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对于直接刺激的事物所作出的同正常状态下性质相反的反应。它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审美、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所表现,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两课”教学上,表现更为突出。本文从造成学生“两课”教学产生逆反心理的直接因素——“两课“教学自身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逆反心理在生活、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已产生极大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对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认识逆反心理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掌握逆反心理的规律,以便消除逆反心理的消极作用。普拉托诺夫在《趣味心理学》的前言中写道:“现在可别读第230页上的故事。”但是,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作者告诫相反的行为,偏偏先看这一页的故事,这就是逆反心理的作用。所谓逆反心理,就是人们由于某种条件的影响,对外界事物的刺激,所产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受众逆反心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博 《求实》2005,(Z1):225-226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受众逆反心理的概念及构成 "逆反心理"又称"受众逆向心理",属于态度范畴,是个体对外界态度的一种持相反方向的反应,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受众在原有心理定势支配下,对不符合原有心理指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信息所持的抗拒心理,或对内容相同、形式单调的信息过量传播所持的抵触、反抗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往往面临着大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这种心理的存在,不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也会造成部分学生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对立情绪。因此,分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研究克服逆反心理的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春期青少年逆反心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剑生 《世纪桥》2007,(1):119-120
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基于这些不合常理的反应,给教师和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中增添了不少的麻烦,教育者也应正视学生自我意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加强交流沟通,全面、客观地分析孩子们的言谈举止,从而有效预防和调节其逆反心理,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使用科学的批评方法,能使被批评者保持冷静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反馈。相反,批评方式简单生硬,则会使被批评者产生逆反心理,难以心平气和地接受批评。要根据不同的批评对象、时机、场合等情况,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使批评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逆反心理,是对某些语言或某种行为的反向心理活动,通常表现为对正确的意见和积极的活动产生反感。本文就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做一粗浅分析,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心理因素逆反心理是目前学生,特别是部分中学生较明显的心理特征,这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18岁之间,是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特殊阶段,其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基本接近成人水平。他们充满朝气,思维活跃,喜欢并容易接受新事物,不再盲从和轻信别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但同时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他们观察问题不够深刻,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凡事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旦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是比较常见的。分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据此探讨消除或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对策,对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大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力图从分析大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入手,寻求缓解和消除大学生逆反心理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戴艳君  李为君 《求实》2002,(2):63-64
列举出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种类 ,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 ,提出了抑制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何谓逆反心理,一般的理解是指学生故意和老师对着干的意识及其反应。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逆反心理是由于病理的原因,个体表现出不理解外界信息,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或者虽能一定程度地领会情景刺激,却做出违反常规的、明显病态的反应。如明明是善意的教育,却被他们看成是恶意的嘲讽,有时还故意以违反纪律的举动来显示他的独立不羁。对老师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对喜欢的老师言听计从,对讨厌的老师处处抵触,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轻者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情绪厌烦,心理疲劳;重者会丧失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率,甚至会放纵自己,自暴自弃。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心理会像传染病一样在班上蔓延,导致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旦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是比较常见的。分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据此探讨消除或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对策,对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逆反心理,是指当教育者或组织者按一定的目标、要求对某一个体的思想行为施加引导、控制、规范,或对某个体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抑制与纠正时,对方所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情绪或反控制心理。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就会出现对教师实施的内容、思想、价值取向产生心理障碍,从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具有二重性,既有消极的影响,又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重点考察分析了青少年逆反心理内隐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及其积极作用,论述了对逆反心理进行正确引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逆反心理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状态.当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逆反心理,已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逆反心理的内涵、表现形式和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疏导措施,以期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 :越是强调某种正确的思想 ,越是有人不以为然 ;越是过分宣传某个典型 ,越是有人不买帐而有意疏远 ;过分批评某人所犯的错误 ,反而激起一些人对他的同情和亲近 ;越是不准干的事 ,越是有人偏要做……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 ,以反常的心态处理问题的行为 ,都是心理学所指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产生 ,极大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和目标的实现。因此 ,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探求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的对策 ,是每个教育主体共同面临的课题。一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 ,同其他心理…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中,群众中较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恐怕是最令人头痛和最令人费解的问题了。如果对于这一社会心理现象没有清晰的认识,没有有效的克服措施,就会严重影响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研究和说明逆反心理已经成为理论工作者和宣传工作者的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一、什么是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8.
运用“移情”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能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从而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移情”教育的运用必须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坚持必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温储蔚 《党史文苑》2005,20(12):57-58
运用"移情"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能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从而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移情"教育的运用必须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坚持必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关于逆反心理现象构架的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宗粤 《探索》2000,(5):53-55
目前,国内外对逆反心理现象的研究尚不全面,有关认识也不尽统一。本文认为,逆反心理是对抗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属于非常规性质的态度逆向反应。据此,本文具体提出了四类与引导者、引导内容及形式、引导情境、引导对象特征相关的逆反心理现象,并就其形成原因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