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失业、遭遇灾害而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取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从1951年起我国就建立起以劳动保险、公费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与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非正规就业女性这一弱势群体规模在不断扩大,保证她们共享体面劳动权利对社会和谐发展、妇女解放等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非正规就业女性体面劳动权利尚存在诸多缺失,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系统推进,以逐步提高她们共享体面劳动权利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呈现劳动方式多样化、劳动主体明晰化、劳动关系契约化的格局。女性就业,因受劳动供求关系与劳资关系冲突的影响,其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其中,女性的非正规就业或弹性就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此,保护女性就业权利、实施弹性社会保障应成为现实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理性选择。关注女性再就业依然是一个社会问题一般来说,女性就业率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及价值观念相关联,发达国家女性就业率较高,发展中国家女性就业率较低。据统计,我国女性就业人数大约占总就业人数的45%,相当于发达国家女性就业…  相似文献   

4.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妇女就业与再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来,中国政府在维护妇女劳动权利、推动就业领域性别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女性劳动者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成为维护妇女劳动权利、促进妇女就业的有效方法。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广大女性劳动者的就业和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实现就业领域的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5.
曾煜 《人权》2009,(4):8-11
作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确定的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全球化战略,“社会性别主流化”近年来在我国得到稳步推进,但目前仍然存在差距。本文将从社会性别主流化视角,分析我国劳动保障领域实现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阐述建立和完善无性别歧视的劳动保障制度,以及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决策中的性别平等意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各种措施,使公民在年老、患病、失业、遭遇灾害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一定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也是一种法律制度。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  相似文献   

7.
第六章是关于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实行社会保障和特别照顾的规定。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根据立法,对劳动者和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从而保证其依法赋予的基本生活权利,维系社会稳定的社会安全制  相似文献   

8.
新闻存档     
《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发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9日发表《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回顾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为保障公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白皮书全文约15000字分4个部分: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新型劳动关系基本形成;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成;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就是构建包括两性在内的各主要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中,女性NGO在其中所担当的社会性别平等的倡导、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补给、志愿服务的智力与资源供给、女性政治权力参与的表达、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媒介以及女性现代精神生活的引导等方面的角色,对推动两性发展,实现社会融合和社会稳定,调节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中和谐性别关系的构建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权利具有时间性,劳动时间权利是其他劳动权利赖以存在的基础.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在劳动时间分配上遇到了工作和家庭时间的冲突、工作时间和结婚或生育时间的冲突等多重障碍,女性的就业时间受到挤压.而现代法律所采用的线性时间观使与劳动时间相关的法律制度又表现为对女性的隐性歧视.本文从时间配置的性别差异这一问题出发,引用时间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探讨女性劳动时间权利被挤压的因应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探讨传统社会学和女性学对情感劳动分工及其商业化特征、后果的不同解释以及情感劳动的理论潜力。文中指出,在传统的社会学和亲密关系经济学的视野下,情感劳动的女性化被合理化和固化,但其商业化则遭到抵制。女权主义者则更关注这种情感劳动商业化的性别分工可能掩盖和再生产的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状况对社会保障权利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社会保障权利的实现不仅与一国国内社会经济相关,还要受到国外经济情况变化的影响。社会保障权与法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在社会保障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法律规定享有社会保障权的社会成员的范围逐步扩大。将社会保障作为权利在法律中明确,仅仅是第一步,如何对权利进行保护和救济同样是社会保障法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刘畅 《长白学刊》2012,(5):130-133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发展迅速、"未富先老"、地区发展不均衡等特点,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劳动分配关系结构的变化,还直接挑战着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借鉴日本老龄化社会保障建设的经验,从完善老年人权利保障法律体系、建立各种老年人权益保护制度、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来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权利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权利是由传统的自由权性质的经济自由发展而来的新型权利,它具有国民要求国家积极作为的社会权性质.出于保障公民独立的经济地位的需要,现代宪法中的经济权利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逻辑自足的复合权利,主要包括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保障权.其中财产权是对传统的经济自由的吸纳,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则是新发展出来的社会权,目的在于弥补传统经济自由的机会平等的不足,为公民的独立经济地位的形成创造条件平等.经济权利的宪法保障也呈现出多样性,对财产权的保障仍然延续了传统的妨害请求的模式,而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则依照国情,采用方针条款、宪法委托、制度保障、作为请求等复合模式.就我国宪法来看,经济权利的性质和内涵仍存在争议,宪法保障仍不完善.  相似文献   

15.
性别政策的推进为陷入困境的日本社会政策打开一扇大门。2007年日本颁布《工作与生活平衡宪章》,此后又相继发布《活跃女性职业生活促进法》、劳动方式改革大纲、《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等,加快了性别政策制度建设的步伐。在社会政策中嵌入性别视角以后,劳动和生活领域出现了新变化。日本总和生育率在2005年一度下滑到1. 26,2010年之后逐步回升到1. 40以上。处在抚养子女时期的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也出现持续上升,"M"形女性就业形态有了根本性改变。本文重点解析日本在性别政策路径上出现的"男性养家"、经济地位"男女平等"、"工作与生活平衡"三个发展阶段,展示日本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人口结构转型之中、在东西方性别文化和家庭文化冲撞当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路径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6.
艾里斯.杨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她认为,在分析女性受压迫问题时,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范畴存在性别盲点,二元制理论中的父权制范畴也无法独立于生产方式并与之并列,因此有必要将性别分工作为主要的和恰当的范畴。杨用性别分工范畴来分析女性的状况,认为女性的处境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变糟,而女性劳动边缘化则是资本主义的必然要求,资本主义社会和父权社会是二者合一的,在当代社会,反对压迫女性和把女性推向社会边缘的斗争本身就是反资本主义的。杨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从属地位以及妇女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实际意义,但她关于马克思主义存在性别盲点的判断并不公正,而且她所使用性别分工范畴也无法解释不同阶级女性所受的不同性质的压迫。  相似文献   

17.
第三产业发展中女性地位的提升与失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第三产业发展进程中女性地位受到的双重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一方面,第三产业中的知识密集型行业为高素质女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其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也为农村女劳力的转移和城镇下岗女职工找到了再就业的出路。另一方面,大量女性在第三产业中的职业下沉和发展初期出现的社会保障盲区也造成了她们社会地位的下降。文章认为,应该用社会性别视角重新审视第三产业的性别分工;以人为本,树立现代服务意识;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职业声望;加强职业培训,提高第三产业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鼓励更多的女性向高层次的第三产业流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女性解除后顾之忧;让第三产业成为提升女性地位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8.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而建立的新型专业。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高职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建设,结合我校特点,探索高职法律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路径,以拓展专业发展空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女性劳动参与对其自身、家庭以及社会都有重要意义。新世纪以来,受到经济改革、人口和家庭结构转变的影响,家庭照料负担日益沉重,导致女性在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方面的矛盾凸显。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家庭照料与女性劳动参与关系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家庭照料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发现无论是照料老人还是子女都会对女性劳动参与带来负面影响,中老年女性对孙子女的隔代照料有助于家庭年轻女性更多的劳动参与,而隔代照料对老年人自身的退休决策影响是既有研究的空白。未来的相关研究,应强化社会性别视角,建议从生命历程的视角分析家庭照料对女性照料提供者福利的长期影响,并加强对建立市场化的照料服务体系的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评价性别平等的标准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性别平等,以社会标准,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女性与男性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还存在一个个人的标准,即个体对平等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不同标准的矛盾产生了一些问题,如性别意识的弱化、性别不平等的加剧以及对男性不平等的忽视。本文讨论了这几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