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东正教媒体在俄罗斯的兴起和繁荣发展既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俄罗斯本土化的产物。东正教媒体是东正教团体意识的再现,是认知东正教的良好渠道。俄罗斯的东正教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拥有相当规模的完整体系,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门户网站等所有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俄罗斯东正教媒体既有宗教媒体世俗化的普遍特点,又兼有俄罗斯本土化的特征,虽不是主流媒体,却是俄罗斯主流媒体最为重要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东正教传入日本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对日本的文学、建筑艺术、宗教艺术、旅游业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俄罗斯东正教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艰辛起步的圣尼古拉时期,到稳定与动荡交织的都主教谢尔吉时期、美国东正教会管理时期以及教会实现自治至今,日本东正教会与俄罗斯东正教会始终保持着隶属关系.俄罗斯东正教在日本...  相似文献   

3.
东正教与俄罗斯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正教的复兴与当代俄罗斯改革具有互动性.东正教的复兴是俄罗斯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它对于俄罗斯新型政治经济体制的最终形成又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因素,东正教有助于俄罗斯中央权力的加强;作为一种信仰和道德因素,东正教是俄罗斯社会稳定和国家主权的忠实捍卫者.然而,东正教的伦理观对于转轨时期的俄罗斯经济却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新的历史形势迫切要求俄罗斯东正教与现代社会接轨.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东正教与国家政权历来保持着密切关系.在俄罗斯对外关系中,东正教在俄罗斯推行国家外交政策、维护和扩大国家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家外交的重要帮手.现今,俄罗斯走上重新崛起之路,东正教会一如既往地在这一领域中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代俄罗斯东正教会积极关注青年的精神状况和道德素养.为了更好地管理教会青年工作,号召青年参与教会服务,莫斯科牧首区建立起相应的教会青年管理机构,成立全俄东正教青年运动组织,同时还制定了规范青年运动服务工作的官方管理条例,明确了四级协调组织结构及其具体工作职责.目前,俄罗斯东正教青年运动服务工作涉及传教、社会援助、东正教...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世界"这一表述由来已久,它具有多样化的概念和不同的解读维度,通常被理解为文化空间和文明空间。"俄罗斯世界"作为国家理念,出现于苏联解体之后,服务于普京政府推广俄语、联合境外侨民的地缘政治战略,以及通过非政治途径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发展目标。在"俄罗斯世界"国家理念的落实中,俄罗斯东正教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助推俄语发展及俄罗斯文化在世界范围的推广、境外俄侨的联合等方面。在政教合作过程中,国家令东正教会的对外行为合法化,而东正教会则加强了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话语权。东正教会对"俄罗斯世界"理念的关注与迎合,除了共同的对外合作利益驱使,还有其特殊的教会构想:使东正教成为"俄罗斯世界"的精神内核,使东正教会教规成为制度基础,使拜占庭模式成为理想模式。因此,俄联邦政府和东正教会名义上认同"俄罗斯世界"的文化空间性质,实际上却着眼于各自利益,为其赋予了不同的政治内涵。  相似文献   

7.
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俄罗斯国家发展的各阶段被塑造成不同的历史形象.1985年以前,苏联学界以批判尼古拉二世的剥削统治为基调.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提出"填补历史空白点",由此尼古拉二世的"血腥沙皇"形象逐渐转变为遭受苏俄政权迫害的"牺牲者"形象.2000年,俄罗斯东正教会册封尼古拉二世一家为俄国圣徒.2008年,俄罗斯联...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情况下,国家形象在国际政治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塑造国家形象的主要工具之一是大众传媒。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媒体的力量存在着差距,因此在西方的媒体攻势中俄罗斯处于守势。为了挽救俄罗斯逐渐显现的形象颓势,更好地应对“颜色革命”,应对外来思想的渗透和侵袭,俄罗斯政府一方面加强媒体控制,整合传媒机构;另一方面也积极整合力量,投入人力和物力,加强对外宣传,以改善俄罗斯的政治形象,增加对外、特别是对独联体等周边国家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今年1月27日,俄罗斯东正教都主教基里尔以高票当选第十六届莫斯科及全俄大牧首,2月1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正式登基就职,成为苏联解体后的首位新选大牧首。基里尔属东正教世家后代,是一代神学名师,德高望重,长期从事宗教外交,被誉为东正教会的外交部长。鉴于东正教在当代俄罗斯国内的政治生活和对外政策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以及俄当局对东正教在华传播的高度重视,基里尔责无旁贷地肩负着维护俄罗斯东正教的统一与振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张梅 《西伯利亚研究》2008,35(1):33-35,43
20世纪末,东正教在俄罗斯土地上重新发展起来。信众人数增多,教堂数量增长,媒体广泛宣传,东正教在国家政治、文化、军事乃至外交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无论谁将出任俄罗斯总统,东正教对俄的影响都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东正教会除从事神职活动外 ,还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1~ 14世纪期间 ,东正教会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改变了罗斯进出口物品的种类 ;教会特权在对外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形成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发展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印。冷战后,东正教的复兴不可避免地对俄罗斯新型政治经济体制的最终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的王权与教权的统一和救世主观念有助于俄罗斯中央权力的加强;“第三罗马”观有助于俄罗斯国家主权的捍卫;上帝之爱有助于俄罗斯社会的稳定。但东正教的群体意识和遁世性伦理观对于转轨时期的俄罗斯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新的形势迫切要求俄罗斯东正教与现代社会接轨。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掀起了"东正教热".东正教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东正教热"的出现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思潮,也是一种政治现象.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特别重视俄罗斯出现的"东正教热",既要分析它的文化因素,也要分析它背后的政治因素,认真总结苏联在宗教问题上的教训,引以为鉴,以利于进一步搞好我国的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形成的过程也是俄罗斯民族认同形成的过程,东正教和专制制度分别为民族认同提供了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民族的思想也逐渐成熟,以东正教和专制制度思想为特征的政治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俄罗斯民族正是依靠这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基础,形成内部自我认同,确立外部自我形象,在众多认同标准中以此为主要指向。  相似文献   

15.
帝俄时期,东正教是俄罗斯的国教,俄罗斯东正教会承担了国民宗教教育的全部任务。宗教课不仅在教会学校开设,而且还遍及国民教育部属的各类世俗学校。如今,宗教课再次走入俄罗斯世俗学校的课堂,成为当代俄罗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俄罗斯世俗学校中宗教课的恢复是俄东正教会多年努力的结果。虽然这一过程一直伴随着来自社会各界的非议,但是精神道德培养作为当代俄罗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俄罗斯官方的认可。宗教课在俄罗斯世俗学校普及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6.
东正教是基督教的重要教派之一,与天主教和新教并称为基督教的三大派系,10世纪末传入俄罗斯,并被立为国教。东正教在俄罗斯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有着特殊地位,实际上已经成为俄罗斯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1991年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7.
斯拉夫主义是俄国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19世纪30~40年代形成的斯拉夫派崇尚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希冀以俄国公社、俄罗斯精神、俄罗斯东正教振兴俄罗斯.斯拉夫主义不仅视其为振兴俄国的灵丹妙药,而且视其为人类的普遍真理,可避免整个世界被西方工业社会的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所腐蚀.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发展成熟的宗教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尽管它们的经典、信条、教义都各不相同,但伦理道德都是其不可缺少的内容。俄罗斯东正教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说,东正教就是伦理型的宗教,舍弃伦理道德,东正教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东正教的很多伦理思想并未因时间久远而有所改变,它们对当代俄罗斯社会仍有很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进入转型时期,其媒体也进入寻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苏联解体导致的经济、文化、政治衰退,民众意识形态处于混乱、迷茫状态的特殊环境下,东正教报刊异军突起。它有深厚的民众基础和丰富、繁杂的内容体系。它为宗教信徒和广大民众解读俄罗斯文化提供了一个承接平台,而且成为转型期宣传政治及社会政策的话筒。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媒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外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也是中国国家形象"他塑"过程中的重要方面。中俄互为近邻,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俄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日益增多。本文分析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三家主流媒体2011年有关中国的报道,总结报道中体现的中国国家形象、国民形象、商品形象等特点,指出俄罗斯区域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与中国实际形象及两国联合声明/公报中所描述的存有一定距离,俄罗斯的中国形象建构是服务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需要,受中俄两国关系、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提出在俄中国形象塑造的若干思考,以缩短中国国家形象自我认知与外界解读之间的差距,有效减少外媒对中国认知的不足与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