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兴网络媒体与传统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具有诸多不同之处。因此,在传统大众媒体上发布的隐私信息被再一次传播到网络上,会进一步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损害。为了避免给当事人造成次生灾害,法律应当赋予当事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控制其隐私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王秦 《前沿》2014,(11):20-22
社会化媒体赋予人们极大的信息传播自由,但也因隐私问题饱受争议。用户自身疏忽及个人信息的商业利用等传统说法,并不能完全解释用户普遍存在的隐私担忧问题。作为一种web2.0技术的应用,社会化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直接影响了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感受,成为社会化媒体“隐私困境”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大众传媒私密话语主要体现在各种情感类节目当中,这种情感类节目更多的是一种"曝光隐私"的过程.当大量倾诉者通过媒体"自曝隐私"时,这种过程极易造成对他人一定的法律侵害.这种侵害既包括媒体对当事人的侵权行为,也包括倾诉者对其他当事人的侵权行为,这些侵权行为与媒体在情感报道中法律意识淡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网络终端的普及,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规律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由相对单一的主流媒体,转移至信息海量、信源开放、交流互动的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以提供资讯为主的移动终端应用产品,成为大众了解外界信息、参与信息传播、进行网络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和渠道。作为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类别,城市形象传播也必须顺应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适应网络新媒体传播环境,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来实现传播目标。  相似文献   

5.
网上公布裁判文书虽然是一项落实审判公开的重要形式,是实现"以公开促公正"的有力举措,但伴随着网络的巨大影响力,在裁判文书公开透明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当事人的隐私造成巨大威胁。笔者认为,网上公开裁判文书是当事人权利而非法院"权力",应以尊重当事人意愿和隐私不受侵犯为前提。当今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媒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出现,大众信息的传播不再仅限于特定的传播者和受众两极,信息传播的路径不断多元化,过程也不断复杂化,与此而来的是人们交往方式和扮演的传播角色不断发生着变化,道德教育面临着挑战。信息传播路径和方式的多元化。在传统媒介生态环境中,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承担着信息传播的主要责任,信息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单向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报纸和杂志等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7.
“网络暴力”行为主体特质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孺 《求索》2010,(12):140-142
互联网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已渗透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网络社会里,政治参与方式、传统的权力结构与分配机制都发生了转变,这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渠道,公共生活的议事模式也由此从相对"精英主义"的架构转为了一种相对"大众主义"的结构,整个议事过程中的草根性与"年轻化"得以凸显。然而,网络在给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一些有悖于德性的甚至违法的言论或行为显现并迅速传播,"网络暴力"由此形成。"网络暴力"侵犯了当事人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给当事人造成心理伤害或精神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尤其是网络监管部门的重视。我们无意解决网络暴力的监管问题,本文的要旨在于分析"网络暴力"行为的主体特征,为监管部门的相应决策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赵立 《两岸关系》2010,(8):61-62
网络媒体是以电脑及网络等新科技为传播平台,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其信包发布用以满足大众对新闻信息及其他服务信息的需求。狭义上讲,网络媒体主要包括传统新闻媒体的电子版,如电子报、电子杂志、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  相似文献   

9.
马姗姗 《公民导刊》2013,(12):47-47
<正>随手拍,在网络和照相工具普遍使用的今天,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和现象起到了监督作用,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正能量。但仔细思考,我们不难发现,此举也还存在些许弊端,比如,拍摄者有违法或者侵犯他人隐私的可能;又如,因曝光行为具有网络的不可控性,有可能给当事人造成超越本身应受处罚之外的负担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常态模式政府与大众传媒的公共关系模式有常态和非常态两种。把握这两种模式的本质特征,对政府官员有效利用媒体传播政府信息有现实的意义。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大众媒体与政府的公共关系,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大众媒体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政府行政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第二,大众媒体是政府与社会进行信息交换的最有效的渠道,是政府管理社会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和信息传播管道,是政府行政效果的社会晴雨表;第三,大众媒体还是社会大众公意的代言人,对政府发挥着舆论监督的社会职能。大众媒体与政府常态…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电视媒体对历史人文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可贵的探索,特别是CCTV的《百家讲坛》栏目,在传播内容上以介绍历史知识,品读经典文化为主,遵循电视媒体的传播规律,讲究传播技巧,而且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立体的电视阅读方式,在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方面做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12.
过去,公众与很多新闻事件和新闻当事人之间是有距离的,远离新闻现场,与新闻当事人隔着很远的距离,无法从第一现场得到消息,而只能依赖媒体记者的报道——通过报纸或广播电视这些“媒介”了解到事实和真相。而新媒体的崛起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很多事件上,公众无须依赖“媒体”这个“中介”而可以直接接收各种信息,公众与新闻事件间越来越没有了距离感。很多事件,都是源于微博的策动,话题和线索从微博发起,起于微博,兴于微博,以微博为主战场,新闻当事人和主角都通过微博发布信息,网民也通过微博围观了解事件的进程。这样的自媒体传播格局,似乎使传统媒体的存在变得多余。微博就是第一现场,公众在围观中可以直接看到当事人的诉说和事件的进程,而无须多此一举地再借助传统媒体的报道。典型如近来微博的一系列反腐事件,传统媒体的报道多跟着微博走,人们在微博上可以看到比传统媒体直接和丰富得多的信息。公众与新闻现场和当事人没有了距离感,是新媒体赋予公众的一大福利,但对公众的媒介素养也是很大的考验。起码考验着公众在无距离地面对一个让自己义愤填膺的信息时,如何克制激情和冲动而作出理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手机、博客并不是媒体也不属于媒体,只是与信息传播有关的新兴技术群及其应用,可以称之为"类媒体"。随着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生产呈现个体化,信息的传播趋向商业化。在这种情况下,类媒体用户的自律更为重要。类媒体的使用者其根本身份是公民,故应当指导其在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下从事个体化的信息生产。网站或者电信服务商其必须对传播的信息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认定上,应该采取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3,(10):92-92
吴晓斐在《理论改革》2013年第2期撰文认为,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新媒体有着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文化精英在新媒体平台上掌握着一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对大众施加社会影响力,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主流媒体如能主动和文化精英结盟,可以更好的起到引领社会思潮和整合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与媒体话语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加辉  袁鹏 《求索》2012,(8):164-165
现代社会的话语体系是和大众传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面上看,大众媒体的活动是在进行信息传播,而这种活动的最终结果是要达成意义的理解。因此,媒体总在建构一些话语并通过这些话语来传播某种意义与价值进而影响受众。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媒体的话语传播策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构建"城市话语",传播城市文化;倡导"亲情传播",发挥地域优势;拓展公共空间,实现"人城互动"。  相似文献   

16.
林衢 《湖北宣传》2006,(9):22-22
一、媒介与大众媒体的内涵 第一,媒介、媒体与一般的物体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媒体、媒介是传播信息的载体,而一般物体没有信息符号时不是媒体、媒介。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传播的总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的“第四媒体”——网络传播的概念,网络媒体指的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互联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媒体属于大众媒体的后起之秀。进而还可认为,基于网络媒体的网络传播属于大众传播的一种。其呈现出特有的特征,本文就其特征做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网络恐怖主义是恐怖主义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产物。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网络恐怖主义的传播也从传统的单向传播向交互传播发展。依靠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快速交互与即时共享,网络恐怖主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给新的反恐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对抗网络恐怖主义的新战场,新时代的反恐工作应当积极应对,加强对新媒体视角下网络恐怖主义传播的研究,为反恐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网络暴力是一种网络失范现象,它不仅危害当事人,给其带来精神伤害和生活、工作上的困扰,甚至还可能造成当事人的死亡。这一方面扰乱了互联网环境,另一方面也会不断地向现实世界渗透,最后引发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陶建钟 《桂海论丛》2011,27(3):85-89
政府危机公关必须从当前政府管理实践出发,在现有管理体制内探索有效的机制、原则与方法。一个有效的整合传播机制包括树立对于媒体的正确认识,建立媒体传播渠道整合机制和建立媒体传播受者整合机制。整个政府危机公关的过程,可以综合运用包括稀释焦点、议题引导、诚恳致歉、信息给喂、权威委托和网络互动等六个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