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雪莲”商标侵权一案再一次给知名企业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是在呼吁来自社会各方对商标的保护,笔者从“雪莲”一案引出“傍名牌”现象,并对新时期呈现的一些新型 “傍名牌”方式加以总结,并多角度剖析“傍名牌”现象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在这场互联网教育培训的“狂欢”中,在线教育市场的“傍名牌”现象,也傍出了新高度。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审结的“微博课堂”擅用“微博”商标案,给快速扩张的在线教育企业在合规使用商标的问题上上了结结实实的一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面对大量的"搭便车"、"傍名牌"等商标侵权案件,法院和工商行政部门在认定商标近似和商品类似时遇到了许多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应正确理解商标混淆理论,才能避免出现"同案不同判"等现象. 商标的主要功能在于识别,其本质是要保护商标所承载的商誉,因此对商标进行保护的重要途径就是防止消费者对不同商品产生混淆.  相似文献   

4.
日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发布了2009年知识产权十大案例,"雪莲"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位列其中,十大案例包括4件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3件著作权侵权案、2件专利侵权案和1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此次发布的这10件案例,涉及面广,包括了知识产权民事诉讼领域的多种类型,既有涉及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神州数码商标侵权案,又有涉及国内知名画家范曾的著作权侵权案,既有涉及国内知名企业雪莲羊绒公司的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又有涉及外国专利权人日本泉株式会社的专利侵权案。  相似文献   

5.
商标都是识别性的商业标识,属于知识产权范畴,蕴含着一定的商业价值,市场知名度越高,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就越大,商业价值自然也就越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投机者为了争夺市场,扩大影响,片面实现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的目标,通过各种途径钻法律的空子,"傍名牌"、"搭便车"等现象愈来愈严重,商标相似侵权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本文主要从商标相似侵权的定义、理论基础、认定方法、处理以及完善等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曾涛 《法制与社会》2015,(3):216-217
“卡斯特”案和“康王”案是注册商标不使用撤销制度中的两个典型案例,大致相同的案情经过法院的审理之后却得出了不同的判决结果.文章在对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揭露出企业商标管理中对商标权利义务的不重视、缺乏企业商标战略、不重视商标文件材料等不足,与此同时有针对性的找出可能的对策,提出可行的商标管理建议,为企业的商标管理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维 《政治与法律》2012,(10):138-145
鳄鱼商标案和百威商标案是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欧盟法院适用善意共存原则的标志性案件,两案判决树立了商标注册或侵权判定标准的例外。主要的普通法系国家均有善意共存原则的明文规定和案例法历史,普通法的两大分支以及中国、欧盟关于善意共存原则构成要素的阐述均可归于"善意和使用"这两大构成。善意共存原则容忍市场上一定程度的混淆,但仍受制于混淆可能性检验。善意共存原则的适用为商标使用人的商誉保护提供避风港,无论在先使用人还是在后使用人均得在原有地域范围内继续使用商标。  相似文献   

8.
论商标反向假冒的性质——兼谈商标的使用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是我国商标法理论与实践进程中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一件新型的商标纠纷案件再次让我们感到理论常常是灰色的--这就是著名的"枫叶"诉"鳄鱼"案:北京百盛轻工发展有限公司将北京市京工工业集团服装一厂生产的西裤商标"枫叶"撤换成"鳄鱼"商标再进行销售,从而引发了这场风波.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众对商标的宣传、报道和评论等使用行为,为商标被动使用行为,它与商标权人的商标主动使用行为相对应。我国立法对商标被动使用行为持否定态度。从索爱商标案、伟哥商标案和陆虎商标案等具有重大影响的商标抢注系列案看,我国司法实务界对商标被动使用行为的认识不一,甚至截然相反。然而,从商标使用的本质、消费者在商标法中的核心地位来看,商标被动使用行为不仅是商标使用行为,而且在商标使用体系中居绝对的核心地位:它不仅能够实现特定标志转化为商标,而且是特定标志转化为商标的必经途径;它不仅不需要转化为商标主动使用行为,相反,后者需要依赖它才能发挥作用;它既可能符合商标权人的内在意思,也可以违背其意志而独立成立。商标被动使用行为能够产生将商标与特定经营者相联系的事实效果,也能够产生商标使用的法律效力:被使用的商标可以被认定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在先使用商标,甚至被认定为未注册驰名商标。这种法律效力,符合取得商标权的基本原理和保护商标权的基本理念,也契合商标法的立法宗旨。基于对商标被动使用行为的重新认识,应当对与之相关的法条作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0.
虽然新的《商标法》规定了商标共存制度,允许商标可以以商标先用权的方式共存.但是,在我国,商标共存的种类多种多样.仅仅允许有一定知名度的在先商标与法定注册商标共存不能够满足我国的司法实践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商标共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所存在的这一系列现象.本文将首先阐述我国司法实践中关于商标共存的一些问题,同时根据我国《商标法》的具体规定,在指出我国有关商标的法律、法规以及条例的不足之处之时,借鉴外国相关法律,总结出适合我国的法律意见,从而为我国的立法提出一些建议,从而解决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好太太"案是2006年知识产权讨论的一个热点。笔者通过"好太太"案,针对驰名商标问题,提出了如下两个观点:第一,我国应当修改现有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先使用商标的主体,如果其后他人在非类似商品上使用的相同商标成为驰名商标,先使用此商标的主体仍享有商标权;第二,我国应完善商标共存制度。  相似文献   

12.
李霞 《江淮法治》2009,(3):34-35
商标是生产者创立信誉和开拓市场的重要工具,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商标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保护商标的专用权也受到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在利益的驱动下,地方保护主义、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及商标法制不健全等多种因素使商标侵权行为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商标侵权的形式也越来越隐蔽、复杂,“傍名牌”的新手法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3.
历时八年的"红河"商标一案,凸显了很多关于商标注册与保护制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构想,如对《商标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的完善,完善商标法的保护对象,对未注册商标实行登记保护制度等,以期对该类法律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从"阿迪达斯三道杠"案到"红色鞋底"案,我国司法判决对位置商标的态度日渐明朗;从《商标法》及相关规定看,我国立法亦未完全限制其"出位"的可能;而参考司法实践对位置商标现实需求及诸如美国、日本及台湾地区已存相关法律规定,我国位置商标存在乃应时之需。我国应整合现有商标体系,将位置商标纳入非传统商标类型,进而进而统一对其功能性审查(尤以单一颜色商标为重)与显著性审查,以此实现法律体系内部自洽,维护有序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5.
高雪 《法制与社会》2012,(18):59-60
我国商标法目前尚未确立防御商标概念,但在商标注册实践中对于商标权人注册防御商标并未给予否定。其他很多发达国家在其法律制度中明确规定了防御商标制度,例如日本等商标法。如何才能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品和服务上进行防御保护是中外企业所关注的问题。本文试以"鳄鱼"案为研究对象,并结合中日防御商标制度对比分析,以期对我国商标法中防御商标制度的引进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百家湖案"来分析地名商标的特性:即显著性的缺失,由于地名的特殊性所以对于地名商标的保护相对于非地名商标来说,保护的力度要弱一些,也正是由于地名商标的特殊性所以要允许非商标权人一定情况下的合理使用。这是对地名商标从理论上进行的分析。任何理论的研究都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所以本文最后把对地名商标的理论研究应用于对本文所举的案件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立法的脚步永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虽然理论上对于商标表彰功能研究甚少,立法中也并没有包括该项功能,但在司法案例中已经暂露头角.Gucci状告森达一案中法院引用商标的表彰功能作为判案的依据,在理论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学者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商标表彰功能,并对于该理论的去留问题展开了剧烈的讨论.在本文看来,无论是从立法、司法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考虑,商标表彰功能都应该作为法院判决侵权的一个依据,应该被立法所确定.  相似文献   

18.
邓宏光  周园 《知识产权》2008,18(5):59-64
"谷歌"案和"百度"案同属搜索引擎商的商标侵权纠纷,判决结果却截然相反,这反映出我国实务界对此类新型案件的认识存在严重的分歧.搜索引擎商不应因客户将他人商标作为竞价排名的关键词而构成商标直接侵权,但如果它明知或者应当明知客户的网站侵害他人商标权却仍然提供竞价排名服务,将构成侵权.在处理搜索引擎商的商标侵权案件时,共同侵权理论存在明显的不足,我国有必要引入商标间接侵权理论或对知识产权共同侵权作出修正.  相似文献   

19.
"傍名牌"是指将与他人知名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注册为企业名称,并使用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的行为.傍名牌案件中,主要涉及四个法律关系主体,即商标权利人、傍名牌的公司(许可人)、制造商(被许可人)、销售商.  相似文献   

20.
以"浙江蓝野酒业有限公司诉上海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一案为切入点,探讨商标反向混淆的基本理论问题.通过介绍国外反向混淆标志性案例,论证禁止反向混淆的正当性,指出反向混淆案件中认定侵权的特殊性,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