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由是西方政抬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从古希腊、古罗马肇始以来便对西方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引起了无数的争论。这些争论源于自由本身所固有的限度,由于这些限度,自由先天地具有两种面相。要准确理解自由以及自由主义,我们就必须把握好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单一”自由与“多元”自由这些概念及其关系。基于这些认识,才能使得自由主义在新的时期更加健康、持久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1908年,辛亥革命志士刘青霞从日本游学归来,在开封尉氏县创办华英女校,特题诗一首:“莫怜旧时花枝败.但求自由花常开。愿君不辞劳素手,育得群芳天下栽。”在《告四万万男女同胞书》中,她直言不讳地写道:“不自由,毋宁死。”大型豫剧《刘青霞》紧紧围绕刘青霞一生向往自由、追求自由这一中心,组织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唱响了一曲“但求自由花常开”的自由颂.在追求精神自由、实现人生价值方面.带给观众震撼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新湘评论》2014,(22):42-43
鲁迅先生说过,若无经济自由便无写作自由,确乎是,著述只为稻粱谋,自然最是文人不自由。然则文人若腰缠万贯,他还会三更灯火五更鸡吗?靠有钱来确保文人的自由著述,这条路子多半不好走。但不为钱,依然作文者有吗?有,此人就是范长江。  相似文献   

4.
自由乃人之本性,也是人们休闲生活和道德教育的共同追求,一方面,自由是休闲的本质所在;另一方面,自由是德育的灵魂。然而,纵观当前道德领域内诸种历史与现实景象,却不同程度地迷失了其自由本性,因此,必须实现休闲在道德教育中的理性回归,以恢复道德教育的自由本性,使人们真正走向自由。  相似文献   

5.
王晓升 《探索》2005,(2):66-69
纽曼认为,自由包含了司法自由、认识自由和意志自由。传统自由主义的观点局限在司法自由的范围内考察自由,而这种自由仅仅具有道德的意义,而其政治和经济的意义是外在引入的,司法自由最终可能会被政治和经济权力所消解。因此,必须在其中引入认识自由和意志自由才能保证真正的自由。根据对于政治自由的这种理解,他认为,政治自由不能由经济自由所取代,而民主的制度是用来保证和扩大民主的权利的,这种民主的权利不能依靠心理上的恐惧来维持。  相似文献   

6.
自由时间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握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和价值追求,也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自由时间作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时间前提,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自由时间是人类发展自身的宝贵财富,成为人类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中,在范围和程度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具有相对性。但我们确实正向那“自由王国”逐步迈进。  相似文献   

7.
吴兴华 《唯实》2009,(3):26-30
自由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现代人以自由作为追求的目标。由于现代的自由概念被理解为不受限制,自然则由于其内在的规律性而对人有所限制,所以。现代人以为,为了自由,就必须征服自然。实际上,自由并不与自然对立,真正的自由必须以自然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迁徙是动物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迁徙自由是人类维持生存与发展一项基本人权。迁徙与“流动”、“迁移”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应混同使用。迁徙自由可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方面,迁徙自由是一种主观意志自由。迁徙自由的主体不受其他外力左右或主导;另一方面,迁徙自由本质上要求权利的同等对待。迁徙自由的以上特性,既说明了迁徙自由不同于人身自由,需要得到宪法的独立确认,又充分彰显了迁徙自由的价值与宗旨。  相似文献   

9.
李京 《世纪桥》2011,(9):139-141
知识自由是人类的普遍诉求及价值目标。图书馆事业是人类追求知识自由理想的产物。保障公民知识自由,平等获取及利用信息与知识是图书馆事业的核心理念和最高使命所在。本文首先从知识自由基本理论出发,介绍了知识自由的内涵、表现类型及其思想基础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春贵  李兴伟 《唯实》2009,(4):9-12,21
自由传统是马克思精神成长的背景,人类自由是马克思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由此可见,自由是马克思最为重要的理念。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对西方自由传统的继承与超越,在当代,应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思考的旨趣,以自由看待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萨特自由观的主要内容有:即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自由是选择的自由——绝对自由是通过选择来实现的;人应该为自己的自由选择承担责任。萨特的自由观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其基本立场是主观唯心主义,因此有很大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2.
消极自由观的实质是对“消极自由”原则的坚决捍卫,其排斥对自由实现条件以及享有自由的个体的背景的追问。消极自由原则的优先性遮蔽了“积极自由”对“消极自由”的必要性,遮蔽了人的存在背景,遮蔽了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李燕 《探索》2001,1(1):62-65
积极的自由是一个实践的力量和主体性的范畴.在对积极自由的追求和创造过程考察后得知,自由意志大体有思想自由、选择自由和行动自由之分;而从主体状态和作用发挥方面来看,自由可以分为共存的三种类型或是不断递进深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同时又对应着不同的主体发展形态;意志自由--[抽象]理想精神主体;价值自由--实践精神主体;意义自由--文化精神主体.  相似文献   

14.
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认识和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宪法纷纷将宗教信仰自由作为本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宗教行为自由是一项受限制的权利,它以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为限。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应该成为国家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5.
部分美军将领主张烧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美军将领麦克阿瑟乘坐的“巴丹”号专机抵达东京郊外的厚木机场。他将作为盟军最高司令官、7500万日本人的绝对主宰者开始统治日本。此时的麦克阿瑟对日本军国主义恨之入骨,他一到任就下令解除日军武装、逮捕战犯。随后,美国公布了“战后初期对日政策”,表明美军将在日本实施宗教信仰自由,并禁止日本人打着宗教的旗号搞极端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组织及运动,矛头直指靖国神社。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指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自由具有主体自利性、分立性和互为工具性特质。它实质上是适应资本之间自由竞争需要的权利诉求,是资本要求清除限制其自我增殖最大化的各种障碍,使资本主义得以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交换制度框架下,他人的自由常常成为自己自由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自由理论的贡献关键在于指出了实践是实现自由的根本途径。实践对于自由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实践在生产力发展中创造实现自由所需的物质条件;实践在生产关系变革中创造实现自由所需的社会条件;实践在人类活动中创造实现自由所需的主体条件。这三个方面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架起了无产阶级通向自由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规定性,这是一个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同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由观。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关键是要认清实践是自由的基础;理清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理解自由实现的过程性和目标性。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是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基础,在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规律,对中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追寻。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自由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培育,不应仅停留于应然层面的探讨,还应讨论民众自由观的实然状况。但自由观实证研究一直未能得到国内学者应有的关注,尤其缺乏必要的概念界定与测量。基于词源追溯与概念比较,自由观乃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公众对于成员与成员、成员与权威机构、成员与资本以及权威机构的关系中保存个体独立性与自主性的信念与偏好。其基本维度可划分为民众对于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中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认知,以及原则性支持、比较性支持与情境性支持。据此,再通过系统抽样数据的项目分析、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开发出适合中国情境、可与国际学界接轨的自由观量表。  相似文献   

20.
自由是马克思思想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也是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目标。马克思的自由观着重涉及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自由与自然必然性、自由与社会必然性以及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的历史的逻辑的统一,这凸显了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维度,即双向的限定维度、纵向的历史维度及交互同一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