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互联网时代的媒介时空呈现出了融合的转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以“空巢青年”为代表的城市新移民群体的城市融入路径。通过对“空巢青年”的深度访谈,力图深入考察媒介如何重构该群体的生存状态与时空实践。研究发现,“空巢青年”借助媒介技术的加持,通过运用劳动时间拓展和休闲时间整合的策略以顺应社会加速,借助流动空间中的数字漫游,实现与乡土空间的情感连接以及与城市空间的价值连接。在这个过程中,“空巢青年”常常处于获得感与剥夺感交织的矛盾体验之中,他们在实现数字资本转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规训的压力和身份认同的危机。推进城市发展的沟通性、协调性和互动性,有助于帮助“空巢青年”良性地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2.
马云蕊 《世纪桥》2022,(10):49-51
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推动了专业课中育人元素的挖掘。新时期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注重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从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特点出发,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伦理”课程所蕴含的丰富育人元素,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社会工作伦理”课程教学的意义,明确课程思政融入“社会工作伦理”课程教学的实施目标,探索建设“社会工作伦理”课程的全方位教学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3.
广义社会福利视野下社会工作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福利”的概念上,存在两种理解,即狭义的理解和广义的理解,对社会福利的狭义理解,阻碍了当前社会工作的展开。广义“社会福利”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它可以指社会福利状态,亦可以指社会福利制度。广义的社会福利视野强调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是全体公民、强调社会工作的积极性和建设性、强调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实现一种普遍的社会福利状态、强调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中社会福利的制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老年人作为“留守家庭”的主要群体,其是否能够有效融入到新社区,事关脱贫攻坚政策的成效。与其他一般群体不同,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老年人进入新社区后很难通过学习而“再社会化”,这需要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因此,研究以“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老年人的融入”为题,以G省S县C社区为个案,通过实地调查,基于老年人的生活、社会交往及心理的视角进行探索,发现由于个人和环境的因素造成社区老年人在生活上融入难、社会关系网络缺失、心理上认同感低等问题。对此,研究从社会工作视角回应搬迁老年人社区融入方面问题的需求,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社区,提升其“自助”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李是某商厦的广播员,团支部委员,入党积极分子。她工作积极,待人热情,口才和文笔都不错。一次聊起入党的事,她竟滔滔不绝地说起没完。她说。商厦里什么社会工作都有她,一到发展党员就没她,从领导到群众都说她“个性太强”。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服务是一种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是一种比较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方法符合并顺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高校参与的“成长向导”社会工作服务计划,使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和丰富,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大学生政治修养和公民意识,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参与社会工作服务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郭焕龙  贲勋 《前线》2008,(9):63-63
近来,“社会工作人才”这几个字开始出现在党和政府有关文件中,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年六月举行的全国首次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吸引了众多应试者。那么,什么是社会工作人才?如何培养造就此种人才呢?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维护者,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并发挥其重要作用。哈尔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认同度不高、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均衡、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等方面问题,与哈尔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完善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职业化进程;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凝聚“冰城社工”队伍;创建社会工作人才开发新模式,打造“冰城社工”人才品牌。  相似文献   

9.
生产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需要适合的社会工作知识生产路径,中国社会工作自恢复以来形成了一条对照式的知识生产路径。这条路径的形成是社会环境、社会需求等多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通过这条路径产出的知识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经过30多年发展奠定的实践基础和人才基础为形成原创式社会工作知识生产路径和路径转轨提供了条件。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生产可以实现路径转轨。通过转轨到新的知识生产路径,可以产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根源性知识、核心知识、实践知识和未来知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中的社会工作可分为行政性社会工作和专业性社会工作两种。这两种社会工作在我国城市中的发展经历了单位制、街居制和社区制三个时期,而在这三个时期中二者的关系又分别表现为断裂性、失调性和共存性。这三种关系的形成受到了我国城市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因此,面对现阶段二者的发展困境,只有基于社会互构论实现行政性与专业性社会工作的互构谐变,才能使社会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教育系统中特殊形态的专门化服务。本文从学生工作科学发展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要求、贯彻“以人为本”育人理念、提供专业化服务、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易钢  吴斌 《理论学刊》2007,(6):78-79
“案主自决”一直是被社会工作伦理高度强调的专业价值观。但是,关于什么是“案主自决”,人们的理解并不相同,实践中有许多困惑。一些学者划分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两种不同意义上的“自决”概念。从社会工作的实践层面来看,“案主自决”至少包括四点限制,社工界有一种所谓“家长主义”的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不是表现在指导案主怎样做方面,相反是表现在帮助案主发现其问题的所在、提高案主自决的能力、提供案主自决的机会、帮助案主实施更有利的方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中国经济、民生、维稳等诸多方面都需要社会工作的助力,社会工作助力实现的主要途径就是以基层工作为依托的社会工作的持续开展,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社会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本文立足于现实经济社会条件和具体社会工作发展环境,事实求是地利用社会工作理论中的优势视角分析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青年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惑。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社会工作为解决这些困境提供了启示。文章引入社会工作能力视角,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对具体的项目进行跟踪探索,发现社会工作强调共生发展、人在环境中和重视日常性与基层性的专业内涵有效地提高青年志愿服务综合水平,整体地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社会工作教育者的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凤 《求实》2005,(5):74-76
我国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一方面正在方兴未艾地兴起,另一方面又举步维艰地处在希望与危机并存的矛盾时刻。面对我国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潜藏危机,作为社会工作教育者,更要承担起发展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16.
创建具有首都特点的社会工作人才开发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群刚 《前线》2009,(12):43-45
社会工作是礼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没,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此,本文从10个方面来探讨加快首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其核心的思路是按照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总体要求,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城市贫困治理中的社会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工作与城市贫困治理具有共源性,反贫困是社会工作的起点,也是其核心理念.我国政府对城市贫困高度重视,但在贫困治理中缺乏对社会工作的有效运用,这极大地影响了反贫困工作的成效.结合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笔者提出了"设岗、搭台、培育、购买"等一系列在城市贫困治理领域引入社会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同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的领域,很多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有的提出思想政治需要借鉴社会工作,有的也提出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还有的从某一个特定领域对两者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总的来说,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还不够充分,不很深人。只有对两者的区别有清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的有机结合,达到相互借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理论文萃》2007,(2):4-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这一新论断,体现了中央对社会工作人才及其建设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探讨专业社会工作在“五社联动”中的行动策略,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专业社会工作在“五社联动”的具体实践中具有直接和间接两种行动策略,即服务治理型和支持建构型。一方面,虽然有一些不足和短板,但专业社会工作在“五社联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服务治理型行动策略;另一方面,专业社会工作在“五社联动”中的支持建构功能日益凸显,虽然目前力量还比较薄弱,但它正在成为“五社联动”实践中的创新行动策略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