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职务犯罪预防档案查询和处理机制主要是指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以及相对应的处理制度。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俗称‘秆贿黑名单”,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子2006年1月1日在全国推行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在法治轨道上平稳运行。在实行的五年多时间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2012年2月16日,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实现了全国联网,这对于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来讲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如果讲2006年1月1日全国检察机关正式对社会公开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意味着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全面启动的话,那么,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实现全国联网就意味着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完成了"革命性"的推进、改造和升级,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一、为什么要实现全国联网(一)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持续推进、不断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从本世纪初开始探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2002年敢为天下先的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检察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有效地惩治和预防以权钱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行贿受贿犯罪,去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全国检察机关推行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和公开查询工作,并于2006年1月1日开始接受公开查询。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是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能,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行贿、受贿犯罪,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全力推进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种新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是检察机关预防贿赂犯罪的创新举措。2012年2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全国联网开通仪式,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正式实现全国联网。海门市检察院自2009年5月正式启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以来,不断规范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机制,优化查询方式,共受理查5000多条,在防控贿赂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诚信建设和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服务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在实践中,当前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主要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是检察机关运用全国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受理社会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查询,根据查询结果(是否存在行贿犯罪记录)向查询单位和个人提供查询服务,以预防贿赂犯罪,并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本文通过开展专题调研,总结查询工作实践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分析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工作建议,为切实解决问题,突破瓶颈,进一步推进查询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是检察机关将构成行贿犯罪的个人和单位的相关信息录入电子档案系统并对外提供查询服务的工作制度。它是检察机关运用技术手段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专业措施,也是检察机关服务经济发展、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各地检察机关均积极开展有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  相似文献   

7.
行贿犯罪档案是指检察机关运用计算机对行贿犯罪信息进行分类录入、存储和管理而形成的档案。各部门、各单位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向检察机关进行个人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介绍贿赂等犯罪档案资料查询,从而了解和审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诚信度,并进一步作出限制或禁止市场准入等相应处置。自去年以来,该院先后和县城建局、煤炭工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  相似文献   

8.
"技术预防+制度预防+观念预防"是现代职务犯罪预防的理念。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正是技术预防加制度预防的探索实践。"行贿犯罪档案"俗称"行贿黑名单",是指在某些贿赂犯罪比较严重的领域,由特定机关将行  相似文献   

9.
实践中,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无论在制度建设还是在技术上仍存在一些局限,无法避免一些恶意规避查询的现象、刚性不足、非罪行为信息使用不足、缺乏完善的退出机制以及缺乏信用减损责任承担制度规定。本文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机制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探讨相应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宋寒松 《人民检察》2012,(14):12-16
为了有效预防贿赂犯罪,促进诚信建设,从2006年1月1日起,全国检察机关正式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受理社会行贿犯罪档案查询。2012年2月16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全国联网,实现了革命性的发展和质的飞跃。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国的"四级一体"的网络查询体系,建立了统一的全国行贿犯罪档案信息库和统一的查询平台,实现了查询本地化,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本地就可以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上海"行贿档案查询制度实施办法"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在上海申请参加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的企业等都必须经行贿犯罪档案查询。  相似文献   

12.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自2012年实现全国联网以来,查询的量在猛增,而被处置的比例却不断下降,有的检察院预防部门甚至从未通过查询发现行贿犯罪记录,这是当前规避查询问题和造假现象增多所导致的。如果该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使之沦为"走过场"的程序。故本文着重围绕"关于规避查询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力争切实解决问题、突破瓶颈,促进查询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以服务于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和实现。  相似文献   

13.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机制是检察机关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形势下,为有效预防贿赂犯罪,促进诚信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信息录入迟缓、信息屏蔽机制空白、查询期间不明确、处置无刚性要求等困境,需要从完善信息录入机制、立法明确查询期间及刚性处置机制、建立检商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来进一步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机制。  相似文献   

14.
熊发南 《法制与社会》2010,(24):106-107
当前,检察机关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对外缺乏强制性和约束力;二是信息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三是信息缺乏时效性和共享性。这些缺陷削弱其预防贿赂犯罪的功能,应给予改进和完善:一要增加行贿违法信息的录入,从行贿犯罪查询转变为行贿违法犯罪查询;二要调整信息录入时间,增强查询的时效性;三要完善查询程序,提供更为便捷的查询服务;四要加强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建立全国性的市场廉洁准入制度,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15.
核心提示: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开通,对于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加强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腐败,全面推进廉洁准入制度,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过程中,投标人使用虚假证件的问题比较严重,本文从虚假证件存在的形式入手,分析  相似文献   

16.
法眼看天下     
廉立 《天津律师》2006,(1):11-13
新闻:全国检察机关启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 从2006年起,中国政府的反腐败重点是治理商业贿赂。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商务部等部门联合推出了一系列惩治商业贿赂措施。全国检察机关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启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预防贿赂犯罪的发生,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检察机关自2006年起开展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随着此项工作的逐步推广及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成为贪污贿赂犯罪案件高发主体之一,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在国有企业廉政风险防控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必须将其与检察机关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相衔接。  相似文献   

18.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是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防控贿赂犯罪、促进诚信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起到积极作用.然而当前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告为规范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关于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暂行规定》,现予公布,自即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检察院二○○六年三月四日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遏制和防范职务犯罪,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击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建立行贿犯罪档案系统,并对外受理查询。  相似文献   

20.
修订后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规定》已于2009年9月1日实施。新规定取消原来录入和查询范围的限制。由建设、金融、医药卫生、教育、政府采购等五个领域扩大到所有领域。当月,天津市便在全国率先正式启用新版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并实现信息全国联网。接受电话查询。系统还新增未构成犯罪的行贿行为信息录入、受贿犯罪档案录入、综合统计分析等三个模块功能。查询结果也由最高检规定的“3日内书面告知”升级到当天将查询结果书面反馈给申请查询的单位和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