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西治学目的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星亮 《思想战线》2002,28(5):89-94
中西的学术源流和体系不同 ,治学目的也各有差异 ,西方注重“求知”、“求法则” ,注重探索自然和社会内在的规律 ,构建理论和进行分析 ;中国传统学术则注重“求用”、“求事实” ,讲究立论谨慎 ,言必有据 ,注重研究某一具体事物、现象或事物的特殊性 ,分析其因果关系及变迁过程。中西学术各有所长 ,取长补短 ,互为补充 ,才是中国学术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学报的博,是现行各类高校学报办刊目的所决定了的题中应有之义.学报服务本校科研与沟通校内外关系的宗旨和学校所涉学科的多样化等,注定"博"将永远是学报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学报的专,则是学报提高办刊质量,提升学报学术层次,扩大自身影响,回报社会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意见是,着眼于学报办刊的实际,走博、专结合之路.兼顾博与专的辩证关系,通过文章篇数比例分配来体现博专兼顾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以博促专,以专带博地求取学报特色,突出学报特色,让学报实现双效益.  相似文献   

3.
女性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中的语境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入中国后遇到了完全不同于其理论源头的接受环境。这些接受环境差异包括:一、历史背景的差异,其主要表现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先“破”后“立”,而中国本土则是先“立”后“破”;二、意识形态差异,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中的民主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权思想形成的对照;三、学术背景差异,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以反拨“新批评”的学术革命开始的,而中国本土则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的滋养。这些差异既决定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独特面貌,同时又呼唤西方理论本土化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中国学界把“国际中国学”定位为“学术性的工具”的观念,往往是建立在对我国人文“特定学术价值”的“自我认定”为中心的评价标准基础上的。这在事实上可能导致对“国际中国学”作为一门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学术的本体”缺乏更有效的和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以“日本中国学”研究为例,中国的研究者需要在“文化语境观念”、“文学史观念”和“文本的原典性观念”上,作出深刻的反思,并调整学术视角,保持学术操守,惟学术自重,方能在“国际中国学”的学术中创造出属于中国学者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标准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性质和价值评判上有着重要区别 ,囿于篇幅和笔者的研究范围 ,本文所论及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主要是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一、科学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对于高校的重要性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对于高校的重要性源于科研对于高校的重要性。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有句名言 :“所谓大学者 ,非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何为学术大师 ?就是在某一学术领域有广博知识、专门研究、独到见解、领先学术成果和巨大影响的学者。发表有高水平的论文。出版有高水平的专著 ,这是学术大师的标志和必要条件 ,舍此则只能是一个普通…  相似文献   

6.
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范式变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式”(paradigm ,也译为“典范”)是美国著名科哲学者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 ,192 2 - 1996 )的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核心概念。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库恩理论出发,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范式变迁进行研究,得出形形色色的结论,现综述如下:(一)以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为代表的三种范式共存论。陈教授在《从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范式”变化》一文中指出,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在百余年的发展、演变历程中,作为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公共行政学经历的三次研究“范式”的转换,即从传统的公共…  相似文献   

7.
跨文明研究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思潮,跨文明研究必然表现在多个学科领域,渗透在文化与学术的方方面面。本期我再次约了清华大学王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余虹教授、四川大学蒋晓丽教授及博士生谭佳、王积龙,就“跨文明研究”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余虹教授的论文专就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诗学的不可通约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跨文明比较诗学中不可回避的根本性问题,也正是我多次提出的“异质性”问题。中国与西方文论代表着不同的文明,在基本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和文论话语上是从根子上就相异的(而西方各国文论则是同根的文明)。这种异质文…  相似文献   

8.
唐磊 《人民论坛》2024,(7):24-29
外国研究中国的学术在不同区域发展出不同传统,由此形成四大学术谱系,即欧洲中国学、北美中国学、俄罗斯中国学和日本中国学。在四大学术谱系涵盖的地理区域外,大体相当于“全球南方”,那里中国研究的传统相对薄弱。当下中国学知识生产图景呈现出若干重要特征:一是与“全球南方”中国热和中国研究热普遍升温的景象相对,近年来西方的中国研究有转冷的迹象;二是汉学范式与区域研究范式之间的紧张关系,区域研究范式与社会科学范式之间的纷争;三是在国际学界,社会科学对中国研究成果的关注与吸收依然欠缺。  相似文献   

9.
所谓新自由主义,最初是非常专业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它是对古典自由主义即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人在18世纪创立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加以改造而来的。古典自由主义最大的学术主张就是经济自由,强调市场机制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治安学存在的理论问题与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治安学研究中存在的基础理论问题有三个方面:1.学科发展的历史局限性,包括理论体系的制约、部门办学的制约和学科体系的制约。2.学科基础理论建设不足:研究视角比较狭窄.研究对象模糊,研究内容和学科性质不确定,治安主体比较单一。3.理论建设严重脱离实际:没有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没有充分吸纳学术领域中的新理论。研究视角对于引导学科发展和社会实际治安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治安学的研究视角应具有“大治安”的特点,即具有较大的理论包容性。从社会系统出发探讨社会秩序运行机制的发生、发展、影响及结果。在此视角之下,治安学学科体系应确立社会秩序概念在其研究对象中的核心地位;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靠近社会学,呈现综合性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走实证化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转型,需要建构适合自身伦理文化特征的"现代性"话语,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更能够凸显出"现代性"话语的内生之路。然而,探索我国的"现代性"发展,往往被西方先发的"现代性"话语所遮蔽,似乎被"外缘现代性"发展模式所主导,难以凸显出伦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内在推动力。通过考察传统伦理秩序的演变与"现代性"的生成机理,对我国早期启蒙思想所蕴含的"现代性"萌芽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充分表明中国具有"内生现代性"的伦理文化潜质。尽管这种潜质被西方先发的"现代性"所压制,但经过曲折的发展道路,最终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下,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我国建构出以"内生现代性"为主导的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模式正在成为后冷战时期西方定义中国身份的一个重要话语,以西方对"中国模式"进行研究为代表的"中国模式学术话语"是这一身份建构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西方学术界试图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历史等维度建立中国模式与中国身份之间的关联,以简单而又有明确内涵的"西方中国模式"为中国定义身份。西方"中国模式"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及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认知图式和身份认同叙事。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构建中国的自我身份、解构西方叙事、提升解读中国道路的话语权等方面努力,不断增强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正当性阐释,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3.
吴恒 《桂海论丛》2011,27(1):58-63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我国兴起以来,理论界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研究热潮";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界定问题上,却一直争论不休,先后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观点。近年来,随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二级学科的设立,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提法逐渐被理论界认同。但即使如此,有其特定内涵和外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仍不应舍弃。  相似文献   

14.
"Do a Google news search for‘vaccine diplomacy’:All the top results are about China.Do a Google news search for‘vaccine solidarity’:None of the top results are about China."This is what Carlos Martinez,a Londonbased social commentator,wrote when he retweeted a report by the Guardian newspaper that had"vaccine diplomacy"in the headline.  相似文献   

15.
本文紧密结合“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中关于民族经济的调查 ,提出当前 ,更须紧紧抓住西部大胆开发的历史机遇 ,开拓创新 ,加强民族经济这个重大课题调研 ,加速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战略已正式开始实施 ,但“西部开发”并非中国之“专利” ,很多国家都有“西部开发”史。所以 ,借鉴国外成功之经验 ,吸取国外失败之教训 ,将会使我国的“西部开发”顺利进行 ,少走弯路。通过比较中外“西部开发”之措施 ,作者发现 ,私权在“西部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拉美陷阱”看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建良 《桂海论丛》2005,21(3):28-30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拉丁美洲国家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国家陷入"拉美陷阱"而不能自拔.研究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吸取其经验和教训,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People's Daily: The point of "China's responsibilities" is to describe China as the original cause of world economic imbalances, blaming China's inaction in stimulating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