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畅通信访渠道是保护公民权利、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措施。但是,信访渠道不够畅通仍是当前信访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地方对上访者实施"拦卡堵截"乃至黑截访、非法截访现象时有发生。信访渠道的阻塞让百姓的怨气变为戾气,暴力倾向更为加剧。为此,各级政府信访部门应主动适应新时期信访信息化建设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和技术手段,积极拓宽信访渠道,引导民众更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反映诉求,多上网、少走访。同时,对民众的网上投诉要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安机关信访工作,维护公安机关信访秩序,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保持公安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根据《信访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畅通信访渠道,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投诉请求,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这为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改革内容涉及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依法规范信访工作;大力推行"阳光信访"和全力推动信访问题有效解决。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国家信访局陆续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德化县南埕镇人大主席团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化解矛盾纠纷处置机制,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化解基层信访问题、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进行认真实践,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实现了"零越级"上访,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更好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南埕镇人大主席团打破信访工作的传统模式,按照"贴近群众、方便诉求"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自2004年5月省政府门户网站开通《网上信访》栏目以来,各单位对网上收到的大量群众来信都能按照职责权限及时在网上答复,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肯定。但是《网上信访》栏目开办2年多来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单位未能及时办复,导致部分网上信访人员提出疑问,甚至投诉等等。为切实办好《网上信访》栏目,畅通信访渠道、倾听民众呼声、促进政务公开、构建和谐社会,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05,(10):18-19
信访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径。当前信访渠道不够畅通,有的地方或者部门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推诿塞责;信访问题处理层层转送,只转不办,责任不清,效率低下;对处理信访事项的机关监督力度不够;对侵犯群众利益引发信访问题的违法行政行为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今年1月1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431号国务院令,公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从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与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部《信访条例》相比,新版《信访条例》有很多新意。  相似文献   

7.
当前,信访工作任务可归纳为“三个一”。即抓住一个根本:以民为本,畅通渠道。围绕一个核心:为群众办实事,维护合法权益。突出一个重点: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畅通渠道是前提和基础,化解矛盾是手段,维护群众权益是目的。只有畅通渠道,各级信访部门才能顺利地受理和处理群众的信访问题,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通过协调各种社会矛盾,维护信访秩序的良好状态,维护社会的总体稳定。由于现阶段群众信访活动比较复杂,少数地方和部门有时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由此带来了畅通信访渠道与规范信访秩序之间的矛盾。为此,我们应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辩证地处理好信访服务性与控制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畅通信访渠道 畅通信访渠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涵。一方面,信访行为是公民与社会管理者间的一种政治交往活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所反映的问题,7月14日,三穗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三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接访日制度》,  相似文献   

9.
信访渠道不畅是新形势下信访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最近修订的《重庆市信访条例(修订草案)》中,重点突出了"畅通信访渠道",建立"信访调解制度"等内容。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四川"汉源事件"、"三鹿奶粉事件"……近年来,国内因信访而引发的一些群体性事件一度引起人民的广泛关注和深思。"畅通信访渠道"也再一次被提到各个层面,受到领导重视,日前,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关于《重庆市信访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条例》)的说明,其中"畅通信访渠道"成为一大重点。《条例》规定,市、区县、乡镇等应增设来访联合接待场所,信访工作人员必须为信访人提供法律服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新修订的国务院《信访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信访条例》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行制度和机制创新,充分体现了保护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维护信访秩序的重要立法目的。它的颁布对推动信访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畅通信访渠道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自始自终都贯穿着“畅通信访渠道”这条主线。贯彻《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就必须从信息公开透明、渠道高效便民、人员诚实守信等多方面做好工作。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依法、文明办理信访事项。要从体制、机制、职能上去研究…  相似文献   

11.
韩冰  单云娟 《淮海论坛》2011,(2):43-45,29
“畅通信访渠道。化解信访矛盾”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徐州市针对信访维稳面临的严峻形势,不断创新信访管理和化解工作机制,在破解信访难题和维护群众合法利益上取得了重大实效,信访工作由被动变主动、由落后变先进、由出问题到出经验。圆满地完成了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信访稳定任务.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浙江人大》2012,(Z1):73
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听取民声、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开通"网上信访",畅通了不同阶层的网民向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言献策、表达民意诉求的新渠道。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信访办主任庞社斌表示:"借助‘网上信访’平台,实现了信访工作全程网上审批,统一工作流程,更加快速、准确、规范地回复及办理信访人提出的诉求和问  相似文献   

13.
《天津人大》2012,(10):34-35
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常委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和桥梁,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也是人大常委会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红桥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监督法、国务院信访条例和我市信访工作若干规定,坚持在区委的领导下,以畅通渠道、构建和谐  相似文献   

14.
一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对信访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信访工作者要自觉树立公仆意识,正视人民群众到人大上访多、大案要案找人大告状多、难案拖案找人大解决多等现象,提高对做好人大信访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人大信访岗位的光荣感和信访工作的责任感,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二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对信访工作者尤为重要。到人大上访者大都是带着"怨"和"气"来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5,(4)
<正>让人民群众表达各类民生诉求,是当前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问需于民"的客观要求。当然,党和政府不仅要建立畅通有序的民生诉求表达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权益有保障,而且要注意运用法治思维,正确引导群众理性表达民生诉求。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人民群众的各类民生诉求也日益增多。然而,用各种法外方式表达诉求、"信访不信法"等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出现"以命抗争"等极端维权事  相似文献   

16.
一、变正面封堵为渠道畅通敞开机关大门,畅通信访渠道,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信访问题,是控制和解决群众集体上访、重复上访的有效途径。一要建立领导信访接待日。建立和实行领导信访接待日,由党政班子领导按规定时间、地点,轮流值班接待上访群众,并实行挂牌接待,使上访群众有“说理”的地方,可以更好地起到为百姓顺气、解难、排忧的作用。二要实行领导包案。重访、缠访、老案、积案和重大疑难纠纷案件,涉及面广、历史性强、问题复杂,单靠一个部门难以解决,必须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限期解决,做到一案在肩,不见分晓不撒手。三要现…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根据《信访条例》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着力破解山区信访维稳工作“八个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顺是我省欠发达的山区县之一,前些年由于各方面原因,社情民意复杂,信访总量较大,是全省的一个信访重点县。特别是随着改革向深层次推进,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各种矛盾日益显现,信访维稳工作出现了"信访格局构建难,群众信访畅通难,群体合法诉求难,工  相似文献   

19.
张其宽 《政策》2011,(6):27-28
荆州市作为农业大市和老工业基地城市,信访工作压力大、矛盾多。近年来,我们从改善民生着眼,从转变作风着手,从完善机制、畅通渠道、化解积案着力,深入开展"干部四访(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联万家,为民解难促和谐"活动,深入基层主动察民情、解民难、惠民生、暖民心,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全市信访形势呈现"四下降一好转"的良好态势,2010年群众来市、赴省、进京上访和网上信访总量同比分别下降20.7%、13.3%、62.2%、6.2%,信访秩序持续好转。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5,(2):16-16
作为2005年我国第一部重大法律法规的调整,《信访条例》于1月17日正式颁布,并将于5月1日起实施。这部与基层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条例,将“保护信访人权利”确立为信访工作的重要原则。 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信访条例,但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以及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群众信访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信访条例》进行修订,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一是增加了畅通信访渠道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二是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