范区、城乡统筹示范区、人文法治示范区“三城三区”建设,加快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努力在推动创业创新、提升城市品质和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上继续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总体发展正处于“广域竞争”阶段的后期,并向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第四阶段“超域发展”迈进。其规划战略目标应定位为到2020年将武汉建设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基于这一目标,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五化同城”的原则下,在空间结构上要对“可视静态空间”和“超视流动空间”进行综合规划;在区域发展上应是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武汉在中部崛起和国家城市体系中的支点作用;其都市中心区布局要强化优化主城;其产业发展要把现代服务业摆在首位;其城市风貌特色可定位为具有“三通”信息文化优势和滨江滨湖风貌的国际性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一座城市的精神,并不粉刷在高楼之上,书写在书本之中,一座城市的精神,流淌在城市的每条街道,镌刻于每张擦身而过的人的脸上。“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钟南山院士含着热泪这样评价。武汉的英勇,在于它的坚靭,在于它的达观,在于它的守义,更在于它是湖北之城,中国之城。  相似文献   

12.
张欣 《淮海论坛》2014,(1):45-46
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管子·度地》说“内为之城,内为之阔”。“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一个区域作为城市必须有质的规范性,即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对城市文化建设来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形象,也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是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  相似文献   

14.
蔡四宏 《创造》2011,(10):67-69
芒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68.23公里,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芒市自然景色秀丽,历史文化璀璨,民族风情淳朴,被国内外誉为“孔雀之乡”、“黎明之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107CCTV中国年度品牌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云南省四大旅游热区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杭州,人称“天堂”。有引人折腰的秀美湖山,有让人留恋的文化积淀,也有令人向往的富足生活。在这座占尽了世上风光的城市,人们正在协力打造品质生活,决定把他们的城市变成“品质生活之城”。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21,(1)
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基于三亚城市外来人口输入与融合的现实状况,分析近年来三亚在公共空间的拓展、城市人本性的发掘、国际化形象的塑造以及城市联通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可沟通性建设及其为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创造的机遇。在此基础上,从文化观念的融通、沟通渠道的拓展、沟通机制的优化等方面提出进一步优化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三亚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为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提供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7.
秦之航 《今日上海》2008,(12):38-39
上海大剧院,一个从建立之初就定位于“国际性、艺术性、经典性”的艺术殿堂,是上海演艺场所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1998年8月27日正式开幕以来的十年间,上海大剧院坚持“名家、名团、名剧、名曲”的节目特色,致力于实现“中国剧院标杆、城市文化名片、文化创意中心”的发展愿景。经过十年的努力,今天的上海大剧院已成为世界级艺术作品的展示平台、国际性艺术活动的交流平台和公益性艺术教育的推广平台。  相似文献   

18.
泉州在文化部2013年主办的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中,从苏州、杭州、黄山、青岛、济宁、武汉、桂林、西安、咸阳等10个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唯一入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的城市。泉州是一座具有“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的城市。她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方第一大港走来,从东方海洋文明和人类深沉温馨的海洋文化记忆中走来……泉州文化在千年传承发展中,形成了融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独具中华文明和东方海洋文明特色的文化。泉州作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它既代表了中国,也代表了福建,应有的荣誉当之无愧,其关键因素在于她是一座以中华海洋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海洋文明的魅力之城。  相似文献   

19.
李美荣 《传承》2011,(5):46-47
党的十七大及其五中全会都将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增强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科学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各个城市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文明之城、品质之城"的方向目标和重要突破口。因此,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重庆行政》2010,(3):F0002-F0002,I0001-I0003
建设森林重庆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是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云阳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森林工程,实施生态兴县战略。城市森林之城、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苗木基地工程等“五大子工程”卓有成效。基本建成“生态系统稳定、林业产业发达、生态文化丰富、人居环境良好”的森林大县,生态云阳成为响亮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