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恐怖主义犯罪具有恐怖性、破坏性、政治性或社会性、新闻效应性等特点,呈发生日益频繁、对象趋于泛化、威胁范围日益扩大、危害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防治恐怖主义犯罪,要注重标本兼治、预防与打击相结合,强化反恐情报的主导和预防作用,推进反恐法律体系建设以及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
当前恐怖主义活动日益呈现出政治性、组织性、暴力性、智能性、国际性、预谋性等特征,为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各国政府要充分重视,加强国际合作,依靠国际组织和有关专门反恐机构的力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情报信息,切断恐怖主义组织的资金来源,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力争从根本上铲除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3.
国际恐怖主义严重危害了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安全。当前的国际恐怖活动具有新的形式和特征,给国际社会预防、打击国际恐怖犯罪造成极大困难。国际社会签署的一系列国际公约对防止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反恐怖主义国际立法还不完善,应在联合国领导下加强国际立法机关建设,制定国际反恐怖主义法典,协调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的关系,加强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给国际恐怖主义以最严厉的打击。  相似文献   

4.
当代世界的恐怖主义和反恐怖斗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恐怖主义问题是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恶性问题。它破坏正常的国际社会秩序,威胁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安全、稳定。在特定条件下,恐怖主义活动带来的危害不亚于军事冲突或局部战争。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国际反恐怖斗争也在不断发展。中国历来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但同时认为,要彻底消除恐怖主义,还必须着手缓解各种社会矛盾,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和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美国“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呈现出政治性、组织性、暴力性、智能性、国际性、预谋性等特征,为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各国政府要充分重视,加强国际合作,依靠国际组织和有关专门反恐机构的力量,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情报信息,力争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6.
《外交评论》2017,(3):130-156
全球化时代的恐怖主义,一方面得益于全球化提供的各种便利,另一方面以反对或抵制全球化为目标,阻碍全球化发展。自19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现代恐怖主义就具有重要的国际化维度,不过,直到全球化时代,恐怖主义的国际化才达到新的高度。受全球化的影响,当前国际社会遭遇的第四波恐怖主义,即"宗教恐怖主义",在恐怖袭击数量、致死率、攻击地域、组织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全球化至少通过五种机制影响了恐怖主义浪潮的存续,包括治理恐怖主义的必要性与国际社会治理能力之间的差距、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权力的流散导致国际社会与特定地区或国家的权威不足、全球化带来的迅速变迁导致民众产生强烈的本体不安全感、恐怖组织构建以反全球化为目的且能缓解目标群体本体不安全感的话语体系,以及全球化为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提供了网络等能够进行有效动员的工具。从长时段来看,作为一股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力量,恐怖主义不足以彻底逆转全球化进程,但如何走出"越反越恐"的怪圈,推动全球化朝良性的方向发展,是国际社会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代恐怖主义的类型与反恐怖主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恐怖主义是一种突发的、具有政治目的的暴力行为。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恐怖主义呈蔓延趋势,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当代恐怖主义主要有民族主义、宗教、极右和极左等类型。世界各国普遍谴责恐怖主义,并且在国际反恐怖主义斗争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8.
科学界定恐怖主义的概念是研究恐怖主义问题的逻辑起点,要正确把握当代世界恐怖主义的基本特征,需要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于中国本土恐怖主义问题,应该将其放在国际恐怖主义大背景中加以研究,同时,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必须加强对本土恐怖主义问题的研究。国内、国际各种矛盾的尖锐化或畸形化是恐怖主义的主要成因。如何积极而富有成效地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是摆在每个国家面前重大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在法律上应当定性为武力攻击还是国际犯罪.这是当前国际法学界争论的一个问题.恐怖主义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定性为武力攻击,但并非所有的恐怖主义都构成武力攻击.恐怖主义应当定性为国际犯罪.这对当前加强反恐怖主义的国际立法和国际合作而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网络恐怖主义是非国家组织或个人以破坏一国或多国政治稳定、经济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制造恐怖效果为目标,实行利用网络或对网络进行攻击的活动。其产生的背景是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传统恐怖主义,并以信息科技为手段。网络恐怖活动的主体、形式、组织、目标方面与传统的恐怖主义活动有所不同。在应对网络恐怖上,应当将网络反恐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通过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建立国际和区域合作机制,以及推动立法,构筑反网络恐怖主义的法律。我国也应重视网络反恐。  相似文献   

11.
对暴力的看法、评价、运用的矛盾性是世界各大宗教所固有的特征,宗教与冲突不具有因果关联性。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宗教冲突都是打着宗教旗号,但本质上属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冲突。当今国际冲突主要表现为西方和伊斯兰极端主义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其中最突出的是美国霸权主义和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国际恐怖主义的较量,而且两者具有互动特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国际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只有反恐和反霸同时并举,才能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2.
“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变成对世界重要利益的根本威胁,恐怖主义活动的政治性、暴力性、狂热性的特点更加鲜明,组织结构呈现多样性、小型化的趋势,恐怖活动手段表现为一种无规律的规律;制定我国本土安全战略的目的是为了动员和组织国家力量以确保我国本土不受恐怖袭击,法律、科技、情报和国际合作是我国本土安全战略的四大基石。  相似文献   

13.
人质劫持事件等国际恐怖活动和暴力活动的活跃与猖獗,必然会对我国的暴力犯罪产生巨大影响,对人质劫持事件发生的动机、特点及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从事谈判的警务人员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有助于警方更有效地处理此类事件。  相似文献   

14.
恐怖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为了达到一定政治目的,对无罪的平民使用暴力并残酷致死,借以镇慑人们从而屈从其意志。恐怖主义初期,其行为目的是要更多的人观看,达到某种宣传效果;现在则是要更多的人死亡,造成死亡心理威胁;今后可能会以更隐蔽的手段,使用杀伤力更大的武器,造成更大的恐怖。国际恐怖主义具有跨国性、非政权主体性、现代科技性三犬特征,形成在二战结束、冷战、非殖民地化、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时代背景下,目前起主导作用、协调各派、构成全球性地下恐怖网络的则是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恐怖主义是宗教信仰中非共生因素的极端发展的恶果。正视信仰的成因、深度及其恶劣后果,才能设法形成各教、各族的共生环境,最后消弭宗教对立的信仰,这才是消除恐怖主义最根本的道路,也就是人类共生之路。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危害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暴力形式 ,网络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恐怖主义形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其活动充分利用网络作为工具和武器 ,具有高智能化和不可控制的特点。网络恐怖主义对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构成新的威胁。要预防和制止网络恐怖主义 ,就要认识和重视网络恐怖主义 ;完善立法和责任落实 ;加强国际合作 ;拥有先进独特的技术和自主的知识产权 ;建立监测系统和快速反应队伍 ;培养大量的优秀后备人才。防范网络恐怖主义已成为国家安全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相似文献   

16.
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活动 ,反映出国际反恐怖斗争存在着诸多问题 ,既有对恐怖主义范围界定不明确 ,在打击恐怖活动中治标不治本的问题 ,也有某些国家运用恐怖手段打击恐怖主义 ,以及以反恐怖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国际反恐怖斗争步入误区。若要走出国际反恐怖主义的误区 ,必须回顾历史 ,吸取教训 ,改变国际反恐怖战略  相似文献   

17.
国际反恐斗争需要明确国际恐怖主义的概念。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一种学理概念研究,因此有必要提倡“从学理走向规范”的研究方法,即应加强法律(规范)概念研究,应在现行有效的13个全球性反恐条约中的各种特定国际恐怖主义法律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国大会等平台,在《恐怖主义全面公约》(草案)中尽快就一般性国际恐怖主义法律概念在联合国框架内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8.
防治恐怖主义犯罪重点在于对恐怖活动犯罪定罪处罚和国际合作打击恐怖组织。认定恐怖活动犯罪应从其特殊目的、恐怖手段、公开性、国际性方面把握;认定恐怖组织宜采取行政认定模式,便于开展国际反恐合作。增加恐怖活动犯罪的罪名、加重法定刑和完善反恐诉讼程序是刑法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可行之举;加强出入境管理、严格监管金融活动、严格控制危险物品流通和建立专门反恐机构是国际反恐合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十年以来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日益猖獗 ,已严重危害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因而被人们喻为一种可怕的“政治瘟疫”。然而 ,由于世界各国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认识上的差异 ,导致国际社会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被大大削弱。因此 ,本文首先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进行了析正 ,再论述其构成特征 ,最后简单介绍了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国际立法及我国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有关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