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效率与公平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两大问题,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效率是生产力问题,公平是生产关系问题,二者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并通过大量中介相互作用,由此导致了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更多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人的需要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驱使人从事生产劳动的最初动因和目的。在满足需要的劳动过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形成,人的无限发展的需要,促使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由需要所引发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不仅引发了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也会促使同一社会制度内的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3.
效率与公平价值,都是当代法律的基本价值目标。然而在中国法律转型过程中,由于价值观念滞后于社会制度的变迁,致使效率与公平价值出现失衡,造成了政府职能错位、资源分配不均且无效等一系列问题。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法律的效率价值观与公平价值观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且,在当前中国法律转型中,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效率与公平价值有着协调与统一的趋势。寻求中国法律转型过程中效率与公平价值的协调和统一,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收入分配公平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它的内涵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在分配中,防止平均主义,保持合理差距,反对两极分化,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收入分配公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维护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平等,维护公平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天性,公平是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一方面,市场经济要求收入分配公平。在市场经济中,价值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市场内在要求商品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反映了生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公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他们通过经济关系的分析研究公平的具体内容,通过生产关系的分析研究公平的基本内涵,通过生产力的分析研究公平的时代要求,通过生产方式的分析研究公平的实现途径。正是因为他们坚持了科学的方法,所以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公平问题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法国唯物论对人与环境的循环关系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冀平 《理论前沿》2005,(22):20-21
在一定意义上,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许多重要的哲学和教育问题的必要前提:一方面,这个问题与其他一些重要哲学问题密切相关,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世界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另一方面,它还同最近热烈讨论的一些重要教育问题密切相关,如人与教育的关系、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等。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近代思想史上,关于人与环境关系问题最负盛名的讨论,可能就是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循环关系的辩论了。18世纪法国唯物论者认为,所谓人与环境之间…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分配政策,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腾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贫富差距悬殊的根源不在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法制化水平低、利益协调机制差、打击非法行为不力等社会运行机制方面的原因.解决好"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实现我党"三个代表"的重要保证,解决的有效途径在于创造性地运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并从根除寻租行为、建立税收代理制、恢复农会、支持西部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等方面入手,力求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8.
提高效率和实现公平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目标.公共财政分配的基本原则主要就是如何协调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公平和效率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处理二者关系应坚持动态中的均衡和统一原则.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的支出范围和支出重点应当有所限制和选择,教育财政支出首先应当用于提供教育中的公共产品.因此,公共教育财政投资在义务教育领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保持和谐与稳定是标准;在非义务教育领域的基本原则应该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保持竞争与效益是标准.  相似文献   

9.
人的发展:制度变革的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理论前沿》2006,(4):19-20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与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制度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面作用,但其积极的作用是最根本的。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发展要求制度变革要注意以下关系: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效率与公平;社会和谐与个人自由发展;自由与秩序;稳定性与变动性。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与公共政策中人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的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而人的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然而,人类政策活动的结果却是离人越来越远。今天我们在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上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正确处理发展与人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的终级关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及“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出现了“注重社会公平”的重要提法,引发了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大量探讨。本文认为,公平与公正的含义并不是完全一样,公正的实现关键在于社会制度的安排,公正、公平与效率的实现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制度保障.建设和谐社会制度就是发展积极的生产力,也是发展和谐的生产关系.和谐社会制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晓亮先生和刘新宜先生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文章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出的历史背景、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以及对晓亮和刘新宜两位先生特别是刘先生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的种种误解的辨析等不同的视角说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绝不是不可移易的原则,更不是什么“总方针”和“总政策”。  相似文献   

14.
在认识效率与公平的思维方式上,要转变在分配问题上的实体性思维,全面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复合关系,适应价值分配内容完善价值分配体系。在研究效率与公平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上,要明确效率与公平的基本问题,在社会结构中研究效率与公平,实现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汇通与融合,确立每个人的主体地位和评价标准。在效率与公平的制度建构上,要深刻理解马克思在“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要创新制度机制,认真总结和提升公有制企业和民营企业改革实践的典型经验,把每个人作为价值主体落到实处,为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平衡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民事法律是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调整器。它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社会现实为参照,透视出人们道德上的判断和价值取向,这就是公平正义。公平原则是贯穿于全部民事法律中的主线、精髓和灵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的原则”,这是公平原则的法律表现形式。公平即公道合理,也就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笔者试从我国民事法律公平原则的历史回顾、性质、内涵、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作一探讨。一、公平原则的历史回顾罗马法在…  相似文献   

16.
赵士红 《理论前沿》2005,(15):38-39
协调利益关系是党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内容。党协调利益关系应遵循绝大多数人受益原则、统筹兼顾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共同富裕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处理好这一问题,而处理好这一问题就必须理顺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其关系决定了我们必须探索效率和公平均衡发展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涉及市场经济制度的实质与核心。西方社会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动态平衡的伦理支点,主要体现在对财产私有制和个人自由权利的坚定维护、在对效率的追求中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等方面。当代中国在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道德抉择上,一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牢固树立经济效率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二要清醒认识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大力创造建构和谐社会所需的公平正义条件;三要在效率与公平的综合平衡中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发展观决定公平观与效率观。在传统的发展观下,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冲突往往导致社会的阵痛,甚至解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明显地带有"追求生产性效率"倾向。科学发展观在内涵上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与人类自身发展、人的近期需求与长远需求统一起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与相容,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有利于舒缓人与人、社会、自然关系的紧张,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正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公平与效率统一思想的实质是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特征是从反对平均主义出发,立足于发展,着眼于未来,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现点思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