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城     
现在新郑的郑韩故城,过去当地人叫它“黄帝城”。说起这座城,在新郑一带曾流传着一个天上九龙下凡修黄城的故事。传说,黄帝打败炎帝之后,为防蚩尤进攻,就想修一座大的都城,因为把地址选错了,没修成。黄帝打败蚩尤后,心想,现在天下统一了,不修一座大的都城,普天下的诸侯和臣民来朝贺怎么办?一天上午,黄帝正在想心事,风后来了。黄帝把这个想法告诉风后,风后说:“这件事咱俩想到一块了。咱还是出去看看把城址选在何处好!”说罢,风后前头带路,黄帝随后,就出有熊国都向西北的轩辕丘走去。他们站在轩辕丘上,四下观看。风后指着说:“主公你看,这里…  相似文献   

2.
一、楚族的先世、南迁时代和迁徙路线楚族的祖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故屈原自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又“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左传》则说“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传代与《大荒西经》小有出入。因为“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湻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抗日战争时期,长沙战国墓出土楚缯(帛)书,亦有“炎帝乃命祝融”语。安志敏、陈公柔在《长沙战  相似文献   

3.
炎陵考辨     
关于炎帝身世的记载,最早见于相传是左丘明著的《国语》一书。《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有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根据《国语》的说法,炎帝是少典的儿子,与黄帝是兄弟,生长于姜水。早于《国语》...  相似文献   

4.
一、湖北风俗文化的滥觞期——楚文化期在中华大地上,楚俗文化独秀一枝,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楚人拜日、崇火、尊凤。楚先人祝融曾任炎帝的“炎正”,炎帝在远古被视为日神,楚人对自己是日神的后裔坚信不移。祝融保管火种有功,被尊为灶神。天上悬日,地上存火,远古时代太阳与火象征着人们征服自然的力量,也代表楚人的性格。尤其在楚民以火耕水耨为重要生存手段的环境中,火对于楚民尤为重要。楚人拜日而崇火,既是对自然的崇拜,也是对祖先的崇拜,表现出楚人求生存、求发展的强烈愿望。楚是尊凤的民族,以凤为图腾。《白虎通》称:“祝  相似文献   

5.
张玉强 《春秋》2014,(4):55-55
正龙山文化前后,山东及中原大地先后涌现出炎帝、黄帝、太昊、少昊、蚩尤、颛顼、祝融、帝喾、尧、舜等著名部落首领。阶级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当时人们发现,农业耕作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为了不误农时,同时也为了礼天敬地、迎接日出,帝尧遂派他的臣子羲仲等人分赴四方,"寅  相似文献   

6.
话说五帝     
帝为何物?关于他的传说亘古至今不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史记》)。《国语·晋语》中有这样的记载:“昔少典娶于有乔(原乔字是:左边一个“虫”旁,右边一个“乔”字,《汉语词典》不见此字,有些典籍用“乔”字代)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为成,炎帝以姜水为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相似文献   

7.
祝融,我国原始社会末期著名氏族领袖之一。名重黎,黄帝后裔颛顼高阳氏的玄孙。帝喾高辛氏时,任火正(官名),受封于有熊氏故墟(今河南新郑一带)。他以火施教,能光融天下,为民造福。祝融帝喾命曰祝融,后世奉为火神。相传,帝喾时代共工氏(炎帝后裔一支)作乱,帝命重黎讨伐,诛而不尽。帝怒,庚寅日诛黎,以其弟吴回继之,使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死,其子陆终嗣继。陆终子族六人,历唐尧、虞舜至周,散居各地。第四子求言(坛姓)之后代,西周时建立郐国(今新郑、新密一带),后为郑武公所灭。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武公的长子,名寤生。武公卒(公…  相似文献   

8.
黄帝其人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系有熊国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省新郑市)。但这一说法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关于黄帝,有不少传说。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其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涂炭生灵。炎帝无可奈何,只得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与蚩尤战于涿鹿,在大将风后、力牧辅佐下,  相似文献   

9.
炎帝神农时代:大同思想之源──兼论古代“大同”的实质及其影响刘永国炎帝神农是传说中的历史人物,相传他生活在伏羲之后,黄帝之前,他殖五谷,尝百草,首倡日中为市,开创了我国古代原始农业文明。他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家。有实践,便有思想,炎帝神农文化思想中最具代...  相似文献   

10.
据文献和考古资料,祝融为楚族先祖。 《国语·郑语》记有史伯的一段议论:“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融之兴者,其在姓乎?”“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在熟悉典籍的周太史看来,姓荆楚为祝融后裔。先秦时有“民不祀非族”、“非是族也,不在祀典”的说法。《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的祖先炎、黄二帝作为两个部落的首领,其历史功绩是不可抹杀的。炎帝神农氏主要的历史功绩,从古籍来看有:①“制耒耜.教民农作。”②“始教天下种谷,故号神农氏。”③“神农耕而陶。”④“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⑤“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百日而遇七十毒。”炎帝时发明了用草药治病的医术。黄帝轩辕主要的历史功绩,从古籍看有:①黄帝“艺五种”,即种植五谷。②“黄帝作宫室,以避寒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身份在中国早期话语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在炎帝身份转变的四个阶段中,春秋时期的炎帝逐渐分化为具有盛德的炎帝和被黄帝征伐的炎帝,前者往往被视为炎帝本人,且在时间上先于黄帝统治天下,其后与神农合体,上升为“三皇”,并与黄帝组合成前后接续的定式;后者则逐渐被贴上无道、反叛的标签,以至被视为非炎帝本人,而是炎帝后裔或其他人。炎帝身份的转换与分化,深层原因在于华夏大地族群融合的客观进程,其中蕴含着华夏地区文化自觉意识的丰富和提升,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身份认同提供了重要的观念基石。  相似文献   

13.
尼罗河畔的埃及金字塔早已蜚声世界,而中国的金字塔却鲜为人知。位于山东省曲阜的少昊陵、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丽王陵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郊的西夏王陵都被人称作“东方金字塔”。少昊陵少昊是中国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相传他的父亲是黄帝,母亲是娥皇。据论他政绩斐然,史书称他以五行之首的“金”象征其功业,所以也称为“金天氏”。人们把少昊奉为神帝,位居炎帝、黄帝之下。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先祖,后人在曲阜城东修建少昊陵。它的创始年代,约与埃及金字  相似文献   

14.
“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民族的首领。“炎”指炎帝,“黄”指黄帝。炎帝姓姜,系炎帝族的首领。炎帝族最初是西方的一支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后,不断与以 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由于炎帝族力量不敌九黎族,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得到黄帝族的援助,炎黄两族同心协力打败了蚩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黄帝族后来与炎帝族在阪泉(今河北省怀来县)发生了3次大冲突,打败了炎帝族.由西北进入了中原地区。这样,炎黄两族成为中原地区的大族。在以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居…  相似文献   

15.
说虎三题     
<正> 观念中的虎原始人往往把某一物类奉为祖先,作为图腾,加以崇拜。从古籍记载来看,虎是经常被古人奉为图腾的物类之一。《列子·黄帝篇》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豺、虎为前驱,以鹰、鸢为旗帜。”描述了黄帝联合以上述各飞禽走兽为图腾的部族进行部族争战的情形。以虎为图腾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也有表现。如彝族尚黑崇虎,以黑虎为图腾。彝族人死后火葬前,尸体要裹上虎皮,象征其  相似文献   

16.
西汉著名古文纾学家孔安国将伏羲、神农、黄帝列为三皇,将少吴,颅顼、高辛、唐尧、虞舜列为五帝。东汉班固,西晋皇甫谧、南宋郑樵等不少学者都采用了这种说法。曾经向孔安国从师问教的司马迁虽未采用这种说法,但是《史记》也承认黄帝是继炎帝之后而兴起的。传说中神农氏炎帝的存在并且曾有很大社会影响,这在古代是为人们所公认的。现今对于神农氏炎帝兴起的地点,却有不同说  相似文献   

17.
涿鹿三祖     
涿鹿,像一位饱经历史忧患的老人,在向我们讲述着黄帝、炎帝、蚩尤三位人文始祖把中华民族由蛮荒指向文明的故事。踏上这块土地,脑海里顿时浮现出“黄炎阪泉之战”、“黄蚩涿鹿之战”的悲壮、惨烈。唐代诗人胡曾有情描绘:“涿鹿茫茫百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丹霞遥映山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传说在4000多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氏族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居住在中国西北部今陕西省的地方,后来向东迁徒,最后定居在个河北一带的山湾里,过着游牧生活。炎帝部落在今陕西省渭河…  相似文献   

18.
黄帝是华夏文明的肇始者,是司马迁《史记》开篇第一卷首先记述的英雄人物,历来被尊为“人文初祖”,成为公认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时代发明甚多,其“土德之瑞”与“垂裳而治”又是深入分析与探讨黄帝故里故都所在以及黄帝文化对经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个切入点。一、“土德”“垂裳”原义考《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曰“:黄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大家都知道,这是按五德终始的五行相生相克学说来解释历史的,正如《史记索隐》所言“:案,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此以黄帝为五帝之首,盖依大戴礼五…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大致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阶段。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由野蛮到文明,这中间大家努力所得的成绩,表现在各方面的,如科学、艺术、宗教、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的综合体。黄帝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市),故当时人称他为轩辕氏,因建都于有熊(新郑市)故号有熊氏,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黄帝聪明能干,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于作战,又精于治国平天下,先在阪泉击败了炎帝,继有“涿鹿之战”,黄帝征诸侯的军队,与蚩尤在涿鹿(河北涿鹿附近)决战,结果擒杀蚩尤,于是被诸侯尊为天子,代神农氏治天下。因土德之黄瑞(当时民众深感黄土的…  相似文献   

20.
国人常戒不要忘本.蜀民老祖宗是“开国何茫然”的蚕丛及鱼凫,后有“教民稼穑”的望帝杜宇及治水有功的鳖灵开明帝.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黄帝轩辕氏和炎帝神农氏被奉为华夏民族的始祖,既是血缘之脉,也是文化之宗,即汉文化肇始的代表人物.炎帝“始教天下种谷”,故号神农氏,黄帝使歧伯尝百草发明医药,又令苍颉取象鸟迹,创文字书契,或上栋下宇筑宫室,刳木为舟,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济交通而利天下.另有“构木为巢”的有巢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养牺牲以供庖厨”的伏羲氏等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的代表,由于当时无文字记载,其活动情况或淹灭或在历史传说中被逐渐神话.史载“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黄帝始去皮服为上衣”.中国人穿衣原自黄帝始,人类有了衣裳才有了真正文明的活动进程.而其最初之功者正是“黄帝妻螺祖”(《山海经》).嫘祖为古西陵氏女,她栽桑养蚕,按《淮南子》说法是为黄帝制衣.《蚕经》也谓“劝蚕稼,亲蚕”始于螺祖.司马迁《五帝本纪》正经述及螺祖嫁与黄帝作正妃.晋《华阳国志》谓“蜀之为邦……婚姻则黄帝婚其族”,肯定了黄帝妻是四川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蜀西陵氏女为妻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