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主与科学》2011,(4):81-F0003
作者简介:张学栋,字易罡,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兼全国县级行政管理研究分会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中央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图·像思维”(易·像学说)荣获美国加州、内华达州政府奖。2006年荣获国际设计与流程科学学会(SDPS)“乔治·科兹梅茨基奖”,表彰“图·像思维”(易·像学说)在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思维创新研究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论艺术沉思     
符号学美学不无根据地将艺术视为情感的表现形式。但在这种美学观看来,艺术中所“形式化”了的情感并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那种情感,而是一是“人类情感”,或具有普遍性的“审美情感”。符号学美学无疑很精辟地论述了艺术情感与一般自然情感的重要区别,但对二者的联系却疏于探究。因此,符号学美学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艺术品所表现的情感在艺术家进入创作活动之前就先在地存在着了,而这却是不符合事实的。英国著名哲学家、艺术理论家罗宾·乔治·科林伍德在谈及  相似文献   

3.
1796年9月l9日,在第二个总统任期行将结束之际,乔治·华盛顿总统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这个演说给后继者和美国人民留下了不成文的外交准则,并成为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主要精神。乔治·华盛顿在演说中说:“我们真正的政策,乃是避免同任何外国订立永久的同盟。”他还指山:“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它对我们毫无或甚少关系……我们可以采取一种姿态,使我们在任何时候决心保持中立时,都可以得到他国认真地尊重。”仔细阅读上述言辞,我们可以看出,乔治·华盛顿积多年之经验,展未来之前景,为其后继者和美国人民留下了一套完整的未来外交原则,那就是经…  相似文献   

4.
《前沿》2002,(12)
·理论学习·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特点浅析杜 宇 (1·2 )对邓小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思想的几点思考费英秋 (1·5)“三个代表”思想是对毛泽东关于人民主体论建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曹海林 梁晓芳 (2·2 )论江泽民对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贡献高 飞 (2·5)邓小平的稳定观洪 江 (2·8)略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刘洪志 徐坤 王汝 (3·2 )论邓小平新时期海外统一战线思想李 俊 (3·5)略论毛泽东的国际政治思想娜 芹 (4·2 0 )邓小平 :理论与实践角色的统一谢海军 (5·2 )创新 ,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思想刘月…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美国乔治·布什图书馆的演讲中提出:“我们将按照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中国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接着,江泽民同志又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  相似文献   

6.
2000年 12月 13日晚,世人瞩目的美国总统大选终因戈尔宣布退出而落下帷幕,前总统乔治·布什的儿子—乔治· 沃克·布什当选为美国第 43任总统。众所周知,小布什在竞选期间就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发表了一些比较强硬的讲话,他曾指出“无法称中国是我们的战略伙伴”,而是“竞争对手”,并多次表示将会“协助台湾自卫”等等。这些言论致使小布什上台后美国将会采取怎样的对华政策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从老布什和小布什的继承关系看,小布什的对华政策必将保持老布什对华政策的基本特征   (一 )从老布什开始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  相似文献   

7.
郭宇森 《前进》2005,(9):53-53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转型,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中感性思维的朦胧性日益为现代社会的理性因素所改造;同时,人本主义与系统思维的发展使西方的行政管理思想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西行政管理思想在一些方面日益表现出融合趋势。然而,现代中国绝不能摒弃传统文化,而应吸取其合理思想,并注入时代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充分体现其价值和意义。一、遵循“天、地、人”和谐的自然法则道家无为思想作为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确立的参考之一,主张把发展的代价控制到最小,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顺自然而行,尊重规律;而不是掠夺自然,索取…  相似文献   

8.
从哲学视域审视有两种不同的和谐观:一种是形而上学的消极和谐观,一种是辩证思维的积极和谐观。形而上学的消极和谐观害怕和排斥矛盾。抽象地“以社会为本”,忽视人的发展,强调和突出的是社会整体秩序的绝对优先性,以单纯的社会稳定利于统治为目标。辩证思维的积极和谐观合理地科学地看待和谐与矛盾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以能够促进社会和人的共同进步为目标。我们所要倡导和奉行的是辩证思维的积极和谐观,即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建立一种能够正视社会矛盾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正向功能的思维方法,在实践层面上,则表现为能以最小成本和代价来化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从而构建能达到长治久安并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总第105—110期)(条目顺序 :篇目、作者、期数、页码)·哲学·政治·法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篇章———谈十六大的理论创新龙观水1·01论党的十六大的伟大意义何成学1·16我国劳动关系的变革与道德基础的重建李俊霞曾礼1·57论知识经济背景中社会结构转型的新趋向冯鹏志1·60未来社会新的发展观探析季相林1·63互联网时代高校“两课”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马宁1·66试论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及其替代模式黄庆杰1·68论政策执行中的政策规避王国红1·72西方文官制度中的廉政机制及其借鉴启示时聪1·75建设政治文明 :中国全面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10.
康宇 《长白学刊》2008,(5):20-23
儒家以“仁”与“礼”为内核构建了和谐论,它是处理中国古代社会人际的重要准则。它将“天”、“人”、“社会”整体统一起来,将自然系统的和谐、有机体系统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具有极强的价值意义。然而,其忽略个人主体性的倾向,注重齐一而忽视了关系的多样性的特点,维护封建君统论的导向,构成了自身无法回避的历史局限性。对传统思想进行现代诠释,实现一种具有现代理念的和谐,建构辩证的、理性的、动态的和谐,成为儒家和谐论在当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必由进路。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一个伦理道德意识浓重的民族,中国古代修辞学传统也浸润着浓重的伦理观念。当西方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为商业贸易、物质利益而展开冒险、竞争的时候,中国古代社会却在以合作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中发展着一种“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作为合作劳动基本单位的血缘家族内部的和睦与和谐。这样一种人际关系,以自身修养和克制为起点,求得家族的和谐;又以自身、自家为轴心,推己及人,仁爱仁义,求得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宁,以巩固农业经济基础。而语言,作为人与人、人与世界相联系的根本纽带,它的修饰与运用,自然渗透着这种“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的人际系原则。  相似文献   

12.
蓝强 《岭南学刊》2020,(4):116-122
人通过劳动为中介把人与人的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联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人与人的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这是"人—自然"系统演化的社会环境。价值动力、实践动力和认识动力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自然"系统的演化动力系统,推动着"人—自然"系统的社会演化。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发展、生态关系的发展和劳动的发展是系统发生、协同进化的过程,并且人的发展程度和劳动的发展影响着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劳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被动劳动、异化劳动和自由劳动三个阶段;相应地,"人—自然"系统在以劳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的推动下经历了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三个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不是要回到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田园牧歌式的低级和谐,而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与自然的高级和谐。  相似文献   

13.
基本精神之二———物我一体,人天同构的“天人合一”精神把人与社会、自然视为一个整体,坚持以“天人合一”整体趋同思维,这是中国思想文化表现出的又一基本精神。我们的先人认为人类的自身的存在与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在大自然...  相似文献   

14.
对循环经济哲学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的重要突破,它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视经济与环境系统不可调和的传统理念,旨在追求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统一,实现了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辩证扬弃。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哲学精神,表现为:在敬畏和尊重自然中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改造和征服自然中追求社会和人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哲学精神体现其辩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领域中的“偏见”郑小鸣著名科学史家乔治·萨顿说;“即使是掌握最伟大真理的英雄,也不能完全摆脱偏见的束缚。”“科学社会学家小摩里斯·李克特也指出:“作为科学的参与者,科学家们在描述科学时很可能会有偏见,其方式就如同其他人在描述他们参与其中的现象时...  相似文献   

16.
1961年,由于叛逃者出卖,长期潜伏在英国军情六局(秘密情报局)内的“踏鼠”——前苏联克格或间谍乔治·布莱克被伦敦法庭判处长达42年徒刑。当年负责与布莱克联系的克格勃官员——后来曾担任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助手并晋升为中将的谢尔盖·孔德拉舍夫撰写了一本反映其在克格勃内从事秘密工作情况的回忆录。前不久,英国幄期日泰晤士报》首次披露了谢尔盖·孔德拉舍夫回忆录的部分内容,即他作为克格勃的联络员在伦敦与乔治·布莱克秘密接头的内幕情况。谢尔盖·孔德拉舍夫受过专门的特工训练,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1953年,他受前苏联情…  相似文献   

17.
赵勰 《创造》2002,(4):4-7
~~在古汉语中,信者,人言也,就是指人们说的话。《国语·周语上》:“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信所以守也。”《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把“信”作为“仁”的重要表现之一,要求“敬事而信”,“谨而信”(《论语·学而》)。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孟子·尽心下》),即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甚至出现了“信人”之称,即诚实的人。先哲所以对于诚信给予了特别的反复的申明,证明在中国古代哲学价值观中,信用这个东西,小而言之是维系人际正常关系的纽带,大而言之,则是社会所以为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内在关系,将人的全面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人们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促进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协调与和谐才能实现。由此可见“三个代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历史的逻辑必然,也是时代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哲学理念,既充满着悠久的中西传统哲学文化的底蕴.又有着深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基础,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哲学内涵,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以及国与国的和谐。而且,以上四个和谐本身也是“四位一体”的和谐关系.它预示马克思关于“人”的“历史之谜的解答”,即在共产主义理想的“和谐社会”中,实现了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向人自身的全面“复归”,从而最终生成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20.
〔括专内数字,前为期数,后为页数〕 。杜会主义精神文明趁设,提高人的素质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 “‘’.‘’“’‘·‘’········,·……韩狄明(3一18) ·哲学份美学·,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遏制现代科学技 术危害精神文明的倾向·“一气…谢遐龄(1一4)科学技术对精神文明作用的两重性: ’‘”‘””’””“二’……~·····……陈小明(1一9)科学和哲学的对应:·发展观的一个考察 ””.””””‘”‘二’,···········……庄国雄(1“11)略论自由观念的更新···……张华金:(i一16)社会心理及其社会功能当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