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之下,传播者权力的一部分让渡为受众参与信息传播的能力,这种信息交互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广告传播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维度,新的广告传播形态中受众参与了权力的再生产,使广告传播的权力关系进一步隐蔽化。  相似文献   

2.
三网融合的推行不仅是技术、渠道、内容、终端等诸多层面的融合,而且还预示着整个媒体环境和营销环境的巨大转变。广告作为诸多媒体的重要内容和经济来源之一,如何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创新信息传播模式与传播理念,提升自身的服务价值成为诸多学者和业界人士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三网融合的发展一方面将促使我国媒体行业从技术、内容到形式方面的巨大转变;另一方面也将改变广大受众的信息接触与消费特征。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后,媒体发展迅速,产生了许多新兴媒体,在我国除了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四大媒体外,出现的新媒体主要有手机电视、博客、播客、IPTV、短信等,同时受众的心理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媒体应该有责任引导受众心理需求。这是有利于媒体的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受众心理需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周琼 《创造》2001,(12):30-31
随着国外资本的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市场经济将会出现一个新的竞争态势,媒体市场和媒体产业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为在竞争中站稳脚根,电视媒体必须实行品牌化经营。一、品牌化经营实现媒体形象与广告收益的双赢电视媒体面临着两个主要的市场: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赢得市场的关键是提高节目质量,进行品牌化经营。但是,当前我国电视节目总体水平不尽如人意,就其内容来说,题材的重复或模仿已成为一种通病,看似步调一致,其实简单乏味。表面上看电视节目很多,但实际上观众获得的信息量却很少。久而久之,观众对电视节目自然会产生一种厌…  相似文献   

5.
赵志明 《前沿》2012,(10):139-140
广告视觉文化的发展,激发和形成了消费社会的生产系统,并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从消费到审美,从经济到文化,人们已经无法回避广告无处不在的身影。可视性和视觉理解已成为广告文本诉求活动的重要维度。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解读广告文本的产生与传播,以便强化全社会对广告的利用与引导,使其在我们的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强其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与"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态环境"是现代信息社会人们了解和认知世界,并由此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重要"依据".新媒体因其交互性、延展性、分众性和融合性,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具有环境监测功能去权力化、"宏内容"向"微内容"转向、话语泛在传播和加速环境化等特点.对此,应当从引导新媒体客观反映现实环境、与传统媒体"拟态环境"融合互动、提高新媒体受众的媒介素养等方面着手,促进新媒体构建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商业广告既是一种促销工具,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利用文化来进行商业推销已成为广告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重庆奥妮公司在“西亚斯”广告中成功利用印度风情来打动受众的案例,来阐释异域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及其在商业广告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网络广告的市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网络广告发挥的效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以致广告界甚至认为互联网络将超越路牌,成为传统四大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之后的第五大媒体。所谓网络广告,是指运用专业的广告横幅、文本链接、多媒体的方法,在互联网刊登或发布广告,通过网络传递到互联网用户的一种高科技广告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9.
广告是一种叙事,广告叙事由叙述者与受述人共同完成,广告叙述者作为广告代言人,极力营造美好诱人的叙事情境,广告受述人总是演出幸福成功的形象,将受众引入广告情境之中,而广告接受者在大众媒体与广告环境影响下也参与了广告乌托邦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邓海建 《辽宁人大》2006,(12):43-43
不论投放“政绩广告”的单位在主观上是否意识到,他们的行动都表明,他们是广告理论中早已被驳得体无完肤的“魔弹论”的拥趸者。这一理论认为,广告对受众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受众完全是消极、被动的。媒介上的广告可以对受众进行有效的影响和改变,具有一击中的的“魔弹”效果或类似药到病除的“皮下注射”效应。由于完全否定了受众在大众传播中的能动性,这一理论的荒谬是显然的。  相似文献   

11.
◆重庆媒体仍在刊登"癣清"违法广告。经市工商局调查,我市部分报纸和电视媒体在发布的"癣清"广告中对产品功效进行不实的宣传,违反了广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因其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公开及时等特点,已经越来越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刑事司法领域,媒体介入,特别是刑事侦查和审判阶段的介入,已然成为社会所热议的焦点和专家学者所研究的热点。媒体介入是一把双刃剑,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既能表现出监督司法机关诉讼活动、培养民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等有利的一面,又能体现出阻碍侦查活动、妨碍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出现"媒体审判"等不利的一方面。必须通过重点分析媒体介入对刑事诉讼的影响,才能提出媒体介入刑事诉讼所应坚持的原则,以便协调舆论媒体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培标 《青年论坛》2009,(5):144-147
无线营销时代已经来临,短信广告是其主要形式之一。研究发现,国内与国外的受众对短信广告的接受度有所不同,国内受众仅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短信广告这一新兴形式;最适合通过短信传播的商品或服务是文娱活动,其次为日用品;最适合的广告类别是促销广告;解决受众在信息供求方面的矛盾是提高短信广告效果的关键。上述研究结论可以为营销部门提高短信广告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无线营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移动终端的普及为表征的移动互联时代,大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产生了颠覆性变革,"个体"成为绝对的"主体"。移动互联网将互联网上存在的信息聚合为数量更少、布局更清晰的以"人"为核心的信息集,完全由个人决定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各类媒体的新闻生产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闻信息的获取日益扁平化和同质化的背景下,受众对高质量言论的需求上升成为不争的事实。顺应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新闻评论生产的分众化,可能成为各媒体以市场细分策略赢得受众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西方再度掀起"马克思热"。从围绕马克思举办的各种展览会、论坛、研讨会,到马克思的形象和名字大量出现在报刊媒体、街头广告、社交网络中,马克思在西方社会再次回归。人们纪念马克思,解读马克思,试图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找到分析、解决资本主义现实问题的答案。在当前西方持续升温的"马克思热"中,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愈益凸显。  相似文献   

16.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人类政治文化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各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日益凸显。而自媒体的产生,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壁垒,真正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众在话语权上的平等,由此改变了意识形态认同的格局。可以说,自媒体给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创造了条件,但也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一系列新问题。研究在自媒体环境中如何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户外广告是一种以流动受众为传递目标的广告媒介形式,是现存最早的广告形式之一。在印刷、广播、电视等广告媒体产生前的几千年里,户外广告一直是广告领域的垄断者。尽管近现代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新兴广告媒体不断发展壮大,户外广告仍然  相似文献   

18.
由于政治,文化等原因,西方媒体长期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对中国进行负面报道。中国以及海外华人媒体虽然进行了坚定的回击,但是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媒体尚未被西方受众广泛接受。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受众方入手。可以从中西方文化上的"相同"与"不同"入手,大力开展公共外交,利用民间多种交流平台增强西方受众对中国的理解,削弱其成见,进而使得西方媒体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中国的敌意。  相似文献   

19.
陈敏 《湖湘论坛》2005,18(6):51-52
广告对社会道德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着负面的作用,而广告的诱惑性、追捧性和虚假性则对社会道德产生着消极的影响,它侵害特殊受众的身心、误导人们的价值观、损毁人们的道德观。其成因是广告的功利原则与公正原则失去平衡、广告人的应然素质与实然素质失去统一、受众的道德观念与广告的重利益性合拍及广告的内外部道德监督体系不健全。为此要提高广告人的自律意识和道德素质、优化广告道德的外部监督体系、构建全民守信的社会诚信体系及提升社会道德水准,以构建社会道德对广告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0.
肖余 《半月谈》2004,(16):76-77
“水榭花都——一城风景,半城湖”,这是笔者在石家庄市裕华路上看到的一则非常醒目的房地产路牌广告。从购房者角度考虑.这无疑是一则非常诱人的房产信息。在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一城风景,半城湖”的住宅环境在市民们心中可以称得上是世外桃源。但仔细想一下,笔者便不再垂涎这只有在梦中才出现的居住环境,而更多考虑到了广告背后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