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刘泰洪 《探索》2012,(2):145-15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劳资矛盾日趋激化。集体谈判是西方劳资冲突化解的基本形式,但由于国情的差异,集体谈判对我国劳资冲突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转型期我国的劳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缺位的"零干预"和错位的"负干预"所致。为此,中国劳资冲突的化解也需要从地方政府治理的视角来寻求问题的答案,需要构建一种劳资冲突化解的地方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与社会建设直接相关的西方社会学前沿理论主要有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理论、冲突功能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等。借鉴社会团结与整合理论,一是在伦理层面,要在分工细化和阶层分化过程中大力培养职业伦理和责任意识;二是在价值观层面,要在新旧社会共识和规范之间保持相对连续性和平滑性;三是在制度层面,要健全社会规范体系,引导和规范正面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借鉴冲突功能理论,一是要发挥冲突的"安全阀"功能,将冲突控制在小规模、低烈度、浅层次上;二是要对冲突进行监控、观察、反思和分析,发挥冲突的"示警器"功能;三是要发挥冲突的"清洁器"功能,使冲突能激发新的规则、规范、机制的建立。借鉴治理与善治理论,一是要促进政府作用与社会作用的有机结合,构建多元治理新模式;二是要推动中国自治传统与现代治理模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曾小龙  胡武贤 《求实》2008,(1):55-57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一来源地的农民工长期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形成同乡聚居现象.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农民工同乡聚居给社会管理带来了隐患,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冲突.本文就"同乡村"管理难题提出了"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治理方略,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跨地区联席会议互动机制、解决农民工的现实困难和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公共领域的冲突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2017年6月,第六届全国公共领域冲突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举办,会议围绕公共冲突的治理机制建设展开了讨论,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综合而言,公共冲突治理需要以全过程治理为指导,建立事前预防、事中化解与事后优化的弹性治理机制。具体而言,就是要注重前端管理,建立"表达-引导"的冲突预防机制;聚焦矛盾根源,建立"沟通-化解"的冲突解决机制;关注制度调适,建立"反馈-修正"的冲突管理优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区党组织作为党在城市肌体上的"神经末梢",在社区发展与社区治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模式要由传统的控制社区向推进社区治理实现善治转变,由传统的行政主导向提升理论和实践说服力转变,由传统的组织全覆盖向影响力的全覆盖转变,由传统的成绩主导向当前的问题主导转变。同时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要明确摆正自身位置,树立服务思想;创新活动形式,突出服务功能;完善工作制度,提升服务能力;塑造社区精神,凝聚社区居民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特殊的产权结构使其在治理结构上存在着社员民主控制与管理层专业化经营的冲突、"平权式"治理结构与少数人控制的冲突、劳动控制资本与成员利益诉求异质性的冲突。这些冲突实质上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守成与创新的冲突。如何权衡合作社发展过程的守成与创新是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冲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陈微波 《求实》2013,(1):45-48
研究劳动关系各主体的利益表达状况,可以作为一个研究劳资冲突治理的新视角。分析归纳我国企业劳资冲突成因中的利益表达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员工在利益表达上具有局限性;雇主在利益表达上具有优势地位;工会组织在利益表达上具有"制度性弱势";政府在利益表达制度建设上存在错位。以劳资冲突的治理为目标,需要从提高员工的利益表达能力,规范雇主的利益表达行为,强化工会的利益表达载体功能,政府要完善相应的利益表达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经历了从"身份依赖"向"契约依赖"的转变;从"机械合作"向"有机合作"的转变;从"行政化"体系向"社会化"体系的转变。这些变革的路径特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现代性的成长,也揭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变革方向,对政策选择也有所启示。经验表明,社会治理的动力机制建设应由主要依赖政府驱动向主要依靠利益驱动和价值驱动转变;社会治理体系应由封闭向开放的组织关系转变;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应由主要依赖强制性规则向主要依赖任意性规则转变。  相似文献   

9.
我国面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大量地向城市集中,需要统筹城市建设和管理,推进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这种转变需要实现经济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传统的"政府包揽一切"向党委政府主导下发挥市场力量、基层社会组织协同作用和公民参与转变;由单一的行政管理向法治、道德、网格化、信息化等精细化管理转变,从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适应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智囊和推动政府改革的强大动力源。但在面对频繁出现的社会冲突,社会组织的治理功能发挥存在较大问题,社会公信力不高。随着社会冲突治理主体的多样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进,社会组织协同社会冲突治理的可行性必将大大增加,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平等合作伙伴关系,已成为创新当代社会冲突治理的一个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乡村治理是在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实践与治理理论相结合过程中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乡村治理大致上沿着治理手段由礼治向法治转变、治理结构由双轨向多元迈进、治理途径由阶级到社区转变的脉络发展。要顺应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势,提高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需要解决好目前农村改革普遍面临的发展定位模糊、乡镇治理能力弱化、精英式治理的缺陷、资本加剧外流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及时进行思路调整和创新,进一步明确农村发展定位、重塑基层治理能力、强化组织和制度建设,健全资本回流机制,以促进乡村治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经历了从"身份依赖"向"契约依赖"的转变;从"机械合作"向"有机合作"的转变;从"行政化"体系向"社会化"体系的转变。这些变革的路径特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现代性的成长,也揭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变革方向,对政策选择也有所启示。经验表明,社会治理的动力机制建设应由主要依赖政府驱动向主要依靠利益驱动和价值驱动转变;社会治理体系应由封闭向开放的组织关系转变;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应由主要依赖强制性规则向主要依赖任意性规则转变。  相似文献   

13.
社区资源整合视阈下的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治理主体目前已由一元式政府主体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的一主多元式,但仍存在政府权力向社会领域过分扩展的问题。应对政府行为失范,科学合理地定位政府在社区资源整合中的行为范式,充分发挥政府在社区资源整合中的作用,对社区治理的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4.
论自媒体时代政府话语权的危机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佳 《求实》2012,(7):52-55
自媒体的勃兴打破了政府的话语权垄断,开启了一个话语权的平民时代。对于政府来说,话语权的弥散化带来了话语整合的困境,话语权的流变性带来了话语管理的困境,话语权的开放性带来了话语主导的困境,话语权的冲突化带来了话语协调的困境。面对话语权危机,政府应当主动变革,从话语控制向话语整合转变,从单向传递向对话交流转变,从话语协调向利益协调转变,增强主导性、平民化和公正性,实现自媒体时代政府话语权的重塑。  相似文献   

15.
"放管服"改革是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先手棋和重头戏,体现了政府的法治责任、管理责任和"治理主导"责任的相互统一。明确改革中的政府责任并形成完善的责任机制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应有之义和必要保障。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阻碍政府责任落实的不利因素,影响"放管服"改革的成效。"放管服"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甚至超过预期效果,必须建立健全政府的依法决策机制,提升政府的效率机制,强化政府的"治理主导"机制,不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典型案例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在邻比冲突治理中主要采用政府强制型治理模式。单一政府治理主体、政府强制性治理机制和线性治理路径,是政府强制型邻比冲突治理模式的典型特征。政府强制型邻比冲突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以及邻比冲突治理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的诸多阻滞性因素,决定了我国政府强制型邻比冲突治理模式必然面临治理绩效不彰的困境。从政府强制型治理模式走向多元协作型治理模式,实现邻比冲突治理模式转换和路径创新,是邻比冲突治理的必然选择。多元协作型邻比冲突治理模式在邻比冲突治理中引入多元主体平等参与,综合运用多元化的协作激励保障机制,根据邻避设施类型对邻比冲突采取类型化的治理路径,应能克服政府强制型邻比冲突治理模式的诸多不足,促进邻比冲突治理。  相似文献   

17.
数字政府建设是当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的主线。"大问题"研究为数字政府助力提升治理效能提供了全新的观瞻视角,宏观维度上要强化与国家治理的紧密耦合,中观维度上要厘清与平台政府的关联,微观维度上要精准洞察撬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小切口"。由此,可基于历史观、现实观和未来观分别从工具逻辑、价值逻辑和治理逻辑三个测度刻画数字政府建设的脉络理路。未来的数字政府需谋划宏观方略与微观实操深度融合的顶层框架和行进方略。这种"因何、依何、如何"的建构逻辑为后续数字政府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可以因循的理论观照和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8.
同以往的30年相比,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要大得多、迫切得多。1.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在于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主导向由市场主导的转变,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体制保障。2.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重要的是通过政冶体制改革,确立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劳资关系正经历转型期,矛盾冲突凸显。现实市场中劳资议价存在两级议价,二级议价机制的缺失是劳资冲突问题的根源。构建二级议价机制,维护二级议价的正常运行,要求形成政府、企业、工会三方互动、制衡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0.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将是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治理型、简单的手工作业型向借助信息网络型转变.政府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可能会激化经济增长与利益分配的冲突;政府不廉洁行为与老百姓公平意识的冲突;社会发育水平提升与政府控制社会能力的冲突.只有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才能实现服务型政府、法制型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