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斯科"10·23"劫持人质事件具有劫持者的人数多、劫持者中的女性多、劫持者携带的枪支弹药多、被劫持的人质多的显著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俄罗斯军警在解救人质中采取了实施包围、断其退路;查明情况、弄清目的;拟定方案、组织解救;及时抢救、减少伤亡和封锁戒严、搜捕残余的解救对策,使解救人质的行动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劫持人质谈判中,劫持者、谈判员、人质都处于高压力状态。事态发生之初的主动权掌握在劫持者手中,随着警方处置措施的展开,压力处理的主动权在谈判方。因此,人质谈判中要了解和觉察谈判员、劫持者、人质的具体压力及其来源,并积极有效地针对不同压力展开处理。只有把三方的心理压力控制在一定程度内,才能够打破劫持者的侥幸心理和自我高估心理,引导劫持者进行理性判断。也只有在理智的精神状态下,谈判才能够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3.
劫持人质谈判中,劫持者、谈判员、人质都处于高压力状态。事态发生之初的主动权掌握在劫持者手中,随着警方处置措施的展开,压力处理的主动权在谈判方。因此,人质谈判中要了解和觉察谈判员、劫持者、人质的具体压力及其来源,并积极有效地针对不同压力展开处理。只有把三方的心理压力控制在一定程度内,才能够打破劫持者的侥幸心理和自我高估心理,引导劫持者进行理性判断。也只有在理智的精神状态下,谈判才能够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4.
解救人质,和劫持者谈判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谈判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对劫持者心理状态分析是否到位。通过三维分析,可以把握劫持者的心理状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稳定劫持者的情绪,瓦解其心理防线,达到成功解救人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持爆炸物劫持人质事件绝大多数具有特定对象和明确的目的。因此,在处置时要保证人质的安全,二要尽力减少和避免爆炸物对公共安全的威胁与破坏,三要坚持“就近用警,围而控之,以稳为主,政策攻心,视态处置”的原则,四是解救人质的方法、对策、战术要灵活多样:是化装接近,许诺要求,还是引蛇出洞、精确射击要依据劫持者的心态手段来决定。  相似文献   

6.
德国边防警察部队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防暴警察的行动战术 ,结合本国反恐怖的形势和要求 ,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反劫持战术和解救人质策略。概括地讲 ,德国边防警察部队防暴警察和特种防暴警察在对付劫持人质事件中注重谈判技巧 ,讲求方法取胜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诉诸武力 ,也要争取多方配合 ,巧施骗术 ,蒙蔽劫持者 ,给武力行动创造最佳时机 ,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优势 ,力求速战速决 ,最大限度减少人质伤亡 ,保证反劫持解救人质行动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对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要力争通过谈判实现和平解决。然而,并非每一起案件都能通过谈判实现和平解决。因此,在力争通过谈判手段和平解决事件的同时应积极进行武力进攻的准备,以便在谈判无法取得进展或事件失控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武力行动,解救人质。实施武力处置的战术要求包括:要“投鼠忌器”;要严格掌握使用武器的条件,依法处置;实施之前要隐蔽即将进行武力处置的行动意图;要精心筹划,严密组织,稳妥实施;要善于捕捉和创造战机;要出其不意,一举制服。武力处置的战术形式主要有近距离突袭、定点精确射击、易地处置等几种。具体采用何种战术形式,应视劫持者和现场的具体情况等加以选择。可以采用单一的战术形式,也可将各种战术形式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人质谈判中的分心术是警方缓解劫持者紧张和敏感情绪,保护人质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警方采用强攻和使用狙击手击毙劫持者的有效策略。它包括话题分心术、人质分心术、围控假象分心术、外物分心术、疲劳分心术、情景分心术和假性交易分心术等,在实战运用时要注意合理自然、时机恰当、诚恳实在和果断及时。  相似文献   

9.
论人质自救     
人质自救涉及人身安全,必须审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允许人质自救。但须遵循主动性、有效性、妥协性、适当性、策略性等基本原则;所采取的自救措施必须是万无一失的,因而自救行动的实施要有充分的准备,并达成行动的突然性。人质自救不仅对保障人质人身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为警方尽快捕获劫持者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应增强公民自我保护的自救理念。  相似文献   

10.
需要是人的生理或心理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人行动的动力和源泉。就劫持人质案件而言,劫持者行为的“驱动”来自于他实现其需要的欲望。因此.谈判专家若想使劫持者停止其行为或者改变其行为,就要善于发现和确认劫持者的需要,并根据劫持者的不同需要采用相应的谈判策略。在谈判过程中,还应尽可能消除或减缓劫持者由于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产生的失望情绪和挫折感,让他尽可能看到这些需要可得到满足的希望之光,以促使其终止犯罪,放出人质。  相似文献   

11.
反劫制暴谈判离不开语言的使用,谈判语言是实现谈判策略的重要工具,遵循谈判语言运用的原则,注意语言使用诸忌,讲究语言运用的策略和技巧,就可以在人质危机的处理案件中,掌握谈判的主动权,为成功处置赢得先机,针对不同劫持者心理,有的放矢,随机而言,明晓法理,唤醒良知,让他们缴械,保护人质的生命安全,实现和平解决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12.
易地处置是警方对一些特殊劫持人质案件当场处置难以实施而采取的离开现场处置的方法。它是一个动态的处置过程,使劫持者更易暴露破绽,使警方在地形、环境、策略等方面都占有主动权。因易地处置成功率高,所以它对侦查人员处置能力的要求也更高。易地处置的策略有:主动提出法、引诱法和顺应法。处置过程中除遵循处置一般劫持案安全第一、统一指挥、谈判和武力处置相结合等原则外,还要遵循处置现场选择和控制的原则,以创造战机,达到成功解救人质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情感诉求是人质谈判的一大策略。它强调建立一种情感沟通来缩短与谈判对象的心理距离。实际工作中,运用多种语言技巧来对劫持者进行情感诉求有利于和平劝降,也有利于为警方采取其他处置措施赢得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谈判是人质劫案处置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谈判人员,随时可能面临突发性的人质事件,随时都要准备在极短的时间内运用自己充满智慧的口才去迎战各种各样的劫持者。谈判人员只有事前准备充分,考虑过场上可能出现的种种复杂情况,并把握好谈判中的接近、发问、应答和劝降几个环节的谈判语和禁忌语,才有可能在谈判实战中不出现"短路"和"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难堪局面。  相似文献   

15.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也是动机产生的基础。人质谈判过程时,了解劫持者的真实需要是制定谈判策略的依据。在实战中,谈判人员可以从劫持者的外表和穿着、外显动作、提出的要求、劫持方式等现场情况和劫持者的成长经历、当前生活际遇等幕后情况两个方面获取信息,综合判断劫持者的真实需要。  相似文献   

16.
论人质谈判中的“先发制人”处置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质劫持是一种极具社会影响力的恶性事件。“先发制人”处置策略贯彻“人质生命至上”原则, 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它有着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与谈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解决人质劫持事件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7.
反劫持谈判也叫人质谈判,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高难度谈判。结果价值在反劫持谈判中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合理地运用结果价值将使谈判收到很好的正面效果。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内,通过运用结果价值,让劫持者或者说行为人在短时间内核算成本,权衡利弊,可以使劫持者与谈判专家、政府和人质建立起一个利益共同体,用利益交换、亲情感化等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无条件缴械,从而达到和平解救人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谈判是警方处置劫持人质等危机案事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谈判过程中,劫持者往往会提出或大或小、或难或易、或政治或经济的各种要求,与此同时会设定完成要求的期限,并以劫持的人质安危作为筹码,据此同警方对峙。警方若不能很好地应对对象提出的“要求与期限”,就可能使危机升级,甚至导致人质被伤害的严重后果。因此,对危机谈判中“要求与期限”实用技巧的研究和把握,对提高危机谈判的水准和高效处置危机案事件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质解救作为风险大、难度高、谋略性、操作性和随机性极强的一种战术,必须把保证人质的生命安全作为第一要素,制服劫持者必须以保障人质的生命安全为先决条件;一旦需要对劫持者实施武力强攻,就必须瞬间制敌。  相似文献   

20.
亲友介入人质谈判具有情感抚慰、情境切换、角色替代、诚意传递四个方面的独立价值,同时也可能产生威胁亲友人身安全,刺激劫持者,亲友无意间泄露案件信息和处置秘密,擅自采取夺取作案工具、制服劫持者的行动,“临阵倒戈”等诸多问题.为发挥优势,杜绝风险,在运用这一措施时,除需做好介入亲友的人员选择与心理建构工作之外,还须从介入时间、氛围营造、空间控制、情绪控制、信息控制、行为控制六个方面对亲友的规劝活动进行全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