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法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经济法是指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即经济行政法;广义经济法是指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运用法律手段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各种规范和制度,既包括对商品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也包括对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调整,是民法和经济行政法的有机统一体。广义经济法的调整方法是一个多样性统一的整体系统,构成这个系统的基本方法是实行平权、等价、有偿的“自律式”的调整方法,即民法方法;而反映行政指令一般要求的“他律式”调整方法,即经济行政法方法。这两种方法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的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谐协调地平行运用,反映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 王融在1990年第6期《法学》杂志撰文谈“一国两法”理论。文章说,这个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国家,两种法律制度”。“一国两制”产生的时代背景,就是“一国两法”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国两法”是“一国两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谈了“一国两法”理论的三项概念和范式。(一)特殊单一制,认为1997年和199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相继设立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既不会是联邦制或邦联制,又不会是一般单一制,而只能是特别单一制的国家结构  相似文献   

3.
随着1997年和1999年第一个和第二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我国将从“一国一法”变为“一国两法”,从单法域变为多法域,从而各法域之间将出现别具特色的法律冲突。面对这种即将出现的法律现象,我们应作深入细致的超前性探究,寻找最佳对策,使之成为我国走向全面法治的契机。一、域际法律冲突的产生法律冲突,指不同制度的法律对同一问题的规定不同而导致效力上的抵触。仅就空间而言,法律冲突可分为两大类,即国际法律冲突和区际法律冲突。前者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后者指一国内部不同法律制度的行政区之间的法律冲突。1997年和1999年以后的我国国内法律冲突,当然不是国际法律冲突,但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区际法律冲突,而是专指在我国大陆(或内地,下同)法域统一实施的全国性社会主义法律与在香港、澳门等特  相似文献   

4.
法言 《中国司法》2014,(7):51-53
正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是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却又无力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受援人,就其本人所接受的法律援助服务,按照其经济状况,与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共同分担一部分法律援助办案费用的制度。实行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一般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一是法律援助制度已经构建得较为完善;二是政府对法律服务的管理规范,制定了统一的法律服务收费指导价格;三是国家征信和收入财产查明制度基本完善;四是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数  相似文献   

5.
一、“一国两法”理论的产生“一国两法”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国家,两种法律制度”。“一国两制”产生的时代背景,就是“一国两法”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国两法”不是对社会常态的一般描述,而是“一国两制”的题中之义,并将于1997年和1999年以后成为我国的现实。国家主权不可分割,包括特别行政区在内我国任何一块领土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而特别行政区的治权却可以由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特别行政区人民及其代表。人们平时所说的“港人治港”之类的话,就是主权与治权相对分离的通俗表述。法权的特征在于体制和法制。“一国两制”,是主权与  相似文献   

6.
2001年6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法官法》、《检察官法修(正案)》,两法修正案分别增加一项在我国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规定,“国家对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实行统一的司法制度。”同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律师法修正案也规定,“取得律师资格应当经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三部法律修正案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即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一国两制”的“制”,不仅指社会制度,而且还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法律制度等。可以说,“一国两制”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整个体系的立体化的全方位的“两制”。“一国两  相似文献   

8.
“法律规范”的定义,至今尚未统一。统编《法学基础理论》教材,就有两种论述。其一:法律规范是一种行为规则;其二:法律规范是一种行为规范。《法学词典》将法释为“行为规则(规范)的总和”,也混用“行为规则”与“行为规范”两个概念。笔者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9.
区际法律冲突,是指一个国家内部具有独特法律制度的不同地区(“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属于国内法的范畴。区际法律冲突的实践十分悠久,至今在许多国家仍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瑞士、德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波兰等都是各具特色的所谓“复合法域”国家。  相似文献   

10.
<正> 日内瓦统一票据法律制度是指1930年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和1931年日内瓦《统一支票法》以及受该两法影响而制定的各国票据法律制度的总称。受日内瓦统一票据法影响的国家有: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土耳其、荷兰、瑞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拉丁美洲诸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等。一、日内瓦统一票据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日内瓦统一票据法在立法上,采汇票、本票统一立法,支票另行立法的立法例。依此立法例,其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英国可能是极个别的至今仍未实行“三权分立”宪法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法律制度之一的“普通法系”的创始国,英国的普通法律制度在仅有一海峡之隔的欧洲大陆的影响,却远不如在亚洲、美洲、澳洲等历史上英属殖民地国家深刻。即使在同属联合王国的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普通法系影响的蛛丝马迹也找不到;它们实行着完全不同的法律制度。所以,人们常说的英国普通法律制度实际上指的是通行于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以普通法为基础的法律制度,而从这个意义上讲,英国是一个法律制度不统一的…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经济监督法律制度的调整对象经济监督法律制度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实行全面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家对生产、流通、分配、交换与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及活动的各个环节实行监督是国家管理与组织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不可少的手段,将这种监督制度化、法律化,就形成经济监督法律制度,简称经济监督法。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已于1994年5月12日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94年7月三日起施行。最近本刊记者就对外贸易法的一些问题采访了曾参加该法研究修改工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专家。问:对外贸易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包括哪些内容?答: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是对外贸易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国家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外贸易法律规范内容的统一。任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都不得与对外贸易法和有关法律关于对外贸易的规定相抵触。…  相似文献   

14.
一、英国的法律体系英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是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由于历史、民族、文化渊源的不同,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实行的是普通法,即“法官参考各地风俗习惯作成判决内容所形成的法律规范”。而在苏格兰则主要实行欧陆法系,即“以抽象的条文规范具体案件的法律,以法典作为法律渊源的法律制度”。在英国实行两种不同法系的司法制度一直沿袭至20世纪末。在传统上,上议院是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的刑事上诉案件及苏格兰民事上诉法院的终审法院。大法官兼任上议院议长而集立法、司法功能于一身,同时他又…  相似文献   

15.
宪法规范,是调整国家宪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它规定了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及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宪法规范同其他法律规范一样,有着共同的逻辑结构,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一、关于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问题任何法律规范都必须是完整的,宪法规范更不能例外。从逻辑结构上讲,宪法规范由“假定”、“处理”、“假定行为”、“行为后果”四个环节组成。假定,是指宪法所设定的某种行为的前提条件;处理,是指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既是民事主体,又是行政主体。高等学校在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中与教师形成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一、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中的法律关系分析教师资格制度也称“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证书制度”,它是指“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资格认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第十三条规定:“普通高等学  相似文献   

17.
法域,是指适用独特法律制度的特定范围。①从冲突法的角度理解,当一个国家内部存在不同的法域,便会存在区际法律冲突。我国由于历史等原因,成为一个复合法域国家,出现“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局面,②即在同一中国里面,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分别施行各自的法律制度,分别属于中华法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并成为四个法律制度互不相同的独立法域。  相似文献   

18.
<正> (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含义就是在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里,绝大部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允许个别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它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明确地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尊重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基础是爱国主义,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政治上意味着大大扩大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人民主权和民族国家理论的产物,“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不仅是指成文宪法在规范位阶层面构成了国内法的最高规范,而且是指成文宪法的规范内容构成了国内法的根本规范。对于拥有成文宪法典的国家而言,宪法可以视为法律体系的“总则”。不过这一结论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法律内容都必须来自宪法,因为宪法中边界控制性规范为下位阶部门法设定的是“不可逾矩型框架”,其并不需要后者从宪法规范中找到内容依据。宪法中内容设定性规范为下位阶部门法设定的是“内容填充型框架”,确实需要通过立法具体化予以落实。相对于“法律草案合宪性说明”制度而言,“宪法依据条款”只是落实宪法内容设定性规范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的次优立法技术方案。就2023年新修改之后的《立法法》建立的“法律案合宪性双说明”制度而言,如何确保法律草案既落实了宪法内容设定性规范,亦不违反宪法边界控制性规范,是该制度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一国两制”的法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香港、澳门的陆续回归以及海峡两岸统一大势的不可抗逆,一种罕见的政治法律现象就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因为“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必然导致“一国两法”(一国之内两种社会性质的法律制度并存)和出现多个法域(祖国大陆主法域及我国香港、澳门等辅法域)的奇特法制体系的建立和形成。它的基本构架是:以宪法为龙头,以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纽带,以社会主义法为主干,以上述特区的资本主义法为支干,并以它们彼此相互间的区际冲突法为胶合剂的,两种性质的法律相得益彰,各法域共促共生的,多层次、多色调、多板块,结构复杂,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