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宇 《法制与社会》2010,(34):367-368
言论自由是一个国家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对于维护宪政秩序和保障人权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一项权利的行使往往会与其他权利出现竞争利益的冲突,而言论自由的行使往往也会涉及侵害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以及国家安全权等。但个人言论自由对他人言论自由的侵害(即言论自由的自我摧残)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本文通过揭示言论自由自我摧残的原因,方式以及危害,从而反思国家法律关于言论自由的规范与限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的"焚烧国旗案"(Texas v.Johnson,1989)的细致解读,展现了美国宪法判例中将"表达性行为"也纳入言论自由保护范畴所引发的一系列法律和政治难题,由此成为自由派和保守派的争论焦点.就法律问题而言,最大的争议在于最高法院对州政府使用"治安权"来干预与言论有关的行为应当采取怎样的审查标准.这些法律技术的争议反映了自由派与保守派对言论自由的不同政治立场.自由派把言论自由视为美国宪法的最高价值,因此对任何限制言论自由的行为必须采取严格审查,而保守派看来,国旗应当理解为公民宗教,超越于思想市场的范畴,不应采取严格审查标准,而应接受人民对这些问题的朴素看法.这样的争论涉及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的根本困难,以及美国信念在自由主义问题上陷入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国际人权条约和各国宪法所确认和保护的基本人权之一。《世界人权宣言》是第一个直接承认并保护言论自由的国际文件,之后许多重要的国际或区域性人权条约都有关于承认并保护言论自由的大致相同的规定。[1]对于言论自由的保护也直接体现在各国宪法中,几乎所有国家的宪法都在其文本中明确  相似文献   

4.
一言论自由是指以语言形式表达意见的自由;出版自由是指以文字形式表达意见的自由。由于出版是实现言论自由的原始的和普遍的方式,所以,人们往往用言论出版自由来表示言论自由的所有方式。公民行使言论自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广义上讲,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绘画等自由。“言论出版自由”的最早倡导者,西方公认是英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约翰·弥尔顿。他在1644年向英国议会所作的《论出版自由》的演说词中,最早提出了关于言论出版自由的著  相似文献   

5.
作为宪法确立的公民基本权利之,言论自由是保障民意畅达的重要途径。除刑法规范的失当言论之外,公民对自身观点的表达不受有罪追究。《刑法》第246条关于诽谤罪的规定,即是刑法存保障公民名誉权的同时.通过对禁止性言论的范围设定以保障公民最大程度地行使言论自由。然而,新近的司法实践表明,政治权力的张扬使得诽谤罪成为公权力者打压言论自由的借口,  相似文献   

6.
言论自由在自由与权利体系处于基础地位,享有优先性。言论自由对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西方哲学史上关于言论自由的意义及言论自由的道德与法律边界有一些经典的表述。允许人们发表非主流观点甚至不正确的意见,以及政府的信息公开等都是言论自由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杨钊  皮立城 《法制与社会》2012,(17):132-133
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关于这种基本权利是否应该受到限制则存在两种立场——绝对主义立场和相对主义立场。本文结合言论自由的发展历史对限制言论自由的这两种立场进行评述,并谈谈对限制言论自由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王少 《法制与社会》2011,(17):285-286
各国关于言论自由的学说繁多并已形成科学的体系,但时至今日它依然是一个具有重大实践价值的课题,尤其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言论自由的表达和限制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如何在网络上行使言论自由权利,如何规范网络言论自由的范围和限度?在网络的特殊环境下,言论自由与其他权利或者公共利益出现冲突时应该怎么解决?这都是网络时代值得我们思考研究的问题。本文从言论自由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入手,通过案例分析言论自由在网络上的新表现,并根据网络言论自由限制的层级划分和原则体现,结合我国实际来探讨网络言论自由限制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西方社会自17世纪始就开始了对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的探讨。这些思想主要集中在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论自由》和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的《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另译《言论自由与民主》)等经典书目中。三约翰(如果加上约翰·洛克的《论宗教宽容》则是四约翰)及其经典著作,构成了一条“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宪法第一修正案→政治自由”的完整而清晰的发展线索,形成了西方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体系核心。可以说,三约翰的思想在内容和基本理论精神上存在着一脉相承的谱系关系,但又有着学理上和和实践中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从有害网络言论的社会危害性来看,部分危害严重的网络言论有刑法规制的必要。但必须从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公民言论自由权的保障要求、网络言论的危害程度要求划定其处罚边界。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具有积极意义,但其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存在着侵犯公民言论自由权的危险,而且其关于网络言论型诽谤罪“情节严重”的细化规定也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1.
网络言论自由是宪法所保障的公民言论自由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在于交流便捷、促进信息透明化,促进自由、追求真理,深化民主,打击腐败等,但是,网络言论自由对于公民权利和政府的公共管理造成一定的冲击,对网络言论自由的管制应当遵循公共利益原则、最小限制和事后限制原则、衡平原则和明显而且紧急的危险原则。中国目前关于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还不完善,建议制定完善的法律来保障公民的网上言论自由,对现存的法律进行梳理,对于涉及到网络言论自由的规定重新进行界定,依法保障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2.
言论自由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历来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并受到积极保护。但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发生以公民涉嫌诽谤政府为由侵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行为,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相关案例从言论自由和诽谤罪的定位及两者之间的界限,探讨保护言论自由及言论自由权的界限问题。  相似文献   

13.
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言论自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了新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公众人物,如何理性地行使言论自由权,引导和教育普通大众,已经成为理论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出发,从哲学的视角解读言论自由的深刻含义,并立足现实背景分析公众人物理性行使言论自由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维杰 《法制与社会》2013,(35):171-172
网络传播中的言论自由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重要理念和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受到民众的推崇,另一方面,就网络传播中的言论自由而言,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因为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和网络的“双刃剑”特点,对网络传播中言论自由的保护和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举国上下,正在开展宪法修改草案的讨论。宪法草案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完全顺乎民心,符合国情。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包容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原则,作了切实明确的规定。这里仅就关于言论自由、学术民主的规定,谈一点意见。言论自由是人民起码的又是最重要的基本民主权利。每个公民行使任何一种权利,无不贯串着言论自由。在我们国家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他们有权管理国家的事务,发表政论,从事科学研究,学术讨论,文艺创作,等等;依据各自的  相似文献   

16.
黄健翔曾在博客《丑话说在前边》一文中提到,杜伊把“国家队首席跟队记者”“搞成了宫外孕”,并称“因为我现在是个体户,不用代表单位领导主管部门权威,可以充分享受关于中国足球的言论自由”。  相似文献   

17.
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自2008年至2016年共有103份在法院说理与判决部分提及“言论自由”的民事判决。从对这些民事判决的分析可以看到,法院在对言论自由条款的解释中,在言论自由的界定、价值、法律边界、判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尽管在利益衡量具体方法的选择以及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边界确定等方面确实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但法院的这些努力无疑对确定言论自由条款的含义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为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释宪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论美国商业言论的宪法地位--以宪法第一修正案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娟  田雷 《法学评论》2005,23(6):105-112
商业言论一般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取交易机会而提议进行商业交易的言论。关于商业言论是否属于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护的言论自由,从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相关判例来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立场大致上经历了从绝对排除到绝对保护再到中等保护的转变。至今,商业言论已经被纳入言论自由的范围,但其受保护的程度仍然弱于政治性言论。商业言论对于市场经济运作和言论自由制度的积极作用是商业言论宪法保护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言论自由同样也存在其必要的限度,要厘清言论自由保护的限度问题我们就必须搞清楚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言论自由与其他权益的冲突与平衡问题,并了解几类受到严格限制的低价值言论。  相似文献   

20.
网络言论自由是言论自由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延伸,是宪法所保障的一项基本公民权利.它极大地丰富了传统言论自由表达的形式,拓展了人们表达言论自由的空间.由于网络技术起步较晚,我国对于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与限制的价值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法律制度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