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虽倍受关注,但环境问题仍层出不穷、日趋严重。这不仅是经济学上“政府失灵”的表现,更是公众参与缺失的结果。公众参与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权利,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是党的一贯主张。在当今世界,公民是否具有健康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环境,积极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是环境保护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日趋严峻的环境状况使得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成为保护环境的迫切需求。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在考虑本土司法承载量的情况下,确定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资格标准和相应的诉讼模式。公民个人、检察机关、环保机关和社会团体在不同情况下都应是适格的原告,检察机关在环境刑事公诉时可附带提起公益诉讼,个人和社团则须经过请求行政处理的前置程序方能起诉,环保机关对于无法通过行政手段解决并且无人起诉的案件也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3.
公民环境权与接近正义——以环境公益诉讼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雄根 《求索》2007,(9):69-71
在一味发展经济的短视下,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最近太湖的“蓝藻事件”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虽然我国掀起了几次环保风暴,但是污染问题仍旧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甚至愈演愈烈,能否在现有的制度之外寻找其他制度,能够对环境保护有所裨益,如何发挥公民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本文从公民接近司法的角度,阐述了公民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及在我国如何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合理的环境代价是必要的。云南省作为欠发达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环境代价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降低环境代价从而达到区域可持续性发展就成为云南省实现跨越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了解云南省的环保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要解决的环境问题,通过积极探索发展生态旅游的新模式,来寻求云南省自身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和谐路径。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燕 《长白学刊》2008,(4):102-104
公众是环境保护中的主力军,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的公众参与程度较低,制约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这种状况的形成既有经济发展水平低、认识水平低的原因,也有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参与渠道不顺畅的原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大力发展民间环保团体、公开环境信息、实行环境公益诉讼以及借鉴外国优秀经验是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台湾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1999年首次规定了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该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台湾环境运动向法制化发展,加强了环境法规的执法力度,具有积极的意义.经过近十年的运行,民众对于环境公民诉讼制度逐渐了解,团体诉讼定位不断明确,司法界对法律的适用也变得日臻成熟.但是,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仍然面对立法和实务上的挑战.如何从法律上定位环保团体的诉讼功能并赋予其当事人资格,是台湾法律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公民教育思想史上,公民德性教育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受到高度重视的问题。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公民德性教育核心理念和具体内容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我们大致可以把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转型阶段、现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和当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回顾和反思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把握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建构我们国家的公民德性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肖韵  林巧 《前沿》2012,(7):129-130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公民意识教育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基础,是倡导公平正义理念、营造自由平等环境的根本途径。本文针对大学生缺乏公民意识的问题,分析了公民意识缺乏的原因,着重探讨了基于时代环境特点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策略,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缺乏公民意识的问题,走出高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沈爱华 《前沿》2002,(10):149-151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环保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但同时在认识、机制、环境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制约着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解决存在问题 ,为我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刘洋睿  张宝成 《前沿》2014,(17):164-167
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团结和睦对于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保障着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地发展。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基本现状研究和对加强少数民族公民教育对公民身份认同以及国家认同重要意义的叙述,提出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培养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渝办发[2011]84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结合我市现阶段正在开展的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简称创模)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深入开展全民环境教育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我市开展的全民环境教育工作,是指以我市全体公民为教育对象,以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环保行为为主要内容,旨在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环境教育工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促进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融合。但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环境压力不断  相似文献   

12.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有一章专讲环境教育问题,提出:“从小学学龄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的教育”,“鼓励大学设立对环境有影响的跨学科课程”,“推广与当地环境与发展问题有关的成年教育计划”。环境道德教育包括学龄前儿童环境教育、中小学环境教育、大学环境教育以及专业环保科技教育。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相似文献   

13.
进入"十二五"时期,由转变发展方式为主导的中国经济大变革已经拉开帷幕,如何强化环保作用,以环保优化经济发展,以环保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中国环保事业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必然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势必是"竭泽而渔"。破解我国的环境问题,需坚持创新、独辟蹊径,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教育券制度是浙江省长兴县在解决公民受教育过程中就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的公共政策创新,它体现了教育公平和对公民个人自由选择权的尊重。教育券制度为我国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当然,教育券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玉生  张超 《前沿》2012,(5):29-32
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实化和大众化的深入。从构建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看,当前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即教育内容不均衡、缺少必要的社会环境及正确的教育方法等,问题的客观存在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实际效果。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及相关社会化机构共同努力,政府要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社会环境,社会化机构要合理阐释和践行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努力创新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生态价值观即人们对生态环境自身价值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总的看法。由于生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次调查从生态内在价值、经济发展与环保关系、生态消费、生态权责意识四个维度对当前公民的生态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得出当前公民生态价值观现状为:公众普遍认同生态内在价值但强度微弱;公众普遍认同"不该为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但面对经济发展观念呈现摇摆性;适度、健康、环保的消费观是消费领域的主流观念;在环保权责意识上,抗争以维护生命健康的基本权益是主导倾向。  相似文献   

17.
高见 《求索》2011,(8):169-171
环境教育是提升公民环境意识和促成其具有保护环境行为的重要教育领域,但是中国的环境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而实现环境教育的立法无疑是克服目前环境教育缺陷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环境教育有很强的立法迫切性,同时以国外良好的环境教育发展实践和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社会、法治来看,环境教育立法也存在较现实的可行性。我国未来的环境教育立法应该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定完善的环境教育法律制度,实现环境教育长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严竣问题,环境问题也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正确的环保教育观,提高环保教育的业务水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环境知识教育,培养其环保意识和树立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政治认同对于处于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公民的政治认同经历了从消极认同到积极认同、从盲目认同到理性认同、从精神认同到物质认同的发展转变。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公民的政治认同在绩效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等方面都存在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我们需要在深入持久的反腐倡廉中,实现国家的和谐治理,在健全完善的公民利益保障中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不断推进的公民教育中实现政治共识的凝聚增强。  相似文献   

20.
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对于我国而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意欲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环境的一系列不协调问题,它必然也涵盖生态治理领域。包容性增长的参与和共享的核心理念与生态公共治理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结合我国当前生态治理领域中新兴的公众参与势头,我们亟需改革政府单一主导的生态治理格局,包容多元治理主体,促成环保社会组织在生态治理中的平等参与和资源共享,构建中国化的生态公共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