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针对目前学界和实际部门比较流行的行政复议制度完善必须遵循进一步"司法化"途径的主张,本文从调查所得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当下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的根本途径在于强调其行政性和效率性,并在此前提下补充或增强其"司法性";提高行政复议制度的公信力,关键还在于使行政复议机关承担起应有的严格的行政法律责任。为此,应该夯实行政复议制度的理论基础,调整、更新其理念,并建立行政机关即时自我审查制度、普遍设置行政复议前置程序制度、原则上废除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制度以及确立由复议机关在作出复议决定后一律担当行政诉讼被告等制度。  相似文献   

2.
新《行政诉讼法》关于复议共同被告的规定影响巨大,它部分解决了长久以来存在的行政复议制度定位争议问题,同时也对行政复议产生了较大冲击和不利影响。为解决上述困境,应当将行政复议定位为"替代性行政争议裁决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行政复议法》的修订,从职能、组织、受案范围、审查方式等方面对行政复议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3.
在关于行政复议改革的研究中,一种普遍的研究进路是"现实问题—性质界定—定位取舍(改革方向)—制度构建"。依照这一研究进路,行政复议制度如何改革,必须先从理论上探讨行政复议的"改革方向"问题。但这一问题无法、也不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推演--逻辑推理的漏洞、数据分析的粗疏和域外经验的剪裁都证明了这一点。源于研究对象本身的特殊性,理论推演的传统研究路径注定在行政复议改革中作用有限。破解这一问题的方式,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引,以实践需要为依据,依靠"尝试"和"决断"摆脱理论预设和逻辑对应的泥潭,以渐进性的制度变迁实现制度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高秦伟 《法学家》2020,(3):71-84,193
作为方法论,整体观要求行政复议的完善应置于法治建设的大背景之下,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的需求。当前,一方面应借助行政复议法修改的契机,从整体观角度讨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制度的各自定位及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在"行政化"和"司法化"之争难以为行政复议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撑的情形下,应分析各种价值在行政复议中的作用,整体性思考公正性与专业性、统一性与分散性等价值取向和平衡。通过强调行政复议组织的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复议所具有的快速、便捷、审查全面等优势,切实提升行政复议质量。  相似文献   

5.
把行政复议制度建设成为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复议法》颁布10余年来,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成绩斐然,但是通过与英国的行政裁判所、美国的行政法法官、法国和德国的行政法院、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行政复议委员会等域外的与行政复议功能近似制度的比较可以发现,我国行政复议的优势和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要充分发挥行政复议机制、制度上的优势,完善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使行政复议成为解决我国行政争议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复议机构缺乏独立性、中立性和专业性,行政复议制度在我国已陷入"困境",正在蜕变为法治的某种装饰品,严重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公正有效地解决行政纠纷,应对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机构进行重塑,尽早在我国建立相对独立的行政复议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韩国行政复议制度强调以独立性较强的机关处理行政复议案件,在行政复议制度建设方面,走在东亚各国的前列。中韩为亚洲近邻,在文化、法系、思维结构等方面相近,研究韩国行政复议制度或许对思考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行政执法主体是关系行政执法的前提和基础。行政执法主体资格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法学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2000年省级机构改革后涉及到行政主体的变化,在一些基层地方就行政主体资格问题发生了不少的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一些上级主管部门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也发生了不尽一致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公民对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救济的选择权,但由于复议和诉讼制度之间在审查范围和审查程度等方面的不同,致使部分当事人在选择救济途径后,却出现了对自己不利的后果.这一现象影响了行政法上救济制度功能的实现和公民权利的保护.鉴于我国实际情况,在借鉴国外和有关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穷尽行政救济原则",使一部分在行政诉讼中难以解决的案件,只有经过行政复议程序才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一制度的建立,符合我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的功能,符合行政复议制度本身的特性,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在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在行政复议机构设置上的独立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协调、行政复议具体的程序制度以及相关配套制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当在行政复议机构设置,统一行政复议和诉讼的法律适用、受案范围,复议审理模式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作用日益明显."2月19日,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在全国行政复议工作经验交流暨"双先"、"双优"表彰大会上介绍,2008年,国务院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866件,比2006年增长近90%,全国每年通过行政复议化解的行政争议约8万件左右.行政复议如何进一步取信于民,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制度、体制、机制创新,做到复议为民、便民、利民."曹康泰表示,当前要研究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复议审理权,<行政复议法>将适时修改.  相似文献   

12.
行政复议的主要功能在于解决行政纠纷和权利的救济。现行行政复议体制的法律实践表明复议机关的主体、地位、审查机制均还有改善空间。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义乌模式"是相对集中复议体制的探索,较大程度上解决了目前复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在制度内核设计方面还可深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经过了十多年的推行和实践,虽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在制度设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问题上存在很多问题。行政法是孕育于西方国家宪政理论和实践中逐渐演进而来,分析了解域外特别是西方行政复议制度的建立和改革的成功经验,能够让我们更细致、深入的认识到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现状及其困境,来促进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行政复议制度是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指出通过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比较,研究行政复议的性质和功能,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行政复议",通俗地说就是"民告官"。国家和政府权力的运行态势造成了现实法治的种种尴尬,行政复议在实现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监督的同时,避免出现"官了民不了,案结事不了"的局面,从而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定位力求凸显它的救济功能。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情况的报告。审议时委员们对行政复议工作实施给予高度评价,委员们指出通过行政复议,大部分行政争议实现了"案结事了",有效维护了人民  相似文献   

16.
行政复议制度是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有效行政救济手段,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逐渐显现出其不足和缺失.本文客观的分析了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现存问题,总结出实践行为的矛盾所在,探索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行政复议建议,期望能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军事行政复议制度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军事行政复议制度是新世纪新阶段规范军事行政权行使、维护部队和谐稳定、提升依法治军水平的必然要求。国家行政复议制度的逐步完善、依法治军实践的不断发展、外军行政复议的制度设计为创建该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有益参考。构建该制度的重点是以国家法律为基本依据,有效平衡军事行政权力与军人权利、军事需要和司法需要,合理确定军事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参与人、管辖制度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刘恒  陆艳 《广东法学》2004,(1):12-17
行政复议管辖问题是整个行政复议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行政复议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1990年行政复议条例的制定到1999年行政复议法对行政复议管辖制度的修改,最终形成现在的“块块管辖为主,条条管辖为辅”的选择管辖制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运行,这一管辖模式仍然暴露出其固有的缺陷,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为了改变目前这种局面,有必要重新对复议管辖制度进行探讨。现行行政复议管辖制度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部门管辖存在的不利影响无法消除;二是选择管辖的制度设计缺乏理论和法律依据,实施效果有限;三是“自我管辖”制度违反古老法谚。对此笔者提出两点建议:一、实现行政复议司法化,成立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由专门、独立的机构和人员负责行政复议案件。二、在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上应该对行政复议管辖作两点调整:取消选择管辖、缩小自我管辖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确立行政复议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的一个重要制度,是发挥解决行政纠纷、化解官民矛盾、减少群众上访的重要机制,对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现行行政复议法律法规对行政复议申请的范围、申请人的定义及资格、具体行政行为送达时限的认定并不明确、科学,造成许多行政争议应当通过行政复议解决,而未能进入行政复议程序解决。完善行政复议申请制度和复议程序,应当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20.
以善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为视角审视我国行政纠纷解决途径,我们会发现,中国目前的"大信访,中诉讼,小复议"的格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行政复议制度缺陷造成的。为了改变这一格局,2008年9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部分省、直辖市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的通知》,从此拉开了我国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序幕。从善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入手,以社会治理为视角审视目前的行政复议制度,并对我国行政复议法的修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