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中 《法国研究》2011,(4):1-11
福柯曾经一度十分迷恋文学,并且也写过大量的文学评论文章。可以说,文学曾经给予福柯极为深刻的启发。尤其是,福柯从巴塔耶、布朗肖那里发现了“异质”、“越界”和“外界”经验;而这些正是福柯一直孜孜以求的,关于“外部”的思想和体验。因为渴望自由,福柯通过文学和语言的“越界”,希望真正达到思想的自由空间。不过,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以后,福柯基本不再直接谈论文学;他转而谈论“话语”。在他看来,文学就是一种话语空间;它直接就是话语操作和实践。同时,福柯进一步认为,作为虚构的文学在本质上和真实的思考是趋同的。更重要的是,文学就是自由,就是反抗,就是“反记忆”。  相似文献   

2.
M·Blanchot的小说《不肯陪我的他》从各个角度展示了人和语言这一符号系统的纠缠不清。所以,用符号学─—尤其是以J.-C.Coquet为代表的“话语的主体的符号学”─—来解读它,你会发现人作为“陈述体”不仅能用语言支配他人或受他人语言的支配,还有可能迷失在语言这个符号体系中,失去人格和个性。或相反,在象征世界里把自己塑造成上帝。  相似文献   

3.
布朗肖认为,西方哲学史上一切有关死亡的哲学话语事实上都是对死亡的篡改,将死亡简化成积极的那一面,即与主体相关的那一面,而真正的死亡却从未被思考过。在现代哲学的语境之内,死亡更是被纳入了主体性的权利范围之内,尤其是作为死亡的一种极端形式的自杀,成了这种主体性的死亡观膨胀的极致。而布朗肖通过分析自杀中存在的两重悖论,而实现对自杀的解构,从而也使主体性的死亡观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4.
对于左拉小说中的遗传学话语,以往观点一般停留在常识而非研究层面,倾向于认为遗传学话语与小说不存在本质联系,仅为一种硬生生的“无机外来物”;至于遗传学话语如何与小说素材有机融合,如何渗透到小说肌理中去,同时小说又在多大程度上改造、重组、演绎、诠释了遗传学知识方面,并不为研究者所重视。相反,本文秉持一种有机论,试图通过解析左拉巨制《卢贡-马卡尔家族》所涉及的主要遗传学话语,挖掘微缩于遗传学框架中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资本主义深度分裂的图景,展示遗传学话语与小说内在的深度有机缠绕,并探讨左拉如何以这套话语作为一种奇特的言说方式,言说自己所求索的拯救社会之道,以此证明左拉小说的遗传学话语绝非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5.
195 8年 ,克洛德·莫里亚克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反文学”( alitt rature)理论著作《当代反文学》。他创造的“反文学”这个术语概括了“新小说”、荒诞派戏剧以及所有摒弃传统写作风格的文学创作。这部论著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作者自 1 938年起陆续发表的其他文学理论作品 ,如《地狱玄学之介绍》、《安德烈·布勒东》、《与安德烈·纪德的谈话》、《今日的人与思想》、《爱巴尔扎克》以及《年轻的电影文学》等。 1 96 9年 ,《当代反文学》得到修订和再版 ,它与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论著《从文学到反文学》构成姊妹作 ,使得“反文学”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今天文学批评家们在使用“反文学”这个词的时候 ,几乎没有人再对它的意义和起源作任何解释了。克洛德·莫里亚克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反文学”理论家 ,而且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反文学”实践家。除了发表四卷本“反文学”小说《内心对白》和多卷本回忆录小说《静止的时间》,他还写过“反文学”戏剧《对话》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反文学”电影剧本《遗忘》等等。在《当代反文学》( 1 96 9年版 )这部论著里 ,克洛德·莫里亚克对卡夫卡、贝克特、亨利·米肖、巴塔耶、罗...  相似文献   

6.
李仁老对韩国汉文学的发展具有奠基性和开创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他是韩国民族诗话创作的开拓者、韩国“八景文学”的开创者、陶渊明《归去来辞》的首和者、高丽诗歌关学的奠基者,正是他的文学开创性对韩国汉文学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形成韩国民族诗话、“八景文学”“和陶辞”等独特的文学体系,成为韩国文学史上的瑰丽奇观,李仁老对韩国汉文学的开创性使其成为韩国文坛的巨擘。他在这四方面的成就使其对韩国汉文学的发展产生重要。  相似文献   

7.
195 8年 ,克洛德·莫里亚克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反文学”( alitt rature)理论著作《当代反文学》。他创造的“反文学”这个术语概括了“新小说”、荒诞派戏剧以及所有摒弃传统写作风格的文学创作。这部论著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作者自 1 938年起陆续发表的其他文学理论作品 ,如《地狱玄学之介绍》、《安德烈·布勒东》、《与安德烈·纪德的谈话》、《今日的人与思想》、《爱巴尔扎克》以及《年轻的电影文学》等。 1 96 9年 ,《当代反文学》得到修订和再版 ,它与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论著《从文学到反文学》构成姊妹作 ,使…  相似文献   

8.
曾朴不仅是晚清知名小说家,也是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学翻译家。1912年辛亥革命后,曾朴从法语翻译了雨果的名作《九十三年》,并将其题为“法国革命外史”,刊载于《时报》。曾朴于此时翻译《九十三年》,虽然明显地包含着应合中国革命时局的动机,但作品高扬人性的主题却超越了单纯的政治革命,表达了“诗人”的革命理想。译者曾朴的“诗人”身份以及他对作品的细致解读又使他进一步阐发了作品“不失其赤子之心”的人道主题,因此使这部小说在当时显示出一种“不合时宜”的思考革命的理路。  相似文献   

9.
程抱一在其法语诗歌中,对法语词汇的“汉语式”组合以及意象的并置和剪接,体现了他对语言、艺术形式的创新意识和中法文化融合的自觉追求。他努力寻找两个文化传统的契合点,尝试着两种艺术的联姻。在同一首诗里,我们往往可以读出不同的文化信息和文学意境。这是他作为跨语言、跨文化写作者的重要特征和其诗歌创作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让—克罗德·高概先生是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文学系教授,著名符号学家,著作有《文学符号学》、《符号学巴黎学派》、《话语及其主体》、《意义的探索》等。本文是他与中国学者王东亮先生谈话录的第二部分,他们的讨论涉及了当代人文思想的许多重要概念和问题。因文章篇幅较长,我们分为两期刊载。  相似文献   

11.
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概念提出后,首先得到了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的阐释,这集中反映在巴尔特1973年为法国著名《通用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文本理论》中这一词条的发表,“如是”小组的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及其核心概念互文性被正式引入了“文学共和国”的体制话语。尽管这一理论依然因其论战色彩和极端态度而令许多研究者感到无法亲近,但文学史家必须承认,它已经构成了20世纪法国文论遗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让一克罗德·高概先生是法国巴黎第/\大学文学系教授,著名符号学家,著作有《文学符号学》、《符号学巴黎学派》、《话语及其主体》、《意义的探索》等。本文是他与中国学者王东亮先生的谈话录,他们的讨论涉及了当代人文思想的许多重要概念和问题。因文章篇幅较长,我们将分两期刊载。  相似文献   

13.
《话语符号学》①是高慨教授96年10月在北大的讲演,北大西语系王东亮编译。高概先生是巴黎第八大学终身教授,著名符号学家。在八大,他的课就以有趣和标新立异出名。经过他在课上的诠释,那些让人头脑发胀的符号学理论常常能成为解读文本和文学形象的上佳工具,帮助读者读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他的课总能吸引不少学生。“出新”是高慨先生一贯的追求。他对王东亮说,“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盛行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现代和后现代的区分,可能提供了标签式的方便,但内涵不确切。这或许更是意识形态的论争而不是科学的提议。”②…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中期 ,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学禁锢和模式逐渐被打破 ,作家的艺术创造力被解放出来 ,文学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现实主义文学主流之外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探索和实验。欣欣向荣的文苑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短、中、长篇小说。方方的《风景》便是其中之一。方方是与池莉齐名的湖北武汉作家 ,以“汉”味语言描写凡常人生见长。《风景》( 1 987年 )是方方进入成熟时期的一篇力作 ,有评论家甚至誉为“传世之作”。不过 ,从历史深度、社会广度、思想力度、艺术高度以及文化内涵上看它是无法同司汤达的《红与黑》相比的。《红与黑》在世界文学…  相似文献   

15.
许多学者都认为小说《堕落》是加缪叙事的一个“断裂”,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小说中,滔滔不绝的主人公克拉芒斯看起来颇像一位精神病患者,事实上,他的确遭到了社会的精神迫害,成为精神谋杀的“受害者”:而在摆脱“审判”、寻求疗救的过程中,他却又变成了精神谋害的“刽子手”。在这个意义上,《堕落》不是加缪叙事的“断裂”,而是潜在地延续了加缪叙事中的“谋杀”主题,并深化到精神谋害的层面。从表层结构来看,小说展示了克拉芒斯的精神疾患及其治愈的过程,而从深层来看,则是加缪对现代人“病根”的揭示与“疗救”。在病的隐喻与疗救过程中,显示了加缪对启蒙者“诊断者”、“疗救者”角色的深刻怀疑。  相似文献   

16.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地,司汤达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和创作的奠基人。一人二三年,司汤达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最早倡导向莎士比亚学习,强调“文学作品符合当前人民的习惯和信仰”,“给人民以最大的愉快”,提出了直接观察、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与此同时,他还首次提出了“要描写处在社会关系中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因此,他的这部著作,便成为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纲领性的论著,不啻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宣言书。一八三○年,司汤达写成的著名文学作品《红与黑》,  相似文献   

17.
大江健三郎小说语言实验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小说的基本组成因素,是作家个性的体现。大江在文体和叙事上的不懈探索,表现了他对传统小说文体和言说方式所带来的知识危机与意识形态驯化的焦虑。大江的文体和叙事的实验是对文坛上占统治地位的话语权力秩序的挑战。大江对小说语言孜孜不倦的探索,体现了他主张文学多元化、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8.
文学翻译首先需要深入全面地理解原著,但实际上这种阅读过程在时空上是没有穷尽的,企图发现文本的终极真理只能是幻想。另外,真正意义上的忠实翻译是难以成功的,因为两种语言不具有各个层面上严格的对应关系。翻译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相当主观的选择过程,某个层面上的忠实一般都意味着放弃另外一些层面上的忠实,但问题在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是所有符号的合力产生的。这种不可译性在汉语与西方语言的互译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尤其在涉及那些以语言本身为写作目的的现代作品时更是这样。因此不可译性凸显的不仅仅是翻译本身的问题,而更是语言问题和文学问题。不过,不可译性未必一定是构成我们整个文化世界的语言游戏的缺陷,它更应该是一种启发性力量,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并承受存在于各种语言、各种文学和各种文明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首先需要深入全面地理解原著,但实际上这种阅读过程在时空上是没有穷尽的,企图发现文本的终极真理只能是幻想。另外,真正意义上的忠实翻译是难以成功的,因为两种语言不具有各个层面上严格的对应关系。翻译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相当主观的选择过程,某个层面上的忠实一般都意味着放弃另外一些层面上的忠实,但问题在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是所有符号的合力产生的。这种不可译性在汉语与西方语言的互译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尤其在涉及那些以语言本身为写作目的的现代作品时更是这样。因此不可译性凸显的不仅仅是翻译本身的问题,而更是语言问题和文学问题。不过,不可译性未必一定是构成我们整个文化世界的语言游戏的缺陷,它更应该是一种启发性力量,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并承受存在于各种语言、各种文学和各种文明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讨论博纳富瓦诗歌创作中的形象问题。作者通过实例分析,指出诗人的语言是一种纯粹的形象语言,而形象的不定性、多义往、重叠性则构成其主要特点。这样一种诗歌语言就象天上的云一样,飘忽无定,变幻无穷,在遮蔽中揭示,在藏匿中显露。因此, “云”不仅是博纳富瓦笔下最常出现的重要形象之一,而且也是他整个诗歌形象体系的形象写照。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法文系中法合办法国文学博士预备班研究生,本文摘自她的毕业论文“云,内在结构——评析博纳富瓦的诗集《在极限的诱惑中》”第三部分第一节。以后我刊将不定期地继续发表中法博士预备班的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