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监督是人大的职责.而支持“一府两院”工作是人大的本分。近年来,万盛区人大一方面把握监督重点。加强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寓监督于支持中.推动人大监督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有的地方人大为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强化监督力度,扩大监督范围和监督对象,不使人大监督的对象“缩水”,不留监督“盲区”和“死角”,把本行政区域内的“条管部门”纳入了人大监督视野并确定为监督对象,对其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在实施个案监督时,不仅把司法机关办理的具体案件列入其中,还把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具体案件列入其中。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加强人大个案监督工作,实际上是混淆了“人大个案监督”与人大对“一府两院”进行正常工作监督的界限,失去了“人大个案监督”的特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忠祥  韦宝平 《前沿》2012,(3):24-28
党与人大的政治法律关系是: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人大监督党,党接受人大的监督。但在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往往片面强调“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而对“人大监督党,党接受人大的监督”往往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本文力图通过对人大对党的法律监督进行法理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操作性的综合分析,增强党接受人大法律监督的自觉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云南人大》2010,(3):18-19
如何增强监督实效,一直是人大监督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人大监督,就其本意而言,是为了督促“一府两院”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是衡量人大监督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宜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督方式和监督方法上不断进行探索。2009年首次将项目管理办法引人人大监督工作中,用科学的监督方法,抓住重点问题,加强跟踪监督,保证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实施对“一府两院”的有效监督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依法监督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努力增强监督效果。近年来,贵州省息烽县人大常委会“六个强化”积极做好人大监督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但长期以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一直存在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和不会监督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人大的整体形象。如何提高监督质量,树立人大威信?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到“四大戒空”:  相似文献   

8.
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的组成部分,也是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监督职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如何把信访工作作为人大常委会做好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来看待,切实把信访工作和监督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发挥信访工作为常委会监督工作服务的作用,是我们需要积极实践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认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人大信访监督作用,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跟踪监督”“跟踪督办”,是近年来各地人大工作中频现的新词汇。这些词语,让人明显感受到人大监督“刚性”十足!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近期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就同一个问题持续进行监督,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和改进工作,使人大监督工作更具活力、更有深度。  相似文献   

10.
监督“一府两院”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更好地行使监督职权,实现科学监督,推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工作,努力实现四个突破,构筑起人大长效监督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1.
“人大评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督实践中逐步探索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方法。笔者对“人大评议”颇有感触,也想就这种监督形式和做法作一些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人大领导或者干部无论是在代表工作、检查、调研时,还是在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经常出现“监督寓于支持之中”或者“支持寓于监督之中”语句,把监督与支持划等号。笔者认为这是很不严肃的,长此以往,必然放大了支持,弱化了人大依法监督职责,容易在思想上造成混乱,不利于人大依法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从法律的规定来看,人大监督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责和规定的程序进行,应该是事后监督,不宜搞事前监督。一是事后监督有利于“一府两院”依法行使职权。人大和“一府两院”都是在宪法的框架内,分工履行各自的职责,实现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而强调人大搞事前监督,有可能使人大主导“一府两院”工作推行的措施或直接参与到其工作过程中,这就容易出现国家机关之间职责混淆、越俎代庖的情况,继而对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监督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国的国家监督体制中,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最高层次、最具权威的监督。特别是监督法颁布实施后,人大监督有了法律保障,其监督程序、范围、重点更为具体。创新人大监督手段,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业已成为人大工作探索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人大依法监督,既是对“一府两院”权力运用的制约。也是对“一府两院”工作的支持,监督与支持是辩证统一的。监督是制约,支持则是促进。在监督中抓住重点,求得实效,有所作为,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人大的权威,发挥人大的作用。大量成功的监督事例说明,人大监督并不缺乏手段,关键是能否监督到底,体现监督实效。只要这样,监督就会“有力”,就会有权威,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同时也得到政府部门的理解和配合。  相似文献   

16.
创新监督理念。以支持发展的理念开展人大监督 重庆市人大坚持把监督工作与支持发展结合起来,提出了“以支持发展的理念开展监督”的人大监督理念。  相似文献   

17.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预算实施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县级人大财经工作的重中之重。南涧彝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在近几年的财经工作实践中,紧紧围绕“加强预算监督,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收到了一些实效。  相似文献   

18.
在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实践中,监督者提出监督意见后,被监督者有时却是搪塞敷衍,甚至置之不.理,监督者有时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致使监督意见不能具体落实,流于形式,使人大监督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9.
《公民导刊》2007,(5):5-5
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人大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对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认真贯彻实施好监督法,履行好人大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工作实效,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在人大监督工作实践中树立“成本”意识。  相似文献   

20.
王骞 《人大论坛》2006,(5):15-16
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由同级人大产生,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人大监督。可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法院之间存在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种监督,即是所谓的“司法监督”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大对法院的这种司法监督,实质上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支持和促进法院更好地开展审判工作,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沿着人民的意志运行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