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读奥斯丁的《法理学的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名 :TheProvinceofJurisprudenceDetermined作者 :JohnAustin出版 :WilfridRumble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 995 评论人 ,译者 :刘星重读奥斯丁的《法理学的范围》@刘星~~~~  相似文献   

2.
奥斯丁作为分析法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使得法学成为了一门真正的科学,声名卓著;另一方面由于他所采取的极端的分析方法,使得人们对分析法学的理论颇多争议。尤其是二战后,对其的攻击不在少数,但是由于攻击者的言辞大多建立在各自的理论框架之内,而且只是片面地从《法理学范围之界定》出发,难免对奥斯丁的写作初衷存有误解甚至曲解,所以本文试图站在奥斯丁的立场上,为其辩护。  相似文献   

3.
问: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第3页所载,约翰•奥斯丁死于1859年,而其主要著作之一《法理学讲义》却出版于1863年,对吗?答:是这样的.因为此书乃奥氏遗作.但该书共有几个版本,各于何年问世尚有待进一步核实.  相似文献   

4.
《哈佛法律评论》:关于法学教育和法学论文规范的个案考察方流芳一、美国风格的法律评论1887年,哈佛法学院一位名叫JMcKelvey的3年级学生发起了《哈佛法律评论》(以下简称:《评论》)———美国第一家由学生编辑和管理的法学刊物。《评论》创刊号的...  相似文献   

5.
法学争鸣应当讲求学风王吏民读过《法学》1997年第4期《1995-1996年中国法理学界的理论是非》(署名陈桢,以下简称《是非》)文,感慨良多。该文讲的是与张光博先生的法理学“是非”之争。张先生在学术观点上与他人存在争论早有所闻,但不知已经到了该文所...  相似文献   

6.
开拓与繁荣我国的法学基础理论——读张光博教授的《法理学》姚南屏前不久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光博教授的著作《法理学》,作为高等院校的法学基础理论学科的教材,很受欢迎。这本书,它首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7.
新分析法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形成的现代西方法学派别之一。其首创人是英国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赫伯特·哈特(Herbert L.Hart,1907—)。他的主要著作是:《法律的概念》(1961)。其他有《法律·自由和道德》(1963)和《惩罚与责任》(1968)等。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法学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新分析法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是同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以哈特和美国哈佛大学法理学教授富勒(Lon Fuller,1902—1978)为主要代表的长期论战不可分的。这一论战的实质是西方法律哲学传统中自然法学说和法律实证主义两大派之争。富勒与哈特二人的观点分别代表了两派。  相似文献   

8.
发展法理学的一点想法邵诚(西北政法学院教授)近年来,法理学教材有很大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去年出版的由沈宗灵、孙国华等几位教授分别主编的几本法理学教材,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总结了以往教学的实践经验,吸取了法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国外有益的法学思想,与1982...  相似文献   

9.
一部及时、实用、独到的国际法学专著———简评《中澳商品贸易法律框架》陈传夫学友余敏友博士所撰英文版《中澳商品贸易法律框架》(TheLegalFrameworkforChina-AustraliaTradeinCommodities),日前由武汉大学...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西方法学中的法律推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当代西方法学中的法律推理王鸿貌法律推理(Legalreasoning)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法理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论题。当代西方许多著名的法学家和逻辑学家都对此作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但我国法学界和逻辑学界却对此鲜有问津。笔者认为,研究和借鉴西方关...  相似文献   

11.
论民法是市民社会的一般私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法”一词源于罗马法的市民法(Juscivile)。1868年,日本学者津田真道将荷兰语“Burgerlykregt”译为“民法”。在明治之初,学者箕田麟祥翻译法国民法典(Codecivil)时采用“民法”一词。德国民法典叫“BürgerlichesGesetzbuch”,罗马法“Juscivile”、法国“codecivil”直译都是“市民法”,荷兰语“burgerlyk”与德语bürgerlich”都是“市民的”的意思,相关法律都可译为“市民法”①。日本虽译为“民法”,但民法理论均承认民法…  相似文献   

12.
书名 :ThePracticeofJustice :ATheoryofLawyers’Ethics作者 :WilliamH .Simon出版 :HarvardUniverstyPress,Cambridge ,MA ,1998评论人 :T .M .Hilbink ,NewYorkUniversityInstituteforLawandSociety .Email:tmh70 53@nyu .edu译者 :赵雪纲校者 :黄 列《践履正义:一种律师伦理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及在联合国享有咨询地位的刑事组织①曹效林编译陈逸文校订一、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CommissiononCrimePreventionandCriminalJustice)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是根据1991年12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  相似文献   

14.
学术信息     
《法理学论丛)出版由张文显和李步云两位著名法理学家主编的《法理学论丛)第一卷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卷主要收录了1989—1998年间我国法理学学者公开发表的具有重大学术影响或学术创新的学术论文。从第二卷起,《法理学论丛》将主要刊发我国法理学学者的学术新作。第二卷的主要栏目有:“理论新视野”、“法理学专论”、“世纪回眸”。“博士论文精粹”.“域外采风”、“书评”等。《法理学论丛》的出版是我国法理学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它是我国法学理论工作者发表其学术新见解、论证真理论新创造、交流其学术心得与体会、参…  相似文献   

15.
转型时期的刑诉法学及其价值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健 《法学研究》1997,(4):101-115
转型时期的刑诉法学及其价值论李文健如果将某一社会因经济体制改革而引来的社会整体(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称作社会转型(TransformofSociety)的话,那么,当今的中国无疑正处在这一转型时期。〔1〕与这一转型相呼应的是中国的刑诉法学也正经历...  相似文献   

16.
制度法理学或制度法理论 ( InstitutionalTheory of Law)是继传统的自然法学派及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之后 ,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西方法哲学流派。这个学派在许多法理学基本问题上有所创新 ,其中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法学方法论和本体论领域中倡导了法律解释学。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个问题 ,对今天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制度法理学释义制度法理学是在 2 0世纪 60年代末到 80年代创立的 ,其创始人为英国法学家尼尔 .迈考密克和奥地利法学家奥塔·魏因伯格。魏因伯格在1 969年发表了一篇哲学论文题为《作为思想和作为现实的规范…  相似文献   

17.
关于法学中“29个多”问题的理论是非张光博陈桢先生一稿两投。以《1995—1996年中国法理学界的理论是非》为题发表在《法学》1997年第3期,又以《认真看待当前法理学界的理论是非》为题发表在《当代法学》1997年第3期。其中摆列了张光博否定的“主干...  相似文献   

18.
陈锐 《北方法学》2015,(3):99-111
约翰·奥斯丁是现代西方法理学中的重要人物,分析法学的创始人,以提出"法律命令说"而著名,他的法哲学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批判,这些批判主要来自于两大阵营:一是形形色色的自然法学家;另一是一些后起的法律实证主义者。这些批判影响巨大,以致遮蔽了奥斯丁法哲学的本来面目。其实,"法律命令说"并非奥斯丁法哲学的核心与标志,纵使人们批驳倒了"法律命令说",对奥斯丁的法哲学整体来说损害也并不大。奥斯丁的代表性思想是:倡导对法律进行分析性研究,主张建构起一般法理学与法律教义学,最终使法学成为一门科学。在众多的批判之下,奥斯丁的上述代表性思想不仅没有失去生命力,反而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以致在现代西方法理学中,奥斯丁仍然是一个人们无法绕过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9.
评《为发展立法:中国计划的经验》李清伟*美国法学家塞德曼夫妇近期在《美国比较法学杂志》(theAmericanJournalofCom-parativeLaw)上撰写了题为《为发展立法:中国计划的经验》(DraftingLegislationforD...  相似文献   

20.
法律的理想与相关法学概念关系的法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的理想与相关法学概念关系的法理学分析刘作翔本文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法律的理想"提出的社会背景及其涵义简析;二、法律的理想与相关法学概念(法律价值、法律作用、法律目的、法律目标、法律理念、社会理想、法律现实等)关系的法理学分析。正如本文主题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