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卫民 《政法学刊》2005,22(2):84-86
司法公正主要指的是司法机关适用法律、解决纷争的公正。司法效率是指通过充分、合理运用司法资源,降低司法成本,以最小的司法成本获得最大的成果。不讲效率的司法不是公正的司法;不公正的司法是一个没有效率的司法;公正与效率是相辅相成的。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实现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树立程序公正的意识;确立既判效力理念;完善法官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2.
司法资源是保证公正司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现阶段的司法资源有限,加上司法资源配置不合理,形成了司法资源有限与司法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这个矛盾的加剧,造成了大量案件程序与实体脱节,阻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为了保证司法公正地进行,我们必须合理地调配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3.
周曙 《江淮法治》2008,(6):19-19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贵州、四川、重庆等西部12个省区市800余家基层法院试行法官助理制度,在审判法官与书记员之间设立“法官助理”职务,试行“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审判组织模式,以此减轻西部基层法院法官短缺问题,分担法官工作压力,提高司法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法官独立为核心 推动我国法官制度的现代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司法公正是人类法制建设中永恒的话题,法官作为司法公正的主体,对司法公正的实现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其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构建现代化的法官制度。目前我国司法活动中出现司法不公、司法腐败、司法缺乏公信力等种种问题,无不与法官制度不健全、法官独立地位的缺乏有着重大的关系,故以法官独立为核心,推动我国法官制度的现代化,已成为目前我国司法改革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司法独立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必要前提,这已为人们所共识。司法公正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  相似文献   

5.
论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目标,也是司法工作永恒的主题。本文认为,从制度上保障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根本途径,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从改革法院现行的人财物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继续深化审判方式改革等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法官职业化制度,保证法官精英化,是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主体性措施,必须把推行法官职业化建设作为我国通过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重要内容。司法监督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保障系统,应充分挖掘各种监督机制的效能,增强监督的规范性和实效性,这是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现实机制。  相似文献   

6.
法律     
中国将筑法官与律师“隔离带”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3月18日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以期加强对法官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职业纪律约束,规范法官和律师的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 此规定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个别法官和律师串通,违反职业道德、纪律,损害当事人利益,影响司法公正,损害司法权威的现象而制定。 信息产业部被告上法庭 3月1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三宗起诉信息产业部的行政案件。2003年1月,北京百家  相似文献   

7.
张任德 《法制与社会》2013,(33):114-116
司法能动性之核心在于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法官通过时认定案件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等方面行使自由裁量权,有利于及时对案件作出裁判。在刑事审判实务中,存在着有些法官办理金钱案、人情案而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由此口滋生的司法腐败严重地影响了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由鉴于此,应当从立法上对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规制,通过完善现行公开审判制度和审判监督制度,推行法院判决书上网等措施,对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限度进行有效监督,实现良性的司法能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司法审判中程序失灵现象泛滥的根本原因之一,即在于部分诉讼立法和管理规则与法官作为人的本性相冲突,要么没有合理关照法官的正当利益诉求,要么对法官滥用权力的冲动防范不足。一个必要的改进方向,就是正视法官作为社会人和经济人的本质,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引导法官将自利行为与司法公正融为一体,将制度规范内化为法官的自主行为,从而最终实现制度与行动者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9.
黄斌 《中国审判》2012,(9):89-91
我国有3000多个法院,30万名法院工作人员,21万名法官,近几年每年审理的案件数量突破千万,并且仍呈增长趋势,法官办案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公众对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提高司法效率,促进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中的主要任务。基于了解现阶段人民法院司法效率的状况的需要,自2008年以来笔者以问卷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专业技术性问题超出法官经验范围,法官根据经验常识判定事实、适用法律的传统裁判模式遭遇危机,无法对案件事实形成内心确信。法官裁判认知悖论形成使得专家参与诉讼成为必然性,但当前对于专家制度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论,应当依托举证、质证、认证各环节建立系统的专家制度,整合专家资源,明确专家参与诉讼程序,从而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在一篇论文中 ,我对基层法官的专业素质以及基层司法所需要的知识状况进行了分析 ,我的结论认为 ,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法学院毕业生未必愿意到基层法院工作 ,并且从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和鼓励人才自由选择职业的理路出发 ,至少在目前 ,中国的基层法院也许只能更多地从未经法律专业训练的人才中培养法官 ,承担起基层司法审判工作。我甚至认为 ,这样的做法甚至有可能改善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态。① 从理论逻辑上看 ,这种论述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 ,人们很容易提出两个很有道理的疑问 ,一是司法公正的问题 ,这种未经现代法学院训练的法官 …  相似文献   

12.
陈华 《法制与社会》2016,(4):203-204
司法体制改革最主要的任务是要保障司法独立,实现司法公正。然而司法实践中,存在法院地方化、法院管理行政化现象严重,难以保障司法的独立性。本文认为要想实现法院管理的去行政化,要以法官的人事制度、财政制度的独立性为基础,捋顺法院纵向指导关系,健全法官监督机制,建立一套合乎司法独立、司法公正要求的法院管理体制,有效实现法院管理体制的去行政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引导各级法院和法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提高司法公正,改善司法效率,增强司法效果,已成为各级法院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出司法公正与效率是中国法院的使命和核心组织目标,该目标亦随着中国社会结构所面临的深刻变化,以及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司法(审判)的需求,而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强烈期待。关心和期盼司法改革的人们多从诉讼制度、法院体制、审判权运行的制度化设计、如何使法官素质与行使权力相匹配等方面进行法学范畴的研讨,这十分必要,但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不仅要有合理的司法体制和完善的司法制度,更要依靠法官的理性和积极性来创造正义,严格依法办事。在实现公正与效率的组织目标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与制度创设同样重要。人是…  相似文献   

15.
作者结合自己在基层法院的审判实践认为,基层法院的裁判文书改革只有立足实际,因案制宜、繁简分流,简案简写、繁案精写、繁简结合,才能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诉讼需求与有限的司法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既彰显了司法公正,又兼顾了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16.
司法效率指的是以最小的司法成本获得公正的裁判,法官是影响司法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配置合理数量的法官、提高法官素质、保证法官独立以及让法官承担严格的责任等是提高司法效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深化司法改革 实现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改革就是要通过改革法院领导体制,增强审判工作的独立性;通过改革审判方式,提高审判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通过改革法官管理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通过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制约审判权的滥用,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消除司法腐败现象,实现司法公正。  司法权是一种中立性和终极性权力,确保司法公正,清除司法腐败,根本途径是推进司法改革,从体制、制度和机制上解决问题。  司法活动是司法过程和司法结果的统一,因此,司法公正既包括司法过程的公正,也包括司法结果的公正,或者叫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这就要求法…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公正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审判主体,法官对司法公正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实行的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与司法独立、司法中立以及程序至上的司法理念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司法改革的总目标: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自2014年起,全国各省份分三个批次进行了司法改革试点。其中,法官员额制改革是关系法官切身利益的一项核心内容。在员额制背景下建立有效的法官约束和激励机制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目前司法改革中采取的设立法官单独的职务序列、提高法官薪酬的措施有利于法官激励;合议庭、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有利于司法去行政化;法院人财物省级统管有利于司法去地方化。在已有改革措施基础上,司法改革还应在法官司法特权、人身安全保障和维护法庭威仪方面做出改进。  相似文献   

20.
唐琳君  何灿 《法制与社会》2010,(21):204-204,227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原被旧体制掩盖的社会矛盾不断暴露出来,诉讼作为解决纠纷最常见的手段,法院也因此受到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一方面纠纷被推至法院后,每个人都希望自身的权益得到法律的维护,对于司法公正有强烈的公众呼声;另一方面,公众对于司法腐败的问题又极为敏感,对法官普遍持不信任的态度,司法的公信力不容乐观。促进司法公正,防治司法腐败既是民意,又是司法改革的根本方向。法官是司法的人力基础,司法是公正还是走向腐败,关键在于对法官的管理。本文借助于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及权力寻租理论,对我国现行的法官管理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现行法官管理制度缺少人本主义的精神内涵,不能对法官产生充分的激励与约束,是司法腐败和司法效率低下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