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78年到2013年,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局部到全面、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发生了阶段性、累积性、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中国关于改革开放的经验、知识和理论,也由知之不多走向知之较多,由知之不全走向知之较全,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大大前推,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最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观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机遇和挑战,向全党提出了“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的新任务、新要求。这一科学判断不仅是对我们党80年历史经验和50余年执政规律的科学总结,而且生动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这对于我们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人的认识、思想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这种反映不仅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过程,而且也是由已知去探索和把握未知,从而获得新知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学习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有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由无知到有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归根结蒂,内在的动力是起决定作用的。教师的作用首先在于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强烈的求知欲,一句话,就是使学生爱学、学好。青少年的求知欲是旺盛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自发阶段,那是不能持久的,要靠引导、鼓励,教师要为之添氧加薪,使他们的求知之火,经久不衰。要做到这样,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下苦功夫。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之前 ,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主要是传染病 ,我国古代称之为瘟疫。传染病流行期间 ,患病人数常以千、万计 ,严重的传染病使病人成批死亡。 2 0世纪后叶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有效治疗和预防传染病的技术陆续发明。首先使一些由细菌和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得到控制 ,继而对一些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也得到有效的防治。例如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 ,对麻疹的完全控制也已指日可待。针对传染病的斗争被誉为人类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然而在第一次革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人类又不得不面临医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即对非传染性的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是微生物中除原核细菌型微生物、真核细菌型微生物以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地球上有4000种以上的病毒,其中大约有100种会引起人类病症。它们是人类传染病的主要元凶,现有资料表明,人类的传染病约75%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比细菌还小百倍。它  相似文献   

6.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把标点改一改,意思就不同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人民认可,就这么办;不认可,也应让他们了解情况。他是说人民群众有决定权和知情权呀!  相似文献   

7.
房龙一生中出版了30余种书籍,单枪匹马地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都复述一遍。如此浩大的工程由一个人来完成,真令人钦佩他以有涯之生向无涯之知挑战的勇气。房龙不是深奥的理论家,但却未必没有自己的体系与思想。他的著述包括《宽容》、《人类的故事》、《古代:文明的开端》、《人,奇迹的创造者》、《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房龙地理:人类的家园》等,选择的题目都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的,使它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知识就是力量,但无知同样也是力量。当  相似文献   

8.
模仿与创造     
“会模仿”决不是劣点,……“会模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么? 鲁迅:《从孩子的照像谈起》 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 李大钊:《新纪元》 知,有接受知,有创造知。知识界也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分。前者是依样画葫芦,后者  相似文献   

9.
池敬嘉 《台声》2004,(11):68-73
郑 和下西洋这一人类的伟大壮举,可谓家 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大多数人是仅知 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大多数人只知道郑和七下西洋。其实,作为中华民族征服海洋的杰出代表,郑和是三上东洋、九下西洋,还不包括二次到台湾的活动。由于明 · 成化年间反对下西洋的兵部车驾郎中刘大夏担心后人步郑和之后尘,一把火烧毁了郑和出使东西洋各国的详细资料。致使后人对郑和下西洋知之不详,甚至为什么下西洋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耸人听闻的说法是:踪迹建文帝。杜撰的故事当年,燕王朱棣高擎“靖难”旗帜攻入京都应天(即南京)…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20,(14)
正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肆虐神州大地,人民健康遭受严重威胁。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举全国之力,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传染病在历史上曾经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人类也在和传染病不断较量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代价。比如一百年前,人类社会就爆发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流感——西班牙大流感,夺去了数千万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疾病的“非典”是指由病毒侵害引起的呼吸系统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这种疾病是人类以前没有认识到的,并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目前已被列入新发现的传染病之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曾经遭受过很多疾病的侵害。仅在最近的十几年中,全世界就新发传染病31种,在我国也已出现15种。从这种角度看,“非典”也不过是新的传染病之一,人类终将认识它、制服它。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目前人们已经很快发现了导致“非典”的病毒类型,并初步掌握了快速诊断的方法,这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相信在全球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会较快地发现有效的治…  相似文献   

12.
赵文鹤 《乡音》2013,(4):45-46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近读姜春云同志主编的《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这部人类理性批判和人类自我救赎的著作,深感如知时节之春雨,更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重要  相似文献   

13.
疾病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始终,并且经常性影响或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传染病是人类的苦难,人类是在不断同传染病的英勇斗争中前进的。即使借助于科学与技术这个最有力的武器,人类用了一百年的时间,才把过去危害极其严重的疾病,控制或者消灭。二十一世纪主要问题是,人类不断面临新型传染病,许多传染病尚待克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急迫,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也会较之以往,更加重要和凸显。  相似文献   

14.
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研究中国哲学范畴 范畴是认识之网上的纽结,是理性思维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淀、升华中的结晶。科学的哲学史研究,应当揭示人类哲学认识的矛盾发展的逻辑进程。这个逻辑进程,集中地体现在哲学范畴的产生、发展和衍变之中。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普遍概念以及各门具体科学概念被精炼成哲学范畴;哲学范畴的内涵由贫乏到丰富、由简单到复杂、由朦胧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哲学范畴之间的依存、转化、联系日益形成明确的系统;这些都标志着人类哲学认识一步步提高和深化的过程。历史上哲学派别的相互对  相似文献   

15.
张艳 《求索》2013,(11):135-137
母题是人类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断重复出现的精神现象,它是蕴涵于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发挥作用的、人类共同体的集体意识。通过母题研究,我们可窥溶于文心文脉之中的民族之集体文化思想。作为文学研究母题,"异类幻化"由人类原始生命意识而起,由对生命本质思考为终。从原始神话的《大荒经》到明清时期的《红楼梦》,"异类幻化"在经过了一番否定之否定后,终将对生命的思考升华为对生命的悲悯意识。本文从文明源头溯展,向文化深处开掘,追寻"异类幻化"这一文学母题之意义,以求探究异类幻化文学之文化价值,重塑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6.
谭晓东 《人民论坛》2020,(10):53-57
人类与瘟疫的交锋有着漫长的历史,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远远超过了所有战争的总和.纵观人类传染病史,传染病大流行多发生在技术水平高、人口密集的地区,也就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的人群积聚地区,且多为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策略上,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会采取相同的应对策略:尽可能减小对医疗卫生系统的冲击与影响,同时尽可能拉长在高峰时最大冲击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一老子之道表述于《老子》书中。《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这说明老子之学主要还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在《老子》书中,老子把春秋末年天下大乱的原因归结为人类的开化,归结为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的建立,归结为人类智慧的增长,认为这些东西打破了原始人类的敦厚纯朴,造成相互之间的纷争。他眷恋无知、无欲、混沌而蒙昧的人类原初时代,在他看来,这种时代是人类德性最完美的…  相似文献   

18.
《吴越春秋》云:“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此时人类发现,居住在一起还能降低互相交易的费用。于是,市逐渐成型。从最初“人聚而成市”到有目的地形成交易市场。自此,城市乃兴起。也由此可见,城市是因人类社会生活发展所产生的。然而,来自2006年9月中旬国家卫生部传染病疫情报告显示,目前,狂犬病已经连续数月成为我国报告死亡人数最高的传染病病种。重庆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数据也报告,该市狂犬病发病数和死亡数逐年上升。2006年1至10月,全市累计报告狂犬病发病数13例,已有7人死于狂犬病。不仅比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是结合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科学知识,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积极认真地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谓思想认识问题,说到底就是主观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思想是存在的反映。反映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不正确的反映就构成了思想认识问题。一个人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就是一个不断调整主观认识使之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逐步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过程。青少年处在认识世界的初始阶段,他们的理论根  相似文献   

20.
正知与行及其相互关系,涉及世界观与方法论、认识论与实践论,是中国哲学特有的话题,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思想家都讨论过这个话题,从不同维度提出了不同观点。一个维度是难与易,最早的认识是《尚书》的知易行难,"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注疏:"言知之易,行之难"。宋朝程颐认为知难行亦难,"故人力行,先须要知,非特行难,知也难也"。孙中山先生提出知难行易的观点,"行之非艰,而知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