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行抗诉的效力问题桂火发民行审判监督程序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实行监督的一种方式。抗诉是一种法律行为,必须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它包括对监督客体、民行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诉讼期间等方面的约束力。1、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  相似文献   

2.
公诉人是代表国家出席法庭、指控犯罪,行使公诉权的检察官。与国外检察官不同的是,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代表,公诉人参加诉讼的目的除了指控犯罪,还要监督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因此,  相似文献   

3.
民行检察承担着监督法院民事行政案件审理活动的职能 ,经过十多年来的运作 ,在司法实践中 ,逐渐显现出民行检察的责任和权利极不相符 ,严重制约了民行检察的发展。为此 ,我们建议 ,从立法上明确赋予检察机关以下职权。一是提起诉讼权。即检察机关作为类似原告人的身份提起诉讼 ,并启动诉讼程序。检察机关有权提起诉讼基于检察机关在民行诉讼中的身份是国家的代表 ,它享有的诉权是国家诉权 ,检察机关基于法律监督权而提起诉讼 ,是实行国家干预和处分相结合的原则的体现。检察机关提起诉讼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民行诉讼法律制度成本包括人民法院的投入 (审理成本 )、人民检察院的投入 (检察成本 )和当事人的投入 (诉讼成本 )。民行诉讼法律制度成本应该在国家和当事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根据我国现阶段民行检察机构的现有物力、财力、人力的实际情况 ,人民检察院有必要对申诉人进行公平合理地收取诉讼费用。具体的收费办法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对检察权进行合理分工,特别是如何对民行诉讼检察监督权进行合理分工,保证它的有限性和相对性,同时更进一步完善其运行规则,保证它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是现阶段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将法治思维作为优化民行诉讼检察监督权配置的指导思想,运用法律精神、法律原则、法律规范和法律逻辑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才能尽快健全我国监督制约机制,保证民行诉讼检察监督制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民行诉讼检察监督权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国家民主法治进程,反映着权力架构体系的科学程度和公民权力的保障状况,同时也要与本国的宪政体制  相似文献   

6.
谈公诉人对证据的分析尹彬公诉案件庭审中控辩双方的对垒,集中体现在证据的组织运用上。谁能更有效地运用证据证实自己的诉讼主张并为法庭所采纳,谁就能掌握庭审中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诉讼目的。公诉人代表国家履行控诉职能,是通过出庭公诉的方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民行案件提起公诉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 《河北法学》2001,19(1):59-61
所谓民行案件提起公诉,以笔者之见,是指检察机关认为民事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民事法律的规定,侵害了国家、集体和公民的重大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检察机关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其民事责任的活动。民行案件提起公诉,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纯公诉性起诉。所谓纯公诉性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严重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集体组织重大权益的民事行为,而又无人起诉的或不能起诉的,由检察机关查清事实,获取证据后以国家利益代表人的身份向法院起诉,并以民事当事人身份参加诉讼的活动。这种诉讼,检察机关是诉讼参与人,…  相似文献   

8.
公诉人篇 公诉人是指由国家司法机关直接提起诉讼,由人民检察院的司法人员担任诉讼,担任诉讼的人即公诉人.公诉人是检察机关的形象代言人,“学习型、敬业型、实干型”是优秀公诉人的特点. 胡志强:身经百战的公诉能手 快播案公诉人一共有4位,主诉检察官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胡志强、知识产权处副处长闫莉、曾经当选“海检之星”的检察官姜楠以及代理检察员肖瑶.其中,胡志强是身经百战的公诉能手.胡志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曾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审判监督二处事务检察官,曾荣获“首都五好干警”称号.  相似文献   

9.
公诉人的司法理念是国家公诉人员在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一系列刑事司法制度的综合性、严谨性、原则性的理性认识。它对于提高公诉人的理论修养,保证公诉权的正当行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公诉人的司法理念主要包括法治理念、程序正义理念、诉讼效率理念以及公诉合理理念。公诉人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符合司法改革的国际化趋势,有利于检察官制度的健康发展,是司法文明和司法进步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施杰  江敏 《中国律师》2003,(2):54-55
当今世界上主要有两种诉讼模式,一是大陆法系国家盛行的职权式诉讼模式;一是英美法系国家实行的抗辩式诉讼模式。前者较为强调检察官、法官在诉讼过程中的职权作用,相对淡化被告方的辩护职能;后者较为强调承担审判职能的法官在诉讼过程中的不偏不倚的仲裁者地位,以此来保证控诉、辩护职能的均衡性,使公诉人和被告方在诉讼过程中的抗辩性增强,从而更好地发挥控、辩、审三大诉讼职能的作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共同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我国现行刑事审判模式类似于大陆法系国家的职权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控、审不分,被告方在法庭上…  相似文献   

11.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从这一规定看,法庭辩论不只局限于公诉人和辩护人之间,而且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相互之间都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进行辩论。本文拟就庭审中的诉讼代理人与公诉人之间可能发生的辩论作一探讨。通常情况下,被害方与公诉方是不会发生辩论的。但在有些情况下又必然会发生辩论。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诉讼代理人对起诉书指控犯罪的性质有异议的,即被告人的行为性质在此罪与被…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民事公益诉讼的内涵及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现实和法律依据,主张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公益的当然代表,应当赋予其民事公益诉讼公诉人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3.
李林侠 《内蒙古检察》2005,(5):28-28,27
由于出庭公诉具有公开性、应辩性和对抗性等特点,公诉人成为一个极难胜任的角色。所谓公开性,是指公诉人在法庭上的一言一行都要在审判人员、辩护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和旁听群众的面前进行,这无形中增加了公诉人心理上的压力。所谓应辩性,是说公诉人的主要论点已事先置于辩护人面前,辩护人将从哪个角度,以什么方式提出异议尚是未知数,公诉人将随时准备迎接辩护人的反驳。所谓对抗性,是讲公诉人与辩护人及被告人处于对抗状态,这要求公诉人有机敏的反应和雄辩的口才。  相似文献   

14.
刑事审判保护被害人诉讼权利亟待明确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刑事审判实践中,法院如何正确适用法律,以实现被害人的诉讼权利,面临着许多具体问题亟待统一认识。一、关于被害人的诉讼地位问题'79刑诉法对犯罪的追诉仅规定由检察机关基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来进行,虽然这在总体上也包括了对被害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但却难以做到公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完全反映并代表每个被害人的具体要求和利益。'96刑诉法则明确规定被害人是刑事诉讼当事人之一,赋予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并不是依附于公诉人的独立的诉讼地位。这种诉讼地位的独立性,决定了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中必须尊重被害人独立的诉讼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5.
自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以来,各地积极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积极探索开展民事行政诉讼违法行为调查。民事行政诉讼诉讼违法调查工作,是构建民行检察多元化监督格局的重要内容、是调整民行检察监督结构的重要契机、是加大民行检察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基层民行检察工作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民行检察工作地位、推动民行工作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永全  陈林 《中国检察官》2003,(4):26-26,47
一、职业公诉人概念界定 所谓职业公诉人,是指在检察机关中,在检察长的直接领导下,长期、固定、专门代表国家对刑事犯罪提起并出庭公诉的职业化的检察官。职业公诉人以公诉为其职业,与普通检察官和一般公诉干警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长期性。长期性是职业公诉人的时间特征,也是其职业性的表现。2.固定性。公诉人履行职  相似文献   

17.
支持公诉是指公诉人出席法庭,代表检察机关指控犯罪,要求法庭判决被告人有罪并承担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长期以来,支持公诉这一提法被司法机关及大众广泛接受并使用,成为约定俗成的法律用语,刑诉法也将其固定下来。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这种提法并不妥当,应予修改。首先,公诉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向法院提起诉讼,而公诉职能又是通过公诉人的出庭控诉活动实现的。也就是说,公诉人与检察机关的关系是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公诉人与公诉机关融为一体,不存在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因此,支持公诉一…  相似文献   

18.
公诉人法庭地位探讨杨矿生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律对于公诉人在法庭上的地位与作用作了明确规定。但如何正确认识公诉人的地位与作用,处理公诉人与诉讼各方的关系,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探讨。一、公诉人在法庭中与审判员的关系关于公诉人与审判员在法庭...  相似文献   

19.
论民行检察与公益诉讼的耦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运秋  李明耀 《河北法学》2011,29(10):150-155
公益诉讼理论为维护公共利益提供了一种新模式,需要在既有制度体系中寻求合理衔接和耦合。民行检察制度作为检察监督权的表现形式,具有维护公益的制度功能。公益诉讼和民行检察在价值目标、案件性质、案件范围、启动方式、司法规制上具有内在的藕合性,这种藕合性分析有可能为两种制度的完善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刑事回避制度诉讼价值意义的认识 ,有必要从回避对象的角度考察、分析、比较古老的回避制度在现代主要国家呈现的不同面貌特征。以此为鉴 ,反思我国相关制度 ,对有关现行立法试作以下变革 :取消侦查人员和公诉人的回避对象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