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核战略有两个基本出发点,即中国国家安全和人道主义。中国核战略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同时又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有所调整,经历了一个从反核讹诈战略逐步演变到最低核威慑战略的进程。与其他核武器国家的核战略相似,中国的核战略也由五个具体政策构成:声明政策、发展政策、部署政策、使用政策、核裁军政策。由于具体情况和战略文化的不同,中国的核战略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张景全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3):74-90,I0003,I0004
东北亚地区呈现的"核威慑效应弱化",对地区安全构成消极影响。东北亚以及美国的核威慑投入在持续,美对韩日核保护,韩日谈论核武器,朝鲜发展核武器,同时萨德部署与《中导条约》失效降低了中俄的核威慑能力,核传统的遏止功能、保护能力与可信性降低,核扩散趋势增强,核威慑悖论现象显现。"核安全保护不完全"、核拥有国数量增加,是探讨"核威慑效应弱化"成因的有益路径。建立新时代的核理论,揭示并审慎研究核武器化与民用化并存风险,建立核民用合作机制并推进建立涵盖核的武器与民用的合作机制,以核问题的处理为契机在国家层面上构建东北亚命运共同体,以及在地方与个人层面推进核文化教育与核防护演练合作,都是应对"核威慑效应弱化"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国际形势和战略环境的认知变化以及对安全威胁与现实挑战的新判断,美国提出了"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回归"的概念,它既在客观上反映了当前国际关系的基本面貌和趋势,更是美国政府在"后反恐时代"顺应全球战略规划转向需要的概念创设和阐述,为构建新的内外战略提供了政治效用.在大战略转向的背景下,美国对其核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转型的核战略以赢得大国地缘政治竞争为 目标,其要点是加快核力量现代化,发展灵活、多样、实战性的核威慑力,强化对于其他大国的核优势.特朗普政府以"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的视角和思维看待并谋划美国与中俄之间的关系,完成了安全和外交重心由"反恐"向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的彻底转向,并启动核战略转型作为护持美国霸权的重要举措.拜登政府的安全战略与对外政策同样建立在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的基础之上,其核战略或许会向"合作性"方向适度回调,但仍会将核力量作为应对"未来不确定因素"和巩固美国权力地位的重要依仗,这保证了基于"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回归"核战略转型的延续性.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塑造了美国的核战略转型,以大国地缘政治竞争为导向的核战略又反过来激化了大国地缘政治竞争,促使美国更加重视核武器在大国博弈中的作用,形成二者的相互强化.  相似文献   

4.
一些现实主义理论家认为,随着中国权力逐渐增长,中国和美国注定要发生冲突,一个针对中国的联盟也将形成。在参考了大量近期关于中美权力转移的著作之后,本文试图提出一个融合核威慑和相互依赖在内的大国和平理论。本文试图论证这样一种假设:只要中国和美国能够通过常规武器和核武器彼此进行威慑,同时避免采取大幅削减对对方经济依赖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周丕启  王乔 《美国研究》2023,(4):26-46+5-6
净评估是冷战时期美国出现的一种战略评估理论,对美国的竞争战略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中美竞争日趋激烈,这种评估理论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净评估具有独特的运行机理、基础模型和实施规则;国家竞争战略是关于利用竞争优势夺取竞争主动权的规划,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战后国家竞争战略出现变化。净评估从战略目标、竞争优势和战略路径等方面,推动战后美国国家竞争战略转型。净评估对美国对苏联的战略竞争规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美苏战略竞争趋势研判、美对苏战略竞争目标判定、美苏战略竞争优劣势剖析、美对苏战略竞争路径选择等方面。净评估推动了美国赢得对苏战略竞争。美国竞争战略中的净评估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具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夏立平  孙崇文 《欧洲研究》2012,(6):73-86,165,166
冷战结束后,北约核战略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迄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劝阻"战略阶段;"慑止战争"战略阶段和"挂钩"战略阶段。与核武器国家的核战略相似,北约核战略也是由五个具体政策构成:声明政策、发展政策、部署政策、使用政策以及核军控政策。影响北约核战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北约面临的战略环境和北约内部关于核战略的辩论影响重大,而美国在北约核战略制定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欧盟能源安全战略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保障能源安全是欧盟和中国面临的一项共同挑战。研究欧盟能源安全战略的发展和实践,可以为中国落实和完善自身的能源安全战略以及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带来不少新的启发。欧盟的能源安全战略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渐完善,从一种维护某种单一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发展成为多重战略目标互动的综合性安全战略。其主要目标是维护能源供应安全,提高能源工业的竞争力和保持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这种战略的基本架构由外部战略和内部战略两个方面组成:面向内部的战略包括替代能源开发战略、提高能源效率战略和统一内部市场的战略;面向外部的战略包括石油储备战略、构建国际供应网络战略和国际对话战略。这种战略的基本特点是:扎实可靠的调查论证基础、成功整合多种战略目标、强有力的国家干预、依法有效地贯彻落实、全面开展对话合作。实践证明,这个战略基本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成功战略。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与这种战略具有相似之处。它以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为主要目标,国内政策包括以煤炭为基础、激励节能、多元发展和保护环境;对外政策包括建设战略石油储备、推动企业"走出去"和开展技术交流。这项研究可以为中国完善其能源安全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秀杰 《当代亚太》2005,(11):25-30
蒙古作为中国北方的邻国,其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对中国有着极为重要的政治和安全意义.从巩固中国北方边境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继续重视发展与蒙古的关系是中国对蒙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中蒙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俄蒙关系、美蒙关系对中蒙关系的影响,制定稳妥的对蒙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构建亚太战略的基本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当中,把旅游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除日本之外绝无仅有。研究日本观光立国战略的内容及其政策措施与成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即从日本观光立国战略的实践总结国家旅游发展战略的模式,进而为中国推动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参考。日本观光立国战略模式可以归纳为确定一个战略目标、制定一个战略规划、实施4个重点战略、构建一个支持系统等内容。日本观光立国战略模式对中国制定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对中国实力增长不确定性的担忧逐渐加深,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在研究中美战略关系时越来越强调对华战略竞争因素,强调美国应扩大和改善同其亚洲盟友和合作伙伴的关系,特别是改善和那些对中国长期抱有忧虑的国家的关系。他们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安全合作具有多种目的,但目前的重点是建立防止或劝阻中国通过强制外交扩大在该地区影响的机制,同时利用这些合作加强其盟友和合作伙伴抵抗中国影响的能力和信心。文章运用现实主义分析方法,论述当代美国学者研究中美战略困境的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12.
卢基扬诺夫认为,俄乌冲突是苏联解体后边界划分所埋下的冲突种子在三十年后的集中爆发,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是由北约东扩引发的地缘政治冲突。俄乌冲突给世界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世界秩序的危机已经开启,这是美国和欧洲不愿放弃从冷战所获得的特权引起的。未来几十年,国际局势将持续紧张。在世界秩序危机和大国力量失衡的情况下,先前潜伏的冲突和争端几乎会不可避免地重新出现,包括核战略安全风险也极大上升。这其中的原因,既有国际政治中的冲突因素普遍抬头,也有美国霸权下三十年相对和平所导致的战略疏忽。包括中俄在内的各国学者应该关注战略安全议题。俄罗斯领导层在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有效保障了俄罗斯国内政治稳定,维护民众的生活方式不变,推动俄罗斯经济逐渐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战略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19日,"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亚太所所长张宇燕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有关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存在的问题、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总体外交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开展周边外交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思想成果,本刊特设此专题,与广大读者交流。(稿件根据发言录音整理,并经作者本人审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探讨了深度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含义、动因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深度一体化正在成为中国参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新趋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应注重推进深度一体化战略,深化与中国FTA战略相适的伙伴国的经贸联系,配合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逐渐减轻对现有主要贸易伙伴国构成的较为单一的外部市场的依赖。  相似文献   

15.
连波 《当代亚太》2019,(1):88-117
随着中国的崛起与亚太地区权力转移的推进,东南亚国家在崛起国中国与霸权国美国之间的战略取向也越来越清晰。"制衡"不可取,"追随"代价大,更多的东南亚国家如缅甸和菲律宾从"追随"域外大国的阵营加入"大国平衡"的阵营,"大国平衡"逐渐成为更多东南亚国家维护战略利益的最优选。领土争端、政治体制、贸易相互依赖程度以及霸权盟友的可获得性是影响东南亚国家对崛起国和霸权国战略取向的四个单元因素,它们塑造了东南亚国家可能的战略行为,其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可能改变其战略取向。但是,考虑到次地区层次上面临的安全风险以及体系层面的战略环境,任何战略取向的改变都需要一定的地区和体系条件。在东南亚具体的次地区环境中,东盟逐渐成熟的地区安全机制以及域外大国的竞合型关系为更多东南亚国家逐渐放弃"追随"战略转而偏好"大国平衡"战略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沈骑 《当代韩国》2011,(1):53-63
韩国素来重视本国英语教育的发展,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加快国际化发展水平,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本国在东北亚乃至世界范围的影响,韩国政府自2006年起,将英语教育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英语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师资建设以及英语考试制度等多方面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革新举措。本文从韩国政府出台英语教育的背景、内容及其对中国外语教育战略发展的启示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战后以来,日本曾长期奉行以"贸易立国"战略为指导、以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的对外贸易政策,因为这一制度安排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日本对FTA和EPA的关注日渐升温,并逐步发展起一套系统、明确的FTA战略。从背景来看,其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向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产物。就性质而言,FTA战略是日本在新时代的"贸易立国"战略。处理好开放和保护的关系、克服多元官僚制的困境、重视日中FTA,是日本FTA战略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中国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其对泰国的经济意义。伴随着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中国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力度。泰国与中国西南地区相邻,在加强边界经济活动方面拥有巨大的地缘经济优势。本文指出,泰国应优先考虑加强与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投资联系。泰国与上述地区在经济合作方面具有潜力的主要产业有:汽车及配件、食品加工、传统中草药、旅游、能源以及物流和运输。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中国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其合作导向的离岸一体化实践是相符的,其主旨是实现合作与双赢,而非对抗和避险。文章考察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国内与国际基础。从国内基础看,尽管部分省(区市)积极融入和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但顶层设计的缺乏和无序竞争的风险可能削弱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意义,甚至影响其最终实现。国际基础方面,文章分析了域外大国及沿线国家官方和学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态度,发现该倡议面临区域外部力量的压力,但区域内主要国家对这一倡议的理解和赞同多于疑虑与反对。文章还比较分析了该区域其他国家提出的有关该区域的发展策略与规划。中国的方案应该充分吸纳和借鉴已有方案的优点,对其所忽视的重要领域进行补充。最后,文章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分战略动员、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三步走的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20.
后冷战时期,因其重要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地位,中亚成为国际竞争中新的地缘战略资产。土耳其出于因应国际形势的客观要求,大国雄心的国家夙愿以及对中亚丰富能源的巨大需求,将中亚视为其"外交战略的轴心"。土耳其正发党执政后,其中亚战略举措愈加务实和多元。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契合了中土两国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