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经济犯罪概念界定的传统思路是以“犯罪”作为定义的中心词,通过“经济”予以限定,明确哪些犯罪因为与经济相联系而成为经济犯罪;新思路则是以“经济”作为中心词,通过“犯罪”予以限定,明确哪些经济活动与犯罪相联系而成为经济犯罪。采用新思路,可以把经济犯罪的概念简单归结为产生严重的负外部性,进而触犯刑法的经济活动。相对于传统思路下的概念界定,采用新思路所完成的概念界定更有利于明确经济犯罪概念的外延。这有利于对经济犯罪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经济犯罪早在1872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预防与遏制犯罪的国际会议上,英国学者希尔(E、C、Hiu)在他的《犯罪的资本家》学术报告中,首先提出经济犯罪这一概念,但未引起与会者的重视。直到1939年美国的犯罪学家苏者兰(H.E,Sutherland)提出“白领犯罪”之后,经济犯罪才作为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时至今日,在犯罪学界、刑法学界乃至各国司法实践中,对  相似文献   

3.
“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是邓小平同志“两手抓”思想的重要内容。回顾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工作情况,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降格处理的倾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与在打击经济犯罪执法工作中的诸多误区有着紧密关联。这些误区,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对经济犯罪打击力度和强度,也是下步工作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误区之一:“无碍治安稳定大局”——失之偏颇的观念这种“无碍论”认识主要是受传统犯罪分析思维模式的影响,基于与其他刑事犯罪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以为经济犯罪发案数量少、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型经济犯罪是与传统经济犯罪相对而言,是指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以前“很少见的”、“新出现”的经济犯罪。研究这些犯罪所侵犯的客体,对于明确界定亡与其他犯罪的界限,切实有效地打击经济犯罪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文章探讨了15种新型经济犯罪所侵犯的客体。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犯罪中,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是当前较为活跃的经济犯罪之一,随着经贸活动的深入发展,出口政策的逐步完善,参与贸易的国家、企业、公司的急剧增加,骗取出口退税的犯罪则可能向更高的层次、更广的领域和更大的规模继续发展。由于此类犯罪是由不同的犯罪主体在不同环节组成的“犯罪集合体”,其犯罪过程和形式较复杂,因此,各级司法机关在严厉打击此类犯罪的同时,还应分析其侦查难点,研究相应的对策,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职务类经济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滥用职权.由于职务类经济犯罪的复杂性,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在认定职务类经济犯罪时,应当注意其犯罪主体是一种复杂的特殊主体,正确区分“国家工作人员”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并且把握好共同犯罪中主犯与从犯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经济犯罪,是近年来严重危害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犯罪类型。经济犯罪具有同以往的传统犯罪不同的显著特点,其犯罪过程的专业化、手段的智能化及表现的复杂化,给此类案件的查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刑法实施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对此类案件的追诉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对当前比较严重的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8.
经济犯罪是一新兴的犯罪领域 ,所涉及的经济生活及生活事实较为复杂 ,很难有一致的评价标准 ,因此 ,在经济犯罪的界定上也相当困难。此外 ,经济犯罪不同于传统刑法 ,而系属于超个人法益的整体经济秩序的危害或侵害 ,所涉及多样性 ,尚有许多不法行为 ,至今都没有刑法规范。且刑法处罚于可能随着行政法规或经济法规的制定、修正或刑事政策的改变而有所变动。有些原来应受经济法规处罚者 ,将来可能不受处罚 ;原来不受处罚者 ,将来亦可能受到处罚。因此 ,在经济犯罪这一领域、实在有较多值得吾人加以探究之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对于与税收有关的犯罪有着不同的称谓,如“危害税收征管罪”、“税收犯罪”、“税务犯罪”、“涉税犯罪”等,其中“税收犯罪”更能突出该类犯罪的客体相同或相近似的“罪群”特征,且这一称谓已经约定俗成。税收犯罪是经济犯罪,同时也是法定犯罪。根据犯罪的客体,我国当前的税收犯罪可以分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直接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间接危害税收征管的犯罪(发票犯罪)和税收渎职犯罪四大类。  相似文献   

10.
反毒品犯罪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严厉打击”并没有带来毒品犯罪的必然减少。“严厉打击”理念下反毒品犯罪存在许多缺陷,需在反毒品犯罪问题上进行理性选择,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我国反毒品犯罪的立法,提倡综合治理,实现反毒品犯罪的战略执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倡导反毒品犯罪的“全民战争”。以实现禁绝毒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涉众经济犯罪是涉及众多不特定受害群体的经济犯罪。涉众经济犯罪成为经济犯罪中的多发案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和呈现网络化趋势,大案要案突出,打击后挽回损失较少,适用法律困难。整体上涉众经济犯罪具有参与人数量众多,犯罪涉及社会面宽,极具隐蔽性,犯罪手段复杂多变,犯罪领域时代特征较突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万事万物的存在,总是有自己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没有自己的空间位置和时间的运载的流动了,就标明这个事物已经不存在了。“犯罪”也是万事万物中的一种事物,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的形式。犯罪的世界同其他任何一种世界一样,同样是一个由时间和空间形式为载体的世界。因此,我们要探索犯罪运动的规律,就不仅要从犯罪的本体去探索,而且还要从它的载体去探索,即还要从时间去探索,从空间去探索。我们知道,犯罪源流理论,从载体的角度来看,乃是从时间的运动上去探索犯罪规律的一种理论。我国储槐植教授的“犯罪场”理论,从载体的角度来看,乃是从空间的位置(范围)上去探索犯罪规律的一种理论。然而时间和空间都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缺一不可的形式。空间的静态形式与时间的动态形式的“静”“动”统一,才构成了每一个体事物的生命形态。犯罪个体也同样是由空间的静态形式与时间的动态形式在对立统一中的生命形态。所以我们有必要把犯罪的时间理论与犯罪的空间理论“合二而一”来进行研究,并且称这一理论为犯罪的时空理论。当我们用这一理论去研究经济犯罪时,则称经济犯罪时空论。经济犯罪个体  相似文献   

13.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经济犯罪,具有广泛性、后果严重等特征。该类犯罪的生成机制主要源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如金融体制不够健全、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打击不到位、犯罪成本较低以及参与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盲从、投机心理严重等。对此,预防和应对涉众型经济犯罪需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消除社会冲突,发现、解决社会矛盾,不仅在金融政策上要“疏”、“堵”双管齐下,还要利用典型案例,做好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宣传和心理预防工作.加强预防和控制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情报信息工作,建立健全严格的事件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增强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力度,加大犯罪成本,把打击、防控涉众型经济犯罪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构筑有效的涉众型经济犯罪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
经济犯罪原因解释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经济犯罪的产生原因,一直是犯罪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国外特别是英美法系国家解释经济犯罪原因主要理论有理性选择论、差别接触论、力量和诈欺犯罪的一般化论、整合解释论和无规范理论等。其中无规范理论适应了解读经济犯罪产生、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即经济犯罪在事实上是个人和经济社会所不可避免的经济偏差行为,只是由于经济形态的改变,而产生了不同形态的经济犯罪。因此,长期以来无规范理论被理论界和实务界作为研究经济犯罪的重要理论之一而被广泛引用。在我国,体制变革为经济犯罪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资本积累的负面效应是催生经济犯罪的原动力。制度冲突和深层次矛盾为经济犯罪的滋生提供了空间,少数权力腐败是经济犯罪的催生剂,改革时期社会心态的浮躁和相对被剥夺感是经济犯罪的重要思想原因,跨国跨境犯罪是诱发经济犯罪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办理中,管辖权、销售金额与货值金额认定、配套行政法规的建立与执法等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应通过统一犯罪认定标准,赋予公安机关更大管辖权;按市场价统一“销售金额”;建立和完善相关行政法规,统一检测标准;以及执法机关加大履责力度,打假打劣并举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领域的犯罪现象越来越普遍。“白领犯罪”一词不断出现在我国法学教科书和有关论文中。那么,什么是“白领犯罪”呢?美国犯罪学家,“白领犯罪”一词的首创者萨瑟兰教授所著的《白领犯罪》一书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 中国台湾刑法学家林山田认为:“萨瑟兰教授的白领犯罪这一定义具有犯罪学和刑事政策上的重大意义。”英国犯罪学家曼海姆认为:“假如有为犯罪学而设的诺贝尔奖的话,萨即可以以其白领犯罪理论而获诺贝尔奖。现将《白领犯罪》一书第一章“白领犯罪问题”译出,以供参考。——译者  相似文献   

17.
走私犯罪是当前经济犯罪中危害最大,影响最深的私罪,本文在分析走私犯罪的新特点后,提出对遏制犯罪各级党政领导要充分重视,建立反走私新体制,加大打击力度三项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犯罪经济学,对犯罪经济加以专门研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与必然要求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犯罪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建立犯罪经济学,还得从经济犯罪说起。古往今来,从一般的盗窃、抢劫、诈骗到杀人越发、图财害命,再到近现代的毒品、武器走私等经济犯罪,就象一条污浊的大河川流不息,时而平稳,时而狂哮,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犯罪如逃汇套汇、假冒商标以及制贩假币、假药谋取暴利等等,象一条条的支流从四面八方涌来.以致于近几年来、经济犯罪的数量、质量和发展速…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犯罪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农民工“自救式犯罪”是指当农民工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或是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他们以犯罪的手段来维护自己正当的权利或权益,是一种具有非法维权性质的行为。农民工犯罪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为相对人确定的犯罪,即犯罪对象为实施先行主动攻击的单位或人,主要是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其犯罪的主要诱因在于客观。二为相对人的不确定的犯罪,即犯罪对象为一般公民,此类犯罪的主要诱因在于主观。农民工“自救式犯罪”为相对人确定的犯罪,即属于第一种表现形式。据统计,“自救式犯罪”是农民工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自救式犯罪”的内容没有完全排它性的界定,主要是财产犯罪,杀伤犯罪、经济犯罪等。  相似文献   

20.
再论"严打"的属性定位与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打”作为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非常刑事策略”,自1983年至今,在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功不可没。“严打”首先体现的是一种“重典治乱”,同时也发挥了刑罚对犯罪的预防功能。“严打”的现实意义在于迅速遏制犯罪势头,其长远价值在于建立起一种严格的执法环境,树立起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的价值理念。在现阶段,开展“严打”斗争仍具有现实意义,但要处理好效益与程序的正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