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克思对人本观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理论视角。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以自由自觉劳动为尺度的人道主义人本观;以分工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人本观;以剩余价值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人本观。深入分析马克思的人本观有利于厘清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有利于深化对"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中国梦"的理解,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本观的本质要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新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现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本观的本质要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新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以人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其内容博大精深。同时,以人为本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第三代领导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总结国内外发展兴衰成败的基础上,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对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准确认识,符合当代世界发展的潮流,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的正确理解,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价值观是"人民为本"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与唯物史观相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人民为本"价值观是我党新时期各项工作的理论基础,也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同时也符合当今世界时代潮流和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内涵入手,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人本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以及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党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创新成果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上,倾注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血,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论智慧和创新精神,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新飞跃。一、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深化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人的全面发展升华了“人民利益”的人本内涵。共产党人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最重要、最突出的就是为人民谋利益。所以,“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灵魂和核心。江泽民同志提出努力促…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发展,包含了对毛泽东人本思想的继承发展。而在这一理论体系内部,则首先由邓小平理论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然后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得到丰富和深化,并在"中国梦"中进一步具体化。虽说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和实践还在展开过程中,但现有的成果已经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核心,展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理论形象,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解读"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以唯物史观为前提的人本观,在当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理解以人为本,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充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当前落实以人为本,重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旗帜鲜明地将"以人为本"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以人为本"在法治理念上的突出体现,人本法律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尊重和保障人的合法权利为尺度,实现法律服务于整个社会,泽被全体人民.人本法律观是党依法执政理论体系的新发展,而党依法执政也为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基础.坚持人本法律观为指导,推进党依法执政,应大力弘扬法律人文精神,丰富党依法执政理论的时代内涵,实现党领导下的人性化立法、执法和司法,进一步加强法治监督,在党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尊重与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实践主体与客体的正确关系,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要求;科学界定了生产力的新内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深刻回答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问题,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视野;深刻回答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新发展观与“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工业化时代以来,在发展问题上,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强烈反差,人们的认识愈来愈清晰发展的真正含义是人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发展,这是新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改革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正本清源和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芳  王爱玲 《理论学刊》2007,2(10):4-10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人制定一切纲领、路线和政策等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时代和实践的要求,也是执政的共产党人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正本清源和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新时期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观的重大创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观创新方面有着很多突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观的创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观的创新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论物质     
朱兰芝 《理论学刊》2005,4(12):24-29
在二元对立的哲学视阈中,物质概念是一个高度抽象了的概念,因而它不再是指称现实的物质的概念;它就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一样,是一种陈旧的哲学思辨的产物。哲学的发展必然要超越这样一种陈旧的哲学思辨,而代之以新的物质观。新的物质观的要义是:物质是不能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它只能是人的视阈中的物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意义上的物质。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新性发展,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的转变,促成了社会生产方式的生态化变革。科学发展观既是对生态化生产方式运作的时代召唤。又是生态化经济运行方式的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观既促进了关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及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认识,又是制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律的科学指针。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并为回答这些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新阶段的具体体现。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江泽民关于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 ,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 ,传承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内在灵魂和精髓。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 ,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影响颇深,其中科学的合理成分经过继承、改造和升华,已经成为毛泽东政治思想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思想、传统策略文化与统一战线思想、中国古代修身理论与党员队伍建设思想的联系都是相当紧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