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久,也就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参观完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接着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又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紫萍 《今日民族》2001,(11):9-9
本刊在金秋10月收到的200多份调查问卷沉甸甸的———哇,每位来信的读者都有许多出国旅游的“梦”呢。看看他们都想到什么地方吧: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奥地利、澳大利亚、前苏联、荷兰、埃及、日本、印度、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香港等。(“梦”及的地方还真不少,但不知为什么竟无一人想到非洲国家去旅游,兴许是还缺乏对非洲的了解,也兴许是非洲距我们太遥远,梦都梦不到哩。猜的。———编者)在国内旅游的情况呢?200多位读者中,有7%的没有外出旅游过;约20%的最远只到过昆明;可喜的是,50%…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梦"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国内学界对"中国梦"的内涵、特征、关于中国梦与美国梦、欧洲梦、非洲梦的关系、关于中国梦的实现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在"中国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在实践层面的研究成果较少。"中国梦"彰显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凸显了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加强"中国梦"的研究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许多人提及梦,会想到“南柯一梦”、“白日做梦”等词汇,虚无缥渺。我却很认同古希腊一位哲人所讲的:“梦是创造的源泉”。天空有梦,所以有神舟飞天;大海有梦,所以有蛟龙击水。梦是一种希望,梦是一种实践过程。当今,街头巷尾热议的是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际上中国梦就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是整体的,也是个人的。  相似文献   

5.
章邦勇 《群众》2013,(6):40-40
你有梦,我有梦,人人都有美好的梦。大陆人,台湾人,都是中国人,都有中国梦。同根同源同血脉,互利互惠互帮衬,两岸同胞一条心,铁杵就能磨成针……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个月,我国社会最热门的一个主题词就是中国梦,无论新闻媒体还是干部群众,都在淡中国梦,都把中国梦跟自己工作联系起来。如果有人问我的中国梦是什么?作为大学教师、一个文化人,我有三个梦想。  相似文献   

7.
孙晓燕 《群众》2013,(7):44-45
党的十八大重申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设定五项具体指标,为亿万中国人清晰勾勒出“中国梦”的美好明天。中国有8亿农民,“农民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只有农民圆了梦,才能圆满实现“中国梦”。用富于生机、充满活力、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是实现农民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3,(4):3-3
“中国梦”是我们的梦。我们,即:每一个中国人,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梦,即:希望,有梦就有希望。 无疑,这是今年全国“两会”给我们最震耳发聩的梦想、最深入人心的心声、最充满自信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姜超 《群众》2013,(5):36-37
当前,“中国梦”成为时代最强音,习近平同志强调“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从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梦,到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梦,再到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梦,“中国梦”唤醒人们厚重的历史记忆,照亮人民美好的发展愿景,同时更记录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寄托着几代人的毕生夙愿。  相似文献   

10.
李民 《天津人大》2013,(5):38-39
有梦想就会有理想,有理想就会去奋斗。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国家富强梦的实现,也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个体梦想的成真。作为一名信访干部,必须坚定不移地做“中国梦”的实践者、推动者、参与者,既要实现自己心中的梦,也要帮助群众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一是努力工作,圆实现自我价值的“奋进梦”。自觉把政治理想和人生目标融入到本职工作,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做到干信访、爱信访,把信访工作当作崇高事业,按照信访工作职责要求,  相似文献   

11.
《淮海论坛》2013,(2):40-4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引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共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3亿中国人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了展现和抒发每个人心中的中国梦和自己梦,也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纲要》,全面推进单位工作不断深入,进一步调动人的写作积极性,发展创意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精神,提升人文素养.从而增强社会和谐和综合竞争力及单位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坛》2013,(5):47-47
丁国强在2013年4月24日《北京日报》栽文《中国梦的法治意蕴》认为,中国梦不仅意味着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富足,更重要的是人民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是法治梦。中国梦是一种法治理想,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宪法是立国之基、政治之本,也是中国梦的合法性基础。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3.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自己的梦想来照亮前进的道路。2012年11月底,在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深情阐释中国梦。之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刊发了数十篇专家学者对中国梦的研究、分析文章,探讨“什么是中国梦”、“如何理解中国梦”、“中国梦的意义”、“如何实现中国梦”等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有华夏儿女生活的地方,就有中国梦想的高傲飞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中国梦”就是穿越古今的回响、激荡百年的渴望。随着波澜壮阔的世纪铸梦大工程的启动,“中国梦”必将成为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为之自豪、  相似文献   

15.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勾勒出的美好图景。它不仅是“宏大”的国家梦,也是“细微”的个人梦。在这份梦想中,有一个深深扎根在每位国人心中,那就是——健康梦。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无从谈起。可以说,健康是第一生产力,健康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中国道路承载着“中国梦”前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梦”就是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在“中国梦”的三种含义里,现代化是形态,社会主义是灵魂,民族复兴是主体。中国道路从来连接着“中国梦”。“中国梦”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处境刺激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梦,中国梦一经提出便引起广泛关注。在关注中国梦的同时,美国梦自然成为同中国梦相比较的热点问题。中国梦与美国能内涵不同、目的不同、实现途径不同,本文在论证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不同点的同时。提出中国梦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陆建民 《中国妇运》2013,(10):10-14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和人民幸福之梦的有机统一,而保障包括女性在内的每个公民平等地拥有参与、促进并享受社会发展的机会,以及自由发展、自我实现的权利,则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从这一视角出发,以1990年起每10年进行一次的上海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为依据,透视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迪。一、实现“中国梦”:妇女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过去百余年间“中国梦”的每一次重大推进,  相似文献   

19.
曹兹纲 《前沿》2014,(5):40-44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是实现中国梦的重求。宗教问题具有复朵的历史背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坚持科学观点对待宗教,有针对性地做好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自去年11月29日以来,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根据不同主题和要求,直接阐述“中国梦”达20多次。“中国梦”一提出来,就受到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也引发了学术界的深入研究和热烈探讨。梦想成真要有动力之源,实现“中国梦”,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改革开放。抓住这三个关键,就能凝聚中国力量,释放正能量,共圆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