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广州市外来工子弟学校青年教师的城市融入和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后发现,这群青年教师无论在生活、就业还是身份认同上都与“农民工”无异。他们在户籍、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工作任务重、工资待遇低、缺乏社会保障、教师职业权威被削弱,本文称之为“教育农民工”。调查还发现,现行教育体制和户籍制度的“双重排斥”是导致外来工子弟学校青年教师社会融入程度低的根本原因。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可从保障外来工子弟学校青年教师的劳动权利、社会权利、发展权利三方面入手改善其生存状况,促进其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城市外来工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试图利用“珠江三角洲外来工的职业病调查”的统计数据 来探讨进城外来工与政府二者之间的不对称关系 ,将外来工的社会弱势地痊、政府管理职能的缺失置于不平等的二元社会结构来考虑 ,进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假设 :外来工的社会弱势地位与政府管理职能的缺失高度相关。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珠江三角洲外来工职业病患者展开的 ,课题组一共发放问卷 6 9份 ,其中回收有效问卷 6 8份 ,被调查者基本上是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和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的职业病患者 ,其中有极个别的的是广州市职业…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进入城市工作的动机各有不同,经过一段时间城市商品经济的薰陶,工业化浪潮的洗礼,面对多元的世界,这些城市的外来工将会是怎样选择的呢?这大体上可归纳为五种选择: 一、创造命运,涅槃再生“跟命运搏斗.”一位外来工如是说.经过城市、工厂生活的锤炼,一部分外来工的思想日趋成熟.当初他们是以追求独立的生活、体现人生的价值来到城市、进入工厂,希望从此自主自立.在工业化生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公共政策转型的社会背景下,经济因素和外来工家庭因素是影响其子女在城乡之间进行就读选择的重要原因.外来工子女在城市就读的制度方面的"硬性壁垒"已经转化为经济支出的"软性壁垒",外来工子女进入城市上学的成本是留守在农村的两到三倍,进入城市的外来工子女比留守在农村老家更容易失学.  相似文献   

5.
安凡所 《求索》2012,(10):176-178
本文以全球代工体系下的企业和外来工行为模式为出发点,构建一个系统模型框架,研究外来工权益受损和保护缺位的内在机理。市场结构方面,资本可转移性和劳动的高流动性决定了双方契约关系的短期性,劳资关系表现"相对弱资本"和"绝对弱劳工"的单方机制;外部治理方面,GDP竞争使地方政府具有偏向资本所有者的激励,而户籍分割使得地方政府缺乏保护外来劳工的责任机制,市场力量和规制弱化导致劳动关系紧张和劳资冲突激化。本文进而分析了外来工权益受损、保护缺位的后果,探索和谐劳动关系与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常州市青年外来工幸福感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职场的满意度,工作压力,工余生活等方面对常州市80后、90后外来工的幸福度进行调查,发现他们中的50%对收入比较满意,55.5%对工作环境比较满意,84%与同事关系比较融洽,但所在企业普遍缺乏文体设施,很少组织工余集体活动,心理健康工作接近空白,青年外来工工余生活单调乏味.对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幸福感与学历成反比,学历越高者感觉工作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7.
乞讨是指脱离主流社会生活,以自己现有贫苦经历或生活困境对社会倾诉,或通过街头卖艺等手段换取生活所需财物的行为,分为求助型乞讨和牟利型乞讨。通过对城市乞讨行为的结构加以辨析,分析了城市乞讨行为的原因及管理困境,提出应当从政府宏观层面、职能部门层面和社会群众层面进行完善管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城中村,总体来说,目前关注生存在其中的外来工二代的文献和著书比较少,其中关于其全方面生存与发展情况的阐述更是缺乏。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村很可能是全国最早的一个城中村,对生存其中的外来工二代开展调查与研究的意义重大。调查发现:城中村内脏乱现象严重,外来工二代成长环境令人担忧;父母无暇照顾子女,外来工二代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政府关心力度不足,外来工二代发展受到多级约束等,这些情况不容乐观,建议从六个方面给予帮助,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比较成都及深圳青年购房者购房后在主、客观两方面对现实生活质量的感受,试图从中发现影响城市青年购房者生活质量的"经济外"的影响因素.笔者呼唤政府从政策、制度的层面为青年购房者创造和谐、健康的发展条件,也希望社会从正向的、积极的方面激励青年购房者面对现实生活的"痛苦与快乐"、"重负与责任"、"压力与动力"时多一分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10.
金文哲  柏维春 《求索》2014,(7):33-37
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维层面的诱发因素,直接导致在目前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市环境全共事件的频发。通过更新地方政府城市治理理念,转变城市治理方式和全面提升地方政府城市治理能力等具体治理策略的落实,不仅可以有效化解相关领域冲突导致的社会信任危机,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新时期提升地方政府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青年移民群体包括两类人群,即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他们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心理层面的城市适应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但适应程度上存在差异,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城市适应相对更好。青年移民城市适应的阻碍因素主要有不合理的社会管理制度、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城乡两种文化的冲突、青年移民社会资本的不足等。扫除其城市适应的阻碍因素,推动青年移民的市民化,政府有责任改革不合理的社会管理制度、构建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扩大就业、完善薪酬增长机制,移民自身也要积极整合两种文化、扩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2.
外来工子女教育支持的社会工作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工子女的教育支持不仅需要刚性的制度措施,更需要配置人力资源进行协调运作.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进行外来工子女教育的政策倡导、开展外来工子弟学校的社工辅导、促成外来工子女的社区融入.因而,为解决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应构建政府与专业社会工作体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正一、城市文化的具体含义城市文化是指具有城市特征的文化模式,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结合而成的复杂整体,及其在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活动中的反映。城市文化也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格局、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人居环境等物质空间环境;二是非物质的城市风俗、习惯等,以及作为每个城市成员所形成的一些能力和习惯。吴良镛先生认为,可以将城市文化分解为下列层面:物质层面:属于城市文化的表层,  相似文献   

14.
从“生存”到“发展”——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我们在广东的一个镇村对700余位外来务工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青年外来工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并逐渐从基本的生存型转向了发展型。本文认为,这种转变来自于外来工生命历程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在政策层面,本文建议向外来工提供多元的、全方位的、切合实际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5.
民生是一切发展的终极追求,居民是民生的直接体验者,研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民生"理念的感知将为制定旅游民生效应评价体系提供重要参考,并有助于政府和旅游企业真正落实民生导向的旅游发展。本文应用扎根理论研究居民对"旅游民生"理念的感知,主要研究结论有:(1)旅游地居民对"旅游民生"理念的发展期望远大于现实体验;(2)居民对"旅游民生"理念的发展期望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经济保障、生活质量提升、社会融入及自我发展能力等4大方面,其中,生活质量提升最受关注;(3)居民对"旅游民生"理念的发展期望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14个小范畴,其中,在休闲选择、基础设施、就业机会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较为强烈;(4)居民对"旅游民生"理念的发展期望具有显著的"公平与尊严"诉求色彩。  相似文献   

16.
进入城市生活的失地农民会出现某些心理不适,具体表现在居住环境变化、生活成本高涨、就业不足与保障不到位等导致的焦虑与抵触、失衡心理;同质性社会交往产生的封闭自卑心理;市民角色意识缺失与城市认同感欠缺等。心理不适的产生分内外两个因素,内部因素与失地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生活习惯有关,外部因素与市民文化传统以及城市居民的排外、歧视有关。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从物质层面做好就业与保障工作,从文化层面扭转不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以及从心理层面构建心理调适机制来实现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  相似文献   

17.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正在助推“数字工匠”供给侧改革。当前数字化人才供给存在“数字工匠”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和配套欠缺的难题。通过分析内外影响因素,提出需从政府层面发挥数字化人才服务与监管作用、在高校层面创新数字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企业层面重视数字化人才引进及培育三方面着力,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工匠”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8.
报告了2013连氏中国城市服务型政府指数及其调查结果,并对构建和完善服务型政府提出了对策建议。基于25958名公众和5552家企业的随机抽样电话调查,结合相关统计数据,本文揭示了中国36座主要城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有待改善的领域,如公民视角的住房与物价、就业服务、环境保护、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企业视角的金融、人才、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及企业参与、企业信息服务和政府效能等。本文还对2010-2013年的连续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各城市都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多个领域取得改进,且城市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19.
低碳生活是当代许多国家积极倡导的新型生活模式。中国政府也在湖北等地开展了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本文以武汉居民低碳生活行为现状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探讨了居民低碳行为与意识现状以及政府的管理现状,结果表明,政府在城市低碳生活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政府为中心,政府、企业、居民三位一体的低碳生活管理模式,以期为武汉市低碳产业发展、低碳城市建设、低碳生活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广东外来工子女犯罪原因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锡涛 《前沿》2009,(1):136-138
广东外来工子女犯罪问题近年来日益明显,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一个在生活、教育环境相对特殊的群体,其犯罪主要有机制的缺陷、教育的不足、不良环境的影响,又有家庭教育的缺位等。如何预防和减少外来工子女的犯罪,既需要进行体制上的改革,又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对外来工子女的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