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浅谈行政诉讼第三人程宗璋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行政诉讼第三人,是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的朋友王某因小事与其邻居发生争执,最后王某将其邻居打成轻微伤。县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对王某处以15日拘留。王某认为将其邻居打伤事出有因,县公安局的处罚过重,遂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县人民法院告知其应先向县公安局的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时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问,我必须先复议,然后才能起诉县公安局吗?读者小安小安读者: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我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对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提起诉讼。但就你来信反映…  相似文献   

3.
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被诉行政主体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是主持单位工作的负责人,或者是分管具体事务的负责人出庭应诉的一项诉讼活动。作为行政诉讼的重要形式,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承担着化解行政诉讼纠纷、树立法治政府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任务。当前,大力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实质性地解决行政争议、优化行政审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首例公民状告政府行政“立法”不作为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对于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不作为,公民可否提起行政诉讼?从行政法治理念出发,应该赋予公民起诉权。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目前尚不能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公民可以对与抽象行政不作为密不可分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这是一条比较可行的救济途径。此外,公民也可以寻求行政机关或立法机关的救济。  相似文献   

5.
[市民咨询]什么是行政复议?公民对哪些事项可以申请行政复议?[部门答复](一)什么是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利益,可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后,对该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这一活动就叫行政复议。(二)谁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的,均有权利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相似文献   

6.
哪些行政争议应当由人民法院受理,哪些行政争议应被排除在司法审查的范围之外,正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所要解决的问题。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也即是人民法院受理行政争议案件的界限,它决定着司法机关、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在处理行政争议时的权限及分工。对于行政机关而言,它表明了行政权受司法权的制约程度;对于法院而言,它体现着司法审查权的大小;而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言,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则意味着他们可以对何种行政行为提起诉讼,在哪些情况下他们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司法保护。正因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定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它…  相似文献   

7.
公安行政复议、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执法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由上一级公安机关或同级政府依照专门程序对该具体行政执法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限内,依法进行审理、裁决的活动.可见,公安行政复议、诉讼是解决公安机关在具体行政执法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的矛盾和争议的行政救济手段,行政复议是通过行政程序进行救济,行政诉讼是通过司法程序进行救济.既然是涉及与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矛盾和争议,若处理不当,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法》实施20年来,对于推动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重要意义体现在:第一,有效地保护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侵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寻求救济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第二,有效监督了行政机关,约束了公权力。由于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逐步受到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对行政程序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行政程序法应该研究行政诉讼法律制度行政诉讼法和行政程序法都是有关程序的制度,都是规范行政行为的程序法,都是与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的权力(权利和权益)和义务密切相关的程序法。行政程序法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制约日益扩张的行政权力,侧重在行政行为的事前和事中进行规范和控制,对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过程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程序权利进行调整和规定。行政诉讼法则侧重对行政行为的事后进行追究,评析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遵守了实体性和程序性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所确立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目的,与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为了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安行政行为必须接受人民法院的监督。熟悉和掌握行政诉讼规则对于我们依法办案、文明办案,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非常必要。本人认为,公安机关在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状副本后,应从程序上充分行使诉讼权,从实体上准确把握规定,做透庭审过程细节三方面做好功课,为诉讼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为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程序,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复议案件办理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系列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199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标志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正式建立。行政诉讼的实践说明,行政诉讼制度在贯彻宪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就人民法院审结行政案件的数量而言,从总体上说,虽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却远比民事、刑事、经济等  相似文献   

13.
行政指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常用的一种行政行为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二款第4项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对行政机关非强制性的行政指导行为不得提起诉讼。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就意味着无法通过诉讼的途径请求行政赔偿。本文通过分析行政指导行为的强制性,指出在信赖保护原则前提下我国应恢复对行政指导行为的诉讼审查,让行政相对人可以通过行政诉讼请求行政赔偿。  相似文献   

14.
<正>甬政发[2014]5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现就减少行政诉讼案件发生率和败诉率、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以下简称"两减少、一提高")提出如下意见:一、主要目标(一)重要意义。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定权利。要切实减少行政诉讼案件发生率和败诉率,  相似文献   

15.
赵晓洲 《长白学刊》2006,(5):112-112
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对象制订的具有普遍约束力、能够反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包括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  相似文献   

16.
即将提交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行政诉讼法》修改稿中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行政规章及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违反法律法规,可以以公益代表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提起申请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这意味着红头文件将纳入司法机关的审查范围,对于违法红头文件,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确认违法(6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记得有这样一首顺口溜:“刚刚学会了,又说不对了,才说不变了,又来文件了。”这首顺口溜充分鞭笞了地方政策变化无序的恶劣现状,倾诉了老百姓对红头文件朝令夕改的悲哀无奈。除了变…  相似文献   

17.
<正>实施、实现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保护大政方针的关键在于法律细节。涉及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保护的法律细节问题是大量的,下面我举三例:关于行政诉讼期间是否停止被诉行政行为的执行问题。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除非有法定例外情形,被诉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导  相似文献   

18.
《行政诉讼法》第38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复议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诉讼,这种行为可称为行政终裁行为。根据此规定,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机关复议后,该行政机关所做出的决定为终局性决定,行政相对人必须遵从,不得再提起行政诉讼。承认行政终裁行为是出于对行政权的尊重,它排除了司法权对行政终裁行为的审查与监督,但与WTO所要求的司法最终理念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如何解决行政终裁行为的可诉性问题成为中国入世后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司法最终理念是WTO规则所确立的一项基本的现代司法理念,其内容散见于WTO的各项法律文本中。如《海关估价协议》第11条前两项规定:“各成员在确定海关估价方面的立法,应规定进口商或其他交纳关税的人有权起诉,而不受处罚。”“不受处罚的最初起诉可以是向海关系统内的某一部门或某一独立的机构提起的,但各成员的立法应规定可向司法部门起诉而不受处罚的权利。”TRIPS第32条规  相似文献   

20.
按照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同被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能够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制度的设立,对于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保证行政审判的司法公正均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