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韩冰 《前沿》2005,(3):115-122
在几千年的法律发展史中形成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是世界法律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中, 中国的法律文化表现出了其不相适应的一面。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筑法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从传统法律文化向现代法律文化转化, 是当前中国法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继承发扬传统法律文化、借鉴吸收外国法律文化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三个方面, 对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化构建问题作一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韩冰 《前沿》2005,(2):124-130
在几千年的法律发展史中形成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是世界法律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中, 中国的法律文化表现出了其不相适应的一面。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筑法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从传统法律文化向现代法律文化转化, 是当前中国法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继承发扬传统法律文化、借鉴吸收外国法律文化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三个方面, 对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构建问题作个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对当前法律文化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化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要对传统法律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积极学习借鉴西方的优秀成果,培育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现代化先进法律文化,从而推动构建现代化的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结合了公法文化和礼律,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法治价值理念。要挖掘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质资源,结合实际优化创新,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律制度体系,实现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当代价值。让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现代法律精神合理"对接",注重"本土化"吸收,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扬我国传统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建设意识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冲突的一面 ,又有互补的一面。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 ,批判抛弃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化建设意识形态需要的消极成分 ,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能弥补现代化建设意识形态缺失的积极因素 ,融汇中西文化的优秀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会焕发为新的生机 ,现代化建设意识形态会更加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任何国家的政治文化都是其历史发展的积淀和凝聚,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当前我国新型政治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务实、重民、伦理的特性,显现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两重影响,从而使其具有进行现代化转换的合理性。整体批判性剥除消极因素和腐朽成分,局部创造性转化积极因素和精华成分,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实现现代化转换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尤其是法制现代化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追本溯源,中国法制现代化是在西方法律文化冲击下起步的,因此,百年来一直存在着中西两种法律文化的冲突。对这种冲突的性质、机理、根源和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否成功地立足中国、合璧中西,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型法制。有鉴于此,探寻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于理解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和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法的观念上。传统中国的法的观念主要以“刑”为核心和内容,因此,在传统上,中国人往往…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的有价值的法学问题,它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目标的客观需要。现代化包括文化的现代化,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许多国家的教育现代化过程表明: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本国本民族文化传统复兴、强化和发展的过程。儒家教育思想是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宝贵财富,其中的尊师重教传统、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式教育思想和方法等合理成分,必然会在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哈尼族的习惯法及其文化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哈尼族的禁忌与习惯法的考察入手,来探索在没有文字的历史中,法律怎样发生、演进和买施。作者认为:早期法律是沿着从禁忌到习俗,再由习俗到法律的轨迹发生的。哈尼族在历史上借助汉文字保存和传播本民族的习惯法,进而缩短了与有文字民族的法律在形式上的差距。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应在允许保留传统法律文化的前提下,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改造传统法律文化,以创造适应法制现代化所需要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要素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要素。评价文化要素的根本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消极成分,需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改造、整合、重建来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12.
最近,著名学者王元化说,五四新文化赋予了我们文化传统以许多崭新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但是由于矫枉过正,当时人在反传统伦理方面有时未免做得过火,甚至凡旧道德、旧伦理、旧观念皆被全盘否定,有些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可以向现代化转化的东西也一并被唾弃。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法律文化的第一次飞跃李交发历史上,中国法律文化经过了三个时期:早期法律文化,以神权法为特征;封建法律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近代法律文化,引进西法,杂糅传统思想,呈多维伸展趋势。其间发生了两次飞跃:第一次,从西周到春秋,由于周公、孔子的理论催生...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风险主要指利益分配不均衡引发的风险,文化贬低引发的风险,少数民族文化尊严被漠视引发的风险,传统文化流失所带来的风险,国家文化安全方面的风险等。少数民族文化风险的法律成因主要导源于中国历来的产权制度缺失现象在少数民族文化领域的体现,现行文化法制的缺陷,文化类国际公约在中国实施不充分等。域外的社区知识产权模式、公有领域作品使用付费制度、文化财保护制度、生态博物馆制度、土著权利保护模式等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风险的法律规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风险法律规制应建立公法与私法并用的混合模式,特别是要构建传统文化产权制度并促进少数民族民众对其文化保护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15.
许霆案所凸显的司法困境,在于法的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在移植西方法律制度的同时.因欠缺西方法治中人文精神所滋养的文化基础,导致了中国法治的文化悖论.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寻找人文精神,回到法的人文主义传统,将决定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1969年,美国学者劳伦斯·费里德曼曾在一篇题为《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文章中较早使用了“法律文化”这一概念。他认为,法律文化概念涉及大量有关的思想,涉及到公众关于法律制度的知识、看法和行为方式。此后,法律文化一词便被中西方学者加以研究和广泛的使用。法律文化同文化一样具有整体性、历史性、民族性和实践性,从其时间上的顺序及其总体特征来看,可分为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律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百年来的法律建设活动,肇始于清末修律。晚清文化保守主义者在认同援引西法、变革中法的同时,始终固守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底线,希望以此来维系传统社会的政治秩序,采取审慎渐进的变革模式,并强调保持法律的民族性,体现了文化主体意识的自觉。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并没有提供走向现代化的前期思想资源,使得晚清文化保守主义者在清末修律活动中立足国情、守护传统的同时,也很难给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行程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最近,著名学者王元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五四”新文化赋予了我们文化传统以许多崭新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但是由于矫枉过正,当时人在反传统伦理方面有时未免做得过火,甚至凡旧道德、旧伦理、旧观念皆被全盘否定,有些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可以向现代化转化的东西也一并被唾弃。  相似文献   

19.
谈“孝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传统孝文化也需要现代化。为此,需要正确处理孝与公德、孝与民主、孝与科学、孝与法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娜仁图雅 《前沿》2012,(5):74-76
民间陋习是传统中不良文化现象,是社会转型和文化现代化的扬弃对象,从传统文化着手研究民间陋习,厘清其主要内容,研究其存在的原因,认识其危害性以及从法律角度对其进行规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