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古代罗马共和国宪制探源——世界第一次立宪主义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古代罗马共和国宪制的渊源、构建和理论蕴涵的探讨 ,试图揭示其宪制成功运行的内在“制衡”机制的原理 ,并对其宪制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和所创制的诸多原则进行研究 ,阐明罗马共和国作为世界古代的一个政治实体 ,存在了 50 0年 ,无愧是肇端于希腊人继之由罗马人充实和发展的世界第一次立宪主义的实验。这一范例 ,对现代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发展成为“立宪民主制”即人民享有对国家事务和政治参与的权利 ,同时国家权力也受到有效制约和控制的宪政体系而言 ,其历史效应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2.
古罗马共和国民主体制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荧 《政治与法律》2003,(4):144-149
古罗马共和国的民主体制起源于晚期氏族社会的原始民主体制和当时的社会改革。早在处于原始社会状态的王政时代后期,古罗马共和国民主体制中的重要机构——元老院和森都里亚大会的形式就已出现。进入共和国时代后,元老院和森都里亚大会继续得以保留,同时又出现了古罗马共和国民主体制中的另一个重要机构——特里布斯大会。这些机构通过不断的社会演变和职能转换与调整,逐步成为古罗马共和国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其各自内部形成了一套民主决策程序,而它们之间及它们与一系列负责行政事务的高级官吏之间,又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最终,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改革的成功,古罗马共和国的民主体制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3.
一、所有权与债权相互渗透的趋势所有权概念起源于罗马的“dominium”一词,根据西方罗马法学者的看法,“domirtium”一词是在罗马共和国晚期出现的。有人认为它是由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法学家瓦鲁斯(Alfenu s varus)创设的,亦有人认为它是由奥古斯都时期的法学家拿比奥(Labeo)首次使用的。①无论如何,在“学说汇纂(digest)中还没有发现这  相似文献   

4.
对立宪主义可以从纵向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哲理分析。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政治哲学中的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对立与互动,为近代立宪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前期的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科学方法论所引发的理性主义促成了政治个体主义的产生,进而形成了以英国、美国、法国为代表的早期立宪主义政治哲学。在英、法两国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背景下,经过各种新兴思潮与立宪主义的相互激荡,19世纪的欧洲立宪主义哲学开始走向成熟,贡斯当、托克维尔、密尔等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5.
一、世界两大公证体系的比较 公证制度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起源于古代罗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6世纪,为适应当时商品交换的需要,在罗马共和国出现了一种称为"诺达里"的家庭书记,专为主人办理法律文书事务.到了罗马共和国末期,由于罗马法的繁杂和处理法律事务的需要,"达比伦"一专业法律代书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项焱 《法学家》2004,(2):145-151
罗马宪制对西方宪政的影响历来被法学界忽视.西方宪政理论的最早起源虽在希腊,但其制度的最早起源却在罗马.这种由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种成分混合而成的宪政体制,经过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直到共和国末期才最终定型.本文在对这三种成分及其发展的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罗马宪制至少在四个方面对西方宪政制度具有影响,即在实践中完善、法治、制衡和限权.  相似文献   

7.
"文革"十年的痛楚,让中国共产党人痛定思痛,从反面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性。"是县委大还是宪法大?"一位普通农民三十多年前的惊天一问,引起了共和国的巨大震动。18天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农村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如何以法制手段确保共和国的正确航向?中国再次迎来了庄严的立宪时刻。  相似文献   

8.
从法律的角度看,人民大会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选任领导人、立法等国家重要权力,但人民大会的权力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受到多重因素的限制.而由于人民大会制度发端于王政时期,于帝国时期影响力有所衰落,因此本文选择罗马共和国时期较为成熟的人民大会制度进行其权力限制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堪称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国家。不过,其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娱乐等众多领域所拥有的庞大影响力,多年来也一直领先于世界。此外,虽然其立国仅200余年,却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宪政立宪共和国。  相似文献   

10.
罗马在共和国中后期,占领了庞大的领土,为了方便罗马对地方的管理,新的领土被分为若干行省。旧的罗马共和城邦制度能否同治理庞大国土的需要相适应,关系到这个由一个城市统治的广大帝国能否维系。在行省管理过程中,罗马原有的公民权制度成功的推广到各个行省,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罗马公民权对于行省居民的价值,以及行省的罗马公民的职业及其对于罗马管理行省的作用,以期从另一种角度更好的观察罗马的行省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古代罗马自建城之后,经历了英雄主义的王政时代、内部城邦繁荣发展的共和国时期和独裁专制统治的帝国时期,建构了特殊的宪政体制及有效的政治统治机制。本文首先通过描绘这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分析了罗马宪制得以实现的基础,并通过对古代罗马不同时期的宪制做了详述,试图对古代罗马宪制的独特宪制和社会法律秩序进行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12.
法治领航共和国命运之舟 千年帝制,一朝变幻。 晚清时期的血雨腥风,开启了从皇权帝国到民族国家嬗变的序幕,也让国人踏上了制度创新与法治求索的漫漫征途。然而,无论是清未的戊戌变法、仿行立宪,还是民国时期的政党政治、宪制探索,都由于缺乏稳固的政权基础而陷入绝境,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才为重塑法治奠定了根基。虽历经艰辛与曲折,法治终成领航共和国命运之舟。  相似文献   

13.
徐国栋 《清华法学》2013,7(3):46-56
罗马建立共和以后的二百余年,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平民要求打破贵族对政治经济资源的垄断,先后发动了五次撤离运动,逐渐实现了自己的斗争目的。撤离运动是非暴力不合作斗争的表现形式,它要求斗争的双方都具有足够的理性精神。平民方面和贵族方面都曾有暴力斗争的想法,但最终都放弃之。在斗争中求合作,善于妥协,构成罗马共和国迅速崛起的原因。罗马平民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现代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先祖。  相似文献   

14.
十二铜表法     
<正> 十二铜表法,亦称“十二表法”。公元前五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颁布的法律。相传这一法律刻在十二块铜牌上,故名。公元前450年,先由十人团制订出十表,翌年,又补充两表。是已知的罗马法的最古成文法,全文没有流传下来,其内容只能从古罗马诸家著作中得悉。是当时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平民想用硬性立法限制贵族的专横,但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生活》2014,(13):56-57
正回首世界历史,我们发现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兴亡会像罗马帝国的兴亡那样,表现出一种与法律的盛衰如此息息相关的关系。早在罗马立国的初期,罗马的公民们,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曾普遍地对公民的权利、对法律的正义怀有一种深深的敬意。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近700年。后来,当罗马从原先的共和国变为帝国,当大量的金钱财富与奴隶美女滚滚流入罗马后,罗马社会便开始急剧腐败,社会失去了原有的公平观念和法治精神,又先天  相似文献   

16.
完善我国立宪技术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宪技术的完善是我国现行宪法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立宪技术的完善又涉及多方面的问题。我国宪法的频繁修改固然与许多因素有关 ,但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立宪技术的不完善。这种不完善集中表现在立宪目标、立宪导向、立宪语言 ,以及立宪附带技术等方面。从我国实际情况而言 ,立宪技术的完善应当着眼于明确立宪目标和任务 ,协调政治任务与宪政目标之间的关系 ;对于涉及宪法根本性的问题应作具体规定 ,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完善立宪附带技术 ,建立司法审查机制以及正确处理好政策与立宪的关系 ,实现政策指导与制度完善的有机结合等方面 ,并通过立宪技术的完善 ,使我国宪法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通过对格利高里七世改革前后的罗马天主教会的状况、性质进行一定的对照,结合他的改革措施,来说明这次改革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巨大影响——使其从一个分散的,和封建势力混杂的不严密的组织转变成一个类似于近代国家的强势的中央集权制的共和国。  相似文献   

18.
姜朋 《北方法学》2010,4(3):43-52
"罗马法"本是罗马王国、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各时期法律的总称,但后世法学家却往往习惯于将《民法大全》当作罗马法的全部。《民法大全》于公元6世纪在君士坦丁堡成书时,西罗马帝国已然落入蛮族之手,《民法大全》在施行了数年后,亦被遗弃,直到11世纪才重见天日。在罗马,存在着远比《民法大全》更古老的法律。为了避免将罗马法"平面化",诚有将罗马法相关文本的研究置于其成书的特定时空,即在特定的历史氛围和地域场景中加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审计风暴”所揭示的不过是大量问题的冰山一角,更应当引起我们严重关注的,是隐藏在冰山底下理念上的误区以及制度与体制上的诸多漏洞。中国正走上立宪主义道路,理应在立宪主义视野下对传统审计理念予以革新。而面对“审计风暴”这样重大的宪政问题,立宪主义也有必要作出民主立宪、法治立宪和财政立宪等方面的回应。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公地大部分由贵族成员自由地占据和利用,被称之为"占据地",在其基础上随后产生了公地利用制度的多元化。除了占据地之外,罗马市民尤其是平民阶层还可以通过"殖民地分配"或"按丁分配"这两种基本方式从城邦获得私有土地。这一时期护民官代表平民提出多份分配公地的"土地法案",如《卡西乌斯土地法案》与《将阿文蒂诺土地收归国有的伊其利法》等,但大多数法案由于没有得到贵族元老院同意而无法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