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构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在人民警察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统率和支配性地位,具有独立性、构建性、效仿性和恒定性等特征,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可以表述为“忠诚、廉洁、奉献、公正”。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据,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予以构建。为此,要把握好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把握好核心价值底线和核心价值理想的关系;把握好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和人民警察个体价值观等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2.
凝炼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需要立足当下中国的现实状况和大学生思想实际,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多视角切入.其中有几个方面必须注意:定位好形成价值共识的“核心”,区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处理好教育与凝炼、规范性与发展性、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把握好精炼性、思想性、包容性、可接受性原则,考虑好内容构成依据和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4,(24):19-19
任何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基础性的价值理念起统领作用,这些居于基础性地位的价值理念,往往是在国家和社会中起着决定性导向的价值共识,是体现在核心价值观中最符合该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具有深刻性和广泛性的理论表达。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的价值观念,其基本要求是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  相似文献   

4.
面对错综复杂的价值观和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冲突,我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一筹莫展和无可奈何。我到底要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有什么关系?个体的思想、价值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问题的根源。本文基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维范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矛盾根源在于复数的"我们"和个体的"我"之间的思想症结,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具有个体价值观的社会化和社会价值观的个体化特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选择必须以集体主义原则为价值取向,调整好"个人—社会"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依托、文化支撑和价值追求,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路径,要从凝聚共识、法治规范、典型示范三个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6.
方爱东 《理论建设》2014,(1):8-11,22
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国际影响力又是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影响力需要辩证处理好一与多、中与外、软与硬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准确理解和完整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概念的基本范畴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三个倡导”这一表述反映出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国家目标、社会导向和个人行为准则的统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上系统推进,更需要为其提供学理支撑、搞好实践转化、融入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因而,社会核心价值观与个人核心价值观是辩证联系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共性概括和抽象要求,个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个性展现和具体落实;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一刻也离不开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且只有落实到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之中。感恩、勤劳、责任、良心、宽容、慈善是个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当代中国,培育与践行个人核心价值观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路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需要融入大众日常生活,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社会生活,旨在构建美好的日常生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大众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当前我国大众日常生活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规范。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要实现三个结合,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满足人民大众合理利益要求的结合、与人民大众的日常行为规范的结合、与大众日常认知方式的结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实践过程中,要克服、避免庸俗化倾向、"一刀切"倾向和"运动式"倾向。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转化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不断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在思想教育中推进实践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是推进实践的基础性工作。十八大报告用24字高度概括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认同力和凝聚力。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陈秉公 《新长征》2014,(4):53-55
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用礼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丰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和根本。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深入研究用社会丰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国内社会价值观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丰 《探索》2011,(5):188-192
近十年来,社会价值观问题逐步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总体上看,学界围绕“社会价值观内涵探讨”、“我国社会价值观建设现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建与提炼”等层层递进的宏观方面展开相关研究。梳理并反思这些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可知,当前缺乏从物质生产关系角度对社会价值观的生成展开前提批判研究。为弥补这一不足,引入资本逻辑,是纵深推进社会价值观研究应有的理论自觉和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13.
培育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弄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既具有一致性,同时前者又是对后者的超越。两者的一致性体现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而超越性则体现在:理性认识对朴素观念的超越,社会主义对剥削社会的超越,系统规范对零星分散的超越,现实具体对主观空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实用化和矛盾化等特点,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根据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价值取向一元论和多元化的辩证关系、物质追求与精神提升的关系,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建设: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刚 《唯实》2009,(10):83-87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中国社会在新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矛盾,多由突发事件引起,矛头指向权力与利益集团,其根源仍在于现实利益问题。“无直接利益冲突”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因素,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是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关键途径,这是由社会建设的基本职能和“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发挥社会建设在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中的关键作用,需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以改革社会体制为推动力,实现好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突破口,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以完善社会管理为途径,维护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以整合社会价值为载体,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有三个着力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一是关于定义、"三个倡导"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关系的讨论,二是论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以及在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问题,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研究表明,以下问题还需要学界继续深挖、释疑解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内涵有待于进一步提炼,根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赵树源 《实践》2014,(5):27-27
无所不在 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一个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显著特征,这也为各民族价值观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但面对云南复杂的思想道德环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重大意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客观需要;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弘扬主流意识的客观需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云南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思想道德建设,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当前,民众社会心态呈现出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社会心态失衡已成为制约社会健康运行的重大问题。这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困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与良好的社会心态具有同质性和同向性,对于社会心态的优化具有现实价值。社会心态的优化反过来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二者是互推互进的过程。同时,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心态优化的导引力,形成稳定良好的心态环境,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健康有序的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既与社会影响有关,也与教育有关。在当代社会急剧变化、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科学地处理好价值观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是当代青年价值观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