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泸州市纳溪区张学英诉蒋伦芳遗赠纠纷一案,引起社会极大反响。2001年10月11日,纳溪区人民法院以遗赠人黄永彬的遗赠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损害了社会公德,破坏了公共秩序,应属无效行为,据此判决原告张学英败诉。张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虽本案已尘埃落定,但笔者认为就本案的法律适用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6年6月15日,美国耐克公司在北京市高级法院终审打赢了—场长达两年半的知识产权官司,北京市高级法院终审改判驳回了著名闪客朱志强的诉讼请求。曾经在一审获胜并获赔30万元的朱志强,败诉后还要承担一审、二审的诉讼费4万余元。 因为美国著名公司涉嫌侵权,加上又是中国闪客第—案,这起中美知识产权案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北京法院采取了极其慎重的态度进行审理。但很少有人想到两个判决却截然不同。二审宣判后,朱志强的代理人称:“一审判决与二审判决的差距太大了。”而耐克公司则认为。二审的判决结果很公平。那么,这起由两个“小人”引发的中美知识产权名案。法院为什么会作出反差如此巨大的判决呢?  相似文献   

3.
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二审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不服重审(一审)判决再次上诉,二审撤销原判,宣告上诉人无罪。本案被告人沈义,原北京神州工业公司总经理,1992年6月因涉嫌一起非法集资案被羁押,1993年4月被捕。1995年4月,一审法院认定被告人在任职期间...  相似文献   

4.
一、撤回起诉和撤回上诉的厘定 有人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当确定二审和解撤诉中的“诉”究竟是什么诉?是“撤回上诉”还是“撤回起诉”?不同的答案会导致一审判决效力的迥异。也有人认为,撤回上诉,一审判决生效;撤回起诉,一审判决不生效。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司法考试辅导教材中,作者写道。在二审中。因和解而撤诉,撤回的是起诉。而不是上诉。由此看来,好像要非得区分“撤回上诉”或“撤回起诉”才能认定二审和解撤诉一审判决的效力。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某县人民法院于1995年10月对李某某诉赵某某和某地质建筑工程公司人身损害赔偿一案作出一审判决。某地质建筑工程公司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后又申请撤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准予撤诉的民主裁定。判决生效后,赵某某不服一审法院实体判决,向检察机立申诉。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一审判决适用法律错吴,应当提出抗诉,坦对本案的抗诉应当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还是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认识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赵某某是对县人民法院一审实体判决不服,不是对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程序裁定不服,本案一审法院判决适用法律错误,…  相似文献   

6.
薛专  郝玮 《法制与经济》2001,(10):59-59
8月13日,南通中院对一起消费者患精神分裂症向商家索赔案件作出二审判决,维持如皋法院的一审判决。  相似文献   

7.
2010年7月10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刘世刚残杀15岁花季少女一案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刘世刚获死刑。 我主控的这起故意杀人案,尽管一审法院作出死刑判决,但刘世刚及其辩护人提出其作案动机不清的上诉理由,以求从轻处罚。在二审审查期间,我通过查找其犯罪心理痕迹证据,运用犯罪心理学将被告人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痕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总结重大冤假错案的惨痛教训时都会有这么一条,即当一审判决案件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时,二审法院没有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而是选择了没完没了的发回重审。因此,确立刑事二审的疑罪从无判决是完善刑事二审程序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鲁迅》版画案无疑是2005年度知识产权的一宗维权大案。自2004年8月11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立案后,本案就成为国内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当年被南方报业集团评为中国文坛八大案。一审判决后,文化部将其评为2005年度十大知识产权侵权名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亦将其评为2005年度杭州十大知识产权名案。当事人双方的上诉使得二审的最终结果更为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0.
商标     
《电子知识产权》2014,(9):10-11
2013年商标评审案件行政诉讼情况汇总分析报告发布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下称“国家商评委”)在其宫网发布了2013年商标评审案件行政诉讼情况汇总分析报告。分析报告指出,2013年国家商评委裁决商标评审案件14.42万件,较2012年增长174.61%;审理周期缩短至17个月,创历史新高;其收到法院一审判决2004份,二审判决1158份,再审判决43份;在法院已审结的案件中,国家商评委2013年的一审胜诉率为82.8%,二审和再审亦保持较高的胜诉率。  相似文献   

11.
民事二审和解撤诉之後,一方当事人反悔,另一方当事人能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审判决?中国的《民事诉讼法》和《民诉意见》对此问题并没有规定,实践中法院、当事人、检察院对此问题的处理方式五花八门。笔者以为:一审法院判决效力的认定是解决该类争议的关键。对此,笔者首先厘清了撤回起诉和撤回上诉的区别,然後又从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角度层层推进,最後得出只有双方当事人在和解协议中明确约定反悔後执行一审判决,此时的一审判决才是有效的,其他情况均为无效。  相似文献   

12.
刘林颖 《政府法制》2010,(19):12-12
8月30日上午,山西省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蒲县成南岭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南岭煤业)及郝鹏俊等逃税、非法买卖爆炸物、挪用公款、贪污一案依法作出二审判决,二审法院对蒲县法院的一审判决部分予以维持,部分予以改判。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本刊于1998年第3、4、8分三期曾就浙江省桐乡市进出口公司与浙江省嘉兴振达公司代理出口合同纠纷一案进行了讨论。现本案经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判决:撤销二审,维持一审。尘埃落定,我们请本案再审主审法官对本案作一总结性评析,同时也为该讨论打上一...  相似文献   

14.
秦明文 《四川审判》2002,(4):29-29,32
本文从二审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出发.浅谈对二审民事案件发回重审的原则和标准的理解。一、二审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发回重审,是上级法院撤销原判决,把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新进行审判。二审法院审理民事上诉案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依法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对监督、指导一审法院的民事审判工作.责成一审法院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5.
二审程序中疑罪难以从无的原因第一,立法上的缺陷。首先,刑诉法没有规定二审程序可作出疑罪从无判决。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的规定,一审法院可以作出以下三种裁判:有罪判决、无罪判决和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相似文献   

16.
梁军 《检察风云》2010,(10):46-47
两个同学恋人好不容易“牵手”走进婚姻殿堂结了婚,可丈夫在婚后第三天就提出离婚。官司前后折腾了几年,就在法院向双方送达离婚判决书时,丈夫却因车祸意外身亡,最后法院撤销了判决。公公婆婆背着儿媳将儿子的房产过户处理。儿媳无奈将公婆诉之法庭。官司也从武汉打到了上海。因女方不服一审判决,2010年3月1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二审开庭审理,法庭没有当庭宣判。即使宣判,这场纠纷看来也不会轻易画上句号。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中的上诉审的审理方式,是指二审法院接受上诉人或人民检察院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而提出上诉或抗诉后,对本案进行审理所采用的形式。二审审理方式是否科学、合法,关系到能否正确执行刑事诉讼法,确保案件实体  相似文献   

18.
黑丁  金星  鑫刚 《法庭内外》2011,(8):7-11
2011年5月9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许宗衡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而与许宗衡一案密切相关的作家师东兵诈骗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师东兵有期徒刑15年之后,已经进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之中。两个案件的一审判决,揭开了官场掮客利用特权崇拜,披着假虎皮玩转官商的黑幕。  相似文献   

19.
司法信箱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上诉是否影响刑事判决的生效?编辑同志:我院审理的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一审判决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不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判决而提起上诉。对本案刑事判决部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审判决前到期是否生效,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本案刑事诉讼部分到期亦不能生效,理由是本案尚在二审过程中,虽然当事人未对刑事部分提起上诉,但由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是合并审理的,民事部分未生效,刑事部分亦不能生效;另一种观点认为,本案刑事部分到期即生效,理由是本案刑事诉讼中公诉机关未提出抗诉,被告人未提出上诉…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刑事二审程序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被告人针对一审裁判寻求救济的法定程序,同时也是控诉方再次追求控诉目标被司法认可的重要手段.社会公众对刑事二审判决或裁定的期望值往往高于一审,因为它是经过二审程序对一审司法结论的再次审查,是使司法公信力更加权威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